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综合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呈现加快的趋势,但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产生了高昂的生态成本。针对目前中国城市的发展现状,本文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安市为案例,系统测度了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结果表明,西安市呈弱可持续发展状态,尤其是人口、环境和资源体系问题严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估将为政府监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这对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西安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6(03)-0096-06
  
  一、引 论
  
  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中国经济进入世界公认的“增长加速”时期。增长加速器表现在两大引擎上,即工业化和城市化。从1980年至2004年,我国城市化率由20%提高到41.8%,城市化步伐呈现加快的趋势。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约有400多个城市缺水,90%以上的城市水域重污染。大气污染也很严重,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53个国家272个城市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这三种完全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测定,重新确定全球大污染城市,我国贵阳、重庆、太原、兰州、淄博、北京、广州和济南八个城市位列其中。噪音污染在加剧,环境检测资料表明,我国城市噪音比西方国家约高12分贝,近2/3的城市居民在超标准的噪音中生活和工作。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低,处理方式落后,在600多个城市中有200多座城市陷于垃圾的包围之中。针对我国城市化的现状,本文提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尝试为政府测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制定城市可持续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包含了“可持续”和“发展”两个核心概念。其中“发展”受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因素的制约,以保证地球生命支持系统为基础;“可持续”描述系统的性质,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相互关联,而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
  沃尔特(Walter)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地利用其本身的资源,寻求一个友好的使用过程,并注重其中的使用效率,不仅为当代人着想,同时也为后代人着想。说明了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是可持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恰林基(Tjallingii)在谈到城市环境问题时,指出绝对不能随意地把这些环境问题留给后代或更大范围,甚至全球,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他从这一特性出发称可持续城市为责任城市(Responsible City)。隐含了利用环境生态规律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内坎普(Ni-jkamp)认为城市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断地追求高数量和高质量的社会经济人口和技术产出,长久地维持自身的稳定和巩固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大多数城市来讲,特别是第三世界城市,只有提高城市的生产效率以及物质产品的产出,这样才能永保其生命活力。耶夫塔克(Yiftachel)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在社会方面应追求一个人类相互交流、信息传播和文化得到极大发展的城市,以富有生机、稳定、公平为标志,而没有犯罪等。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包含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多个维度的可持续。
  
  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长期以来,为研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科学评价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学术界从不同的评价角度,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指标体系。主要有:(1)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这种方法把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收入综合成一个指数。HDI用于比较不同地区之间不同人群发展水平的差异,由UNDP设计;(2)可持续进程指数(Sustain-able Process Index,SPI),主要用于生态评价;(3)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以土地面积为单位,通过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来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4)社会发展指数(Social Progress Index,SPI),主要关注社会福利的衡量;(5)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ndex for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ISEW),是从GDP扣除自然资本折旧、环境污染损失和防护支出得到的修正值;(6)单位服务的生产资料投入;
  顺应全球可持续理念的发展,1997年,中国国家统计局从经济、资源、环境、社会、人口、科技与教育6个方面,分三层建立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总态势评价指标体系。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以建城[2004]98号文件发布了“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开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活动,并发布了暂行的包含19个指标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以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十六大提出的“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量、深入地研究。温宗国等对宁波、苏州、扬州等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陈艳等研究了苏南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牛晓东等研究了江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胡仪元研究了西部生态经济的创新模式。章寿荣建立了一套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三个方面共20个评价指标组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标准值多数采用了国际平均水平或西方发达国家中的中低水平值。
  就国内外目前的研究进展而言,章寿荣的指标体系概念清晰、数值具有一定可获得性、对于监测和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文尝试运用这一指标体系,对西安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和分析。指标体系由目标层、主因素层、子因素层三大层次20个指标组成,重点测度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结构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计算方法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了评价的空间维度,评价指标权重反映该指标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作用的大小。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各项指标现值计算子因素层指标值;然

后以子因素层指标值为基础,计算得到主因素层值。具体步骤是:
  用主因素集S={S1,S2,S3}描述城市可持续发展程度。每个主因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因而被赋予不同的权重R={R1,R2,R3}。对所有主因素依据权重大小均衡兼顾,以S集合为行向量,只集合为列向量,得到S x R的主因素评价矩
   区之一,2002年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确定为中国最具活力的6个城市和地区之一。到2004年,累计吸引外资14.1亿美元,区内有660家外资企业,90%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产业比重指数为88.4%,处于中上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外贸依存度的指数都低于60%。人均CDP指标的实现度最低,只有18.48%,因为改革开放以来,西部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的局面。东、西部经济差距表现为持续上升趋势,1980年西部人均CDP相当于东部的53%,到2002年下降为39%。
  
