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的江西生态工业园发展与提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生态工业园是利用工业生态学与循环经济理论设计或改造成的一种新工业组织形态,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本文对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生态工业园发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江西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 产业集群;生态工业园
生态工业园是指以工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使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是一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高效、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它是继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的第三代工业园区。
一、生态工业园发展概况
生态工业园最早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其典型代表是丹麦纽伦堡生态工业园,该工业园以发电、炼油、制药、石膏制板几个企业为核心,通过工业园内企业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减少废物排放,实现废物重新利用和能量的多级使用。生态工业园区是依靠工业生态学与循环经济理论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通过对自然系统的模拟实现产业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专业化分工,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能量的多级使用,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互利共生的组织网络。在这样的系统中不存在废物,整个系统实现了对自然环境的“零排放“。生态工业园在园区层次上通过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实现了园区资源和能源使用的最优,将工业园区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相对于传统的工业园和高新技术园区,生态工业园更注重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并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纽带提升了整个工业园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当前我国除了广西贵港与广东南海两个生态工业园外,安徽、天津、江苏、山东等地也相继进行了循环经济工业园的规划和实施。这些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无疑将对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实践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前生态工业园按照建设基础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是旧工业区改造型生态工业园。即通过对旧工业区改造形成生态工业园,它主要是通过打通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渠道,搭建工业园内企业之间合作共生机制,并通过引进园区内缺乏的循环链条企业延长物质循环使用链条,优化整个园区循环经济网络的结构。这种旧工业区改造型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建设主要依托一家或几家大型企业,其他企业主要为这些大型企业提供配套,因此是一种核心企业主导型的循环经济工业园模式。二是全新规划型生态工业园。这类工业园在园区建立之前就已经对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流通进行了规划,在企业的引进上也设立了环保门槛,如规定进园企业必须首先是实行清洁生产的企业。这种全新规划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内可能存在着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也可能是由大量属于不同产业类别的企业群在空间上积聚。
二、产业集群促进工业园的发展
产业集群是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地域内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集群“源于生态学,是以共生关系共存于同一栖所中的不同动植物群落。在这个群落当中,不同物种之间存在一种复杂的、既有竞争又有共生的平衡关系。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也具有类似的竞合关系。集聚区内成员可以就近获取所需的高度专门化的部件、原料、机器设备、商务服务、人才等投入资源,从而节约生产和运营成本。集群内企业并不是简单的“扎堆“,而是存在有意识的互动与合作关系,大量同类企业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企业获取创新信息和知识,产生知识外溢效应。企业嵌入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集群内部形成一种相互依赖和信任的关系,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使企业之间的深度分工得以顺利进行,从而形成产业竞争优势。产业集群高效率运作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因就在于它能够产生并释放出由聚集效应、联合行动效应和制度效应共同构成的“集体效率“。
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及其机制对于工业园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工业园区的产业竞争力同样存在于产业集群之中,产业集群作为实现企业间有效协作的组织形式,是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升工业园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工业园区内能否形成产业集群。
1.产业集群是提升工业园经济竞争力的有效模式
(1)产业集群的外部效应
