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的结构性调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每当国人出国门到美国、欧洲、澳洲等西方发达国家,购买服装、鞋帽等价廉物美的商品时,细心的人们发现相当数量商品来自中国制造,尽管许多商品的品牌是该国家的某二三线品牌,但其产品出自中国劳动者之手,可商品的知识产权并不属于中国。
“Made in china”已是发达国家对中国廉价消费品的代名词,在这之前,既是中国代加工商品浩浩荡荡出口的优势,也是中国廉价劳力被西方国家大量剥削血汗之处。然而这种外贸出口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中国引以为荣的劳动密集型代加工宠爱,已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自2005年7月21日实施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已达18%之多,由于国际性通胀的不断加剧,人力成本的上升,生产资料成本的不断上涨,国际市场的需求也在减弱,不少海外的业主其视线已经转移到更廉价的新兴市场,例如东南亚诸国或拉美国家等。中国的大量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长期以来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低价竞争、从而获取外贸订单的好时光已一去不复返了。
面对中国成千上万民营企业已经倒闭或即将倒闭,很多人面临着失业危机,有些经济学家称,目前出口减少、顺差减少、CPI上涨压力大、不少企业倒闭、股市调整、部分地区楼市调整,这些调整都是正常的。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正面临着出口困境和就业的双重危机。有不少人认为,为了应对这场危机,为了遏制热钱进入,应该停止人民币升值从而规避风险。
其实只要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GDP保持在8%~10%,人民币升值从长期趋势来看是不需要改变的,短期适当放缓也许是应对的措施。尽管对出口带来暂时性的困难,但我们更要从自身的经营来找原因。
我认为,民企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和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组织,最近发生的民企资金危机不能不令人反思,而恰恰这些细节,联系到宏观来看,华东经济趋缓、珠三角开始出现衰落,这正是我们期待政策回暖的内在因素。2008年的宏观调控下的从紧,应该是民营企业经历改革开放30年来最困难的时期。
不过,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国际性的通胀引致的,最显著的表现是:出口企业出口越来越困难。可以这么说,中国的中小民企是中国经济不可忽视的经济“基本面”,一旦“基本面”发生了危机也就会扩散到宏观的危机。
作为制造业民企来说,研发自主品牌商品进行外销,是这类生产型外贸企业的今后阳光之路。为什么我们必须要依靠他人的订单来维持生计呢?为什么中国就不能通过研发产品,通过改革创新,制造出中国的国际著名品牌产品呢?
我们要创造品牌,脱胎换骨成了眼下的主要任务,只有在产品制作上既精细,又与国际时尚相接轨,创造出一系列著名的“made in china”,同时加强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这才是中国制造业企业今后的方向。
民企要想发展还要重视企业与产品的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及文化创新,时代在发展,企业更要注重通过创新来推动企业的未来发展,从而增加新的活力。
民企要改变以前的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特别是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高效率的发展方式转变。
民营企业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对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缓中国劳动力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企改革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展望民企的未来,笔者认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通过二三十年来的积累与发展,无论是在资本运作、投资理念、经营管理都有一个质的飞跃,要增强民营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优秀的民营企业已具备走出国门,参与对外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开办合作区,收购、并购,融入国际贸易一体化的实力与条件。在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中,使之真正培育一批跨国公司和国际品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84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