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切实提高产品质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凤娇
[关键词]提高;计量技术机构;整体素质
随着现代企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越来越突显出其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地位。我国引进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已经20多年了,经过多年的经验累积,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企业只有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才能得以生存,只有依靠有效的质量管理才能创新发展。
一、质量管理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质量既是商品在市场上实现交换的最根本前提,也是企业实现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市场均是供大于求,因此。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并保持优势就必须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加入WTO后,中国的经济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一个重要摊位,因此,要想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则必须在质量管理上狠下工夫。当前,影响我国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就是部分企业不重视产品质量,以致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十分薄弱。为此,国务院于1996年发布了《质量振兴纲要》,又于1999年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加强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我国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从整体上看已有部分产品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部分产品还没有达到基本的质量要求。以食品为例,2002年第三季度国家质检总局首次对婴儿配方米粉的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检查,抽样合格率仅为54.2%,有的企业产品最多有12项检验指标不合格。
第二,部分产品掺杂使假。在这类产品中根本就没有质量可言。在我们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还大量存在。
(二)产品质量低的原因
造成我国产品质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生产者质量意识差,只求眼前效益而忽视产品质量。一些生产者以牺牲质量来换取眼前利益,粗制滥造现象很多。其次是由于技术落后。众所周知,我们当前的产品结构整体上还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技术的落后必然导致产品质量不高。再次是标准低。企业采用的产品质量标准的高低,决定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如果采用的产品质量标准低,即使产品100%合格,在市场上也不会有竞争力。最后是质量管理水平低。我国的生产企业起步较晚,加之建国后几十年的闭关锁国政策和国内政治运动的影响,生产力发展缓慢,在不合理的机制作用下,生产单位重数量轻质量现象较为普遍。
三、对策和建议
由于我国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着质量意识差、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导致了产品质量不高,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要想改善目前的局面,就必须变被动为主动.从资源、思想和管理等方面全面高速综合治理,这样才能确保产品质量真正提高。
(一)提高产品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
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产品质量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民族经济,强国富民的根本保障。产品质量的提高,主要依靠引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使生产者充分认识到提高产品质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市场和生存的需要。
(二)采用国外和国际先进标准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没有高标准,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谁不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谁就势必会丧失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另外,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也是破除一些国家技术壁垒的最有效办法。
(三)加强宏观管理,完善政府调控职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产品质量行为的主体,保证产品质量主要是企业的责任。产品质量的提高,主要依靠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但是,政府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对产品质量问题实施必要的监督和宏观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认识提高产品质量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注重引导、督促生产者、销售者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四)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技术进步,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根本性措施和重要途径。企业在开发、生产有市场需求的产品的基础上,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更新、改造落后装备,完善技术保障手段,为提高产品质量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五)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对生产者、销售者都会产生相应的竞争优势。要走品牌化发展道路,产品质量是前提。实施名牌战略,企业要组织制定并积极推进名牌产品战略实施计划,积极配合政府部门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市场秩序.为名牌产品形成和发展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大名牌战略的宣传力度。
(六)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立法工作。引导和约束生产者
提高产品质量,政府部门应当从宏观管理的高度加强调控和引导。首先应当完善《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使产品质量的提高法制化。其次加强生产和市场监督检查。打击假冒伪劣,清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总之,提高产品质量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产品质量又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就必须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性质,明确制约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而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要求,由政府、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全方位、多渠道地采取措施,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产品质量的有效提高。
编辑 丹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07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