相关企业聚集在一起达到一定规模后,就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客商会慕名而来,订购产品,正所谓“货卖堆山“,这样有利于降低流通费用;产业集群形成一定的气候后,人流、物流、信息流都会流向这里,供应商、营销商、采购商也都会向这里聚集,这样就有利于充分运用当地的商业信誉、销售网络。
(2)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之间的深度分工和专业化协作,便于大批量生产,使产品做到专而精,降低成本,有成本竞争优势。产业集群有产业链效益,配套产品密集在一起,形成上、中、下游相互配套,相互协作,便于大批量生产,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具有技术竞争优势。
(3)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产业群内企业间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分布密度高,可以充分利用共同的基础设施,减少企业对道路、用电设施、供排水等方面的额外投入,节约交通和通讯费用;群内企业可以共同享受到各种中介组织如行业协会、商会、金融、技术培训机构等的服务,这是其他区域内单打独斗的企业无法享受到的。
(4)产业集群的创新意识
在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都是面对面的,甚至是门对门、户对户的。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比众多本地同行的产品成本更低、质量更好、花色品种更具特色,就需要动更多的脑筋,就得有更好的创意。而一个好的创意很快就会被当地的同行学会,很难长期独享。企业要想求得长期领先,就必须不断地创新。于是,整个产业集群内就有了持续的创新压力。
2.工业园区发展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形成
工业园区的一般特征是大量企业在一定区域的集中。但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和公共物品的共享并不必然产生聚集效应。如果内部各企业间缺少产业关联性,不能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导致各个企业都是封闭的大而全的生产系统,生产和交易成本很高,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不强,企业发展受到抑制,也没有精力去创新。而且,由于入园企业非集群化以及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分工与协作,新企业衍生的风险和成本都很高。因此,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园内企业的产业关联性或者业务关联所形成的协同效应。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集群内企业依据产业链的分工以及因长期合作所建立的信任基础,形成了非正式的合作契约。在这些企业之间,既有相互竞争,又有基于资源共享和专业分工所形成的协作。
在产业集群内主要存在两种主要的工业园形式:主导工业园模式和产业同构型工业园模式。前者是指同行业按照工艺流程而形成的产业链群,整个园区企业可以被归类为主导核心产业和辅助产业。在这种类型的工业园中实施循环经济主要通过主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并通过绿色采购制度迫使上下游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并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来拓展废物利用链条。
产业同构型工业园,园区内的企业都属于同一个行业,园区内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生态产业链或生态产业链比较短,高新技术园区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对于这种形式的工业园实施循环经济的重点在于一方面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网络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企业之间基础能源、资源使用公共平台,实现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最后可以通过构建横向的废弃物综合利用链条,实现整个园区对外实现废物“零排放“。
三、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生态工业园体系的构建
产业集群是企业在分工细化与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在地理空间上的积聚,它是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作用而形成的,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重要产业组织形式。依托产业集群建立生态工业园是指在现有的产业集群区域内借助集群区域内企业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网络的重构以及对现有网络的拓展和延伸而实现集群内企业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合理专业分工,通过在集群区域内实现企业内清洁生产和企业之间的绿色采购来达到整个集群产业网链的绿色化,从而在比生态工业园的更高层次上实施循环经济。
依托产业集群来实施循环经济是通过对存量企业资源的关系调整和整合实现循环经济,不需要重新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可以实现成本上的节约。依托产业集群所建立的生态工业园将具有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与抵御风险的能力。
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形成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而不是计划或安排的结果,因此它的存在更具有稳固的经济基础和市场环境。在产业集群基础上实施循环经济将能够摆脱“为循环而循环的怪圈“,从而奠定循环经济的经济基础。通过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层次上的实施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之间已经存在着比较成熟的沟通协调机制,因此在集群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企业之间合作的找寻成本、谈判成本、交易风险。由于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整个产业链的传导机制可以减少政府推行循环经济的政策、法律实施等规制成本。集群企业在空间上距离比较短,废物和资源的运输半径会因此而缩小,从而节约了运输成本并减少了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