  (二)社会发展指标分析测评
  其次,根据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测评西安市的社会可发展水平。以社会发展于因素层指标B1~B7为基础,计算得出主因素层S2值。结果见表3和图2。
  
  测评结果表明:西安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指数为82.96%。7个分指标中,有5个指标实现度超过80%。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有42所高等院校,各类科研开发机构4000多个,38万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所以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整体实现度良好。城市化水平为67.23%,处于中低水平;城乡收入比的实现度最低,为47.62%;表现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东部沿海地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吸收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城乡差距不断缩小。西部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的衰退,导致城市化水平较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三)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指标测评
  根据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测评西安市的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子因素层指标C1~C6为基础,计算得出主因素层S3值。结果见表4和图3。
  
  测评结果表明:西安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指数为49.10%,处于很低的水平,可见西安市的资源与环境压力很大。6个分指标中,有4个指标实现度低于50%,都是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指标,表明西安市是高能耗、高物耗的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
  依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面对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德国政府每年投人6000多万欧元,用于风能、太阳能、水力、生物能和地热的开发研究。2003年,可再生资源的发电量所占比例为7.9%,预计到2020年达到20%。在不牺牲环境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开发和利用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是必然的选择。
  实现度最低的是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指标,仅为26.75%。在发达国家,城市规划以最大限度保护生态资源为标准,城市建设中将最大量的空间留给草坪、树木绿化,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加拿大多伦多市,面积630平方公里,城市公园150个,达8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2%。城在花园中,花园在城中。为市民创造了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也给城市带来生态旅游效应。
  人口自然增长率实现度超过标准值,为100%。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和城乡分离的户籍管理制度,所以指标实现度很好。城市环境综合指数为66.32%,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城市环境污染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对外资和人才缺乏吸引力。而环境改善,会促进城市经济增长。
  
  (四)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测评
  最后,以主因素层指标S1、S2、S3值为基础,计算得出西安市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标。结果表明,西安市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数为64.91%,呈弱可持续发展状态。而且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性。人口资源环境指数最低,只有49.10%;经济发展指数也仅有67.94%。可见,西安市不仅面临经济增长问题,而且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严峻。
  
  (五)城市可持续发展成功案例
  在诸多城市面临环境透支问题时,也有一些城市做到了经济与环境同步的和谐发展,成功的案例有苏州。据中国200座城市竞争力(2005)排名显示,苏州的综合竞争力为第7位。
  苏州市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大战略,制定了《苏州市生态市建设纲要》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资源浪费型向废物排放量最小化型转变,消费方式从传统消费方式向绿色消费方式转变。政府特聘建筑大师贝聿铭及吴良镛等院士为顾问,成立城建规划咨询委员会,围绕“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居更佳”目标,投资11亿元综合整治水环境。为保护水资源,在“太湖零点行动”中,苏州关闭了278家污染企业。切实有效的环境建设,吸引众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落户苏州。至2005年上半年,落户苏州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00家。2005年1月~6月,苏州市实际利用外资近31亿美元,同比增长58.5%。外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新批准千万美元以上项目424家,合同外资53.45亿美元。同时增资扩股势头良好,707个项目增加合同外资25.83亿美元。2004年苏州工业增加值比上年递增了30.6%,但同期工业废水排放强度降低了15.6%,工业主要污染物COD排放强度降低15.6%,氨氮排放强度降低21%,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15.8%,烟尘排放强度降低16.8%,粉尘排放强度降低16.5%。苏州市通过构建循环经济生产链,最大限度提高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能源梢耗利用率和减少废物产生,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苏州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表明,城市经济发展不仅可以和环境和谐共生,而且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累积促进效应。
  
  
  五、基本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加快,但城市盲目的规模扩大产生了高昂的生态成本。本文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以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城市问题。可持续发展具有多维度的内涵,它的评价和监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运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识别和评价,城市可以全面、客观地认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趋势,采取有效对策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城市经济增长潜力,对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选取西安市为案例,进行了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测评研究,结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西安市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问题,为地方政府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实证结果显示:西安呈现弱可持续状态,不仅面临经济增长问题,而且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后者的滞后问题显著。西安是西部的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为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制度角度。城市规划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并将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污染损失和自然资源损耗列入决策范畴,制定法律、法规、制度,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资源,建设生态城市。
  (2)产业角度。西安市经济增长表现为高能耗、高物耗经济增长。因此工业应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降低能耗,减少排污量。同时发挥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3)技术角度。西安市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依托科研人才优势,进行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的技术开发。同时加强废弃物处理和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建设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共存的新型城市。
  责任编辑、校对:李再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3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