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假日制度对旅游业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之莉

  【摘要】 一个国家的假日制度是关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如今,我国节假日调整方案已基本完成,新假日制度的实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将就假日制度的调整方案展开分析,探讨新假日制度实施后可能产生的机遇和问题,提出关于新制度下旅游市场配套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新假日制度 旅游经济 旅游业影响
  自我国建立假日旅游工作机制以来,“黄金周”制度的实践使我国旅游工作整体上改变了被动状态,逐渐实现了积极运作,带来的经济利益在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也造成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2007年12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一、新制度具体方案及特点
  
  新假日制度在不改变现有假期天数的基础上进行存量调整。缩短“五一”长假,由此产生的假日调整到其他时间;增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国家法定节日,各放假1天;将国家法定假日与企业带薪休假相结合。新制度呈现出“1+2+5”的模式,即1个带薪假期,春节、“十一”两个7天的黄金周,以及元旦、“五一”、清明、端午、中秋5个3天的小假期。
  新假日制度呈现出长短结合、分散均匀、时间跨度更大、文化内涵更突出等特点。新制度顺应了我国公民消费能力上涨、旅游需求增加的趋势,有助于中国旅游产业的整体升级。
  
  二、新假日制度的实施背景
  
  过去近十年,“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亮点,释放了潜在的消费需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然而,黄金周制度也存在缺陷,使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集中休假使消费集中,交通、景区集中超负荷,价格猛涨,服务质量下降,旅客满意度降低,对旅游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人为制造旅游淡旺季,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黄金周的经济作用减弱,带来的成本大于收益。加之近年来将传统节日列为法制假日的呼声高涨,新假日制度应运而生。
  
  三、新制度对旅游业的影响
  
  2008年元旦作为节假日调整后的首个小长假,已初步显示新制度实施的民意情况。据调查元旦出游不多,原因应该是和春节相距太近,更多的人选择在家休息,春节出游。从目前国内各大景区客房预定情况来看,春节出游人数较往年有所增加,旅游项目更加丰富。经分析,新制度对旅游业的影响有几方面:
  1.新制度增加了国内游的比例,真正拉动内需。短线旅游需求增加,农家游/周边游/民俗游等国内游将大规模上升。旅游活动范围一般局限在本城或周边城市,有利于带动大城市周边经济发展,特别是交通客运、餐饮娱乐等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2.新制度对旅游淡旺季的界限更模糊。由于个人假期的灵活性和旅游产品本身的不可存放性,传统的产品设计及促销规律被打破,盈利点将由长线游转移到短线游上,旅行社经营将更灵活,需要细分市场,重新策划产品,在长短线产品结构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调整。短线游、休闲游将深化发展,个性化旅游逐渐兴起,传统节日休闲活动有望成为新宠。带薪休假制将促进旅行社行业,开发更细更有针对性的产品。这将带来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升级。
  3.新制度打开民俗路线新的经济增长点。增设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并和双休结合休假,使传统节日的度假时间更充足、方式更丰富,新的消费需求开启了新的旅游营销领域,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民俗传统文化成为旅游业新的风向标。
  4.新制度促使旅游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新假日制度相对分散出游,供需矛盾会得到缓解,有利于提高旅游业产品服务质量,重新刺激市场需求。客流得到有效分流,旅游季分散到四季,有利于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和公共设施。这将给旅游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面临的问题
  
  1.旅游市场存在惰性。市场整合需要时间。旅游接待机构和目的地习惯了淡旺季模式操作,改进服务模式需要时间。企业员工习惯了大假休假方式,短期内难以适应调整,已造成休闲不足、节后难以调整投入工作的恶性循环。受地域风俗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增设的民俗节假日对旅游发展促进作用在一定时期内还相当有限。
  2.交通、服务接待压力巨大。给城市群交通将带来压力,可能会造成城际高速公路交通拥挤。减少“五一”两天的法制假期,将造成“春节”和“国庆”旅客流量空前膨胀,给交通、服务接待带来更大的压力。
  
  五、建议
  
  1.转变思路,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用科学发展的思路对旅游景区的市场定位和市场营销策略做出符合市场化需求的合理性调整,整合资源,差异化发展,共同建立旅游消费圈,抓住主要客源地。
  2.打好传统文化牌。传统节日是家庭旅游很好的载体,应充分考虑传统节日赋予旅游的广阔内涵,使旅游产品在专项层面上继续深入发展,紧抓民俗特色开发民众参与性强的文化主题游。注重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古代文明遗址与周边生态环境,以古迹、土特产、工艺品、特色美食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色,加强营销力度,打造民俗品牌影响力。
  3.深化休闲产品。挖掘家庭型休闲旅游市场,依靠丰富优质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休闲度假区,确立休闲品牌,促使休闲活动贴心化、常态化,构成旅游产业的持续动力。
  4.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在硬件设施、软件服务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完善交通运输、城市设施、卫生条件改善、信息服务设施等。加快建设自助游服务体系和经济型酒店,完善专项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加大各种标准的自助游体系建设。特别是快速发展交通建设,在各城市间轨道交通项目上加大投入,实施加强大城市与周边城市交通一体化的措施。
  5.旅游企业要积极开展业务重组,细分市场,准确定位,推出多元化的旅游行程组合,打造个性化的产品体系,积极开发短线游、深度游线路,设计赏月游、家庭团圆游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推出精炼的短途游线路以顺应市场;同时规范管理,培养优良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6.强化旅游信息化建设。整合旅游网络,建成统一旅游网络平台,使之成为新假日旅游的专用“快车道”。
  总之,新假日制度带来的旅游产业新经济增长点定位是起点而不是终点,如何把旅游产业真正培育成国民经济增长点是当前业界与学界的共同任务。需要把握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满足不断出现的旅游需求的增长点,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的整体升级。
  
  参考文献:
  [1]首个“小黄金周”舒适度几何?.国际先驱导报,2008.1.
  [2]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关于改革我国“黄金周(长假期)”制度的建议.2006,12.
  [3]国家发改委.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2007,12.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9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