在产业集群层面上建立生态工业园可以采取虚实兼顾的模式。首先在虚拟层面上,生态工业园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个封闭实体,它更应该是一个跨越空间限制的虚拟网络结构。若循环经济工业园仅仅限制在建立一个封闭的实体工业园这样一个层次上,容易使循环经济工业园内实现了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减少甚至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而对大量处于生态工业园之外的企业却无法使其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进行生产与经营;另外,通过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实现了少数企业的自律,但对大多数企业却没有实现适当的管理与控制,造成园内企业与园外企业之间竞争上的事实不公平,从而削弱了循环经济工业园存在的市场基础。在产业集群框架下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可以利用发达的通讯和交通网络将集群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跨越狭隘空间限制的虚拟循环经济工业园;对产业集群区域内原有的传统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产业园区可以采用循环经济原理进行重新构建。
四、以产业集群为依托促进江西生态工业园发展
1.依托集群系统稳定性构造生态工业园的稳定性
集群内企业形成的是网络组织结构,集群内生产性企业基于供应链与价值链形成网络化的结构,众多企业围绕某一龙头企业或某一产品系列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前后关联的一体化链条,在水平方向上衍生出一些辅助性行业或同类竞争性行业,形成横向一体化链条。网络结构中有多个节点,每个节点上都有较多不同类企业或较多数量的同类企业,其中某类企业或同类企业中某个企业退出或发生重大变化,只会导致某一个或几个环节断裂,并不会造成整个网络结构崩溃,而且断裂环节也会及时被其他企业填补。这种网络结构较园区的单链生态产业链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生态工业园内各系统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是单链循环。要维持单链稳定性,显然难以在园区内形成类似集群的网状链,所以应该一方面用较强的外力防止链条断裂,另一方面要寻找像集群那样能及时填补断裂环节的企业。靠外力维持链条稳定,主要是建立促进园区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建园时要充分考虑我国地区间差异,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形成适合当地发展的各具特色的园区。地区的适宜性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链条断裂的可能性,园区建成后,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也要采取各种措施,如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适合园区发展的政策等以维持链条稳定。
对于断裂环节的及时补充来说,可以由园外合规企业及时进入补充。所以,建园同时要在园外积极培养符合入园标准的企业。首先,企业自身要提高环保意识,逐渐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生态效率,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产品、服务等各方面逐渐达到环保要求和入园要求。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严格环境总量控制,加强对现有企业污染排放的监督、管理,新建产业项目按循环经济园区的模式审批。制定各地区环境质量控制、废弃物积存量消减、废弃物综合利用年度计划,鼓励企业和个人从事废弃物再生资源生产经营活动,陆续完善废弃物再生资源产品标准,按市场价值规范废弃物再生资源的交易行为。从而培育一批达到循环经济示范标准的企业,以及时补充生态产业链的断裂环节。通过以上措施,园外合规企业可及时补充断裂链条,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增强园区稳定性。
2.依托集群优势提升园内企业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实际就是一个特殊的创新系统,集群内部企业比外部往往更早了解相关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等市场信息,且信息、知识和最佳实践能很快在整个地区快速传播,提高企业和机构的创造力。集群内网络化的组织结构,使得各节点通过互动和学习建立了信任和不断积累知识,构成了学习型区域,集群内企业间的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形成优胜劣汰机制,促进企业不断创新。集群产生的知识及技术溢出效应,集体学习过程,有利于形成创新环境,创新网络,学习型区域,通过创新使得企业保持持续不竭的竞争力。
(1)园区内要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企业间生产信息、技术和知识的沟通与共享。通过这种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和相关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等,并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形成一种互动和学习效应,促进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2)园内企业间合作多于竞争,缺乏创新动力。要注重培养园外符合入园标准的企业,使园外合规企业与园内企业形成一定竞争,且园内企业间也要引入适当的竞争。这样,存在竞争就存在优胜劣汰,这种竞争机制会促使企业不断创新。
3.对现有产业集群园区进行改造
全新规划型的生态工业园模式投资大,回收期长,加大了投资风险,一旦失败会造成巨大损失。而依托现有工业园区进行改造,即在原有的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重新架构,创造企业集聚的升级生态工业园区。一方面可以大大节约建设成本,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园区的集群优势。
通过对现有园区进行改造,利用这些园区的基础设施、开放的市场环境和集群优势,发展特色生态工业园。选择园区时要优先选择易于形成产业链的行业或产业,要具有支撑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还要改变原来的利用优惠政策招商引资,逐渐转向由生态工业园的废弃物交流、成本节约、环境优势等来吸引和扶持企业,形成生态工业园特有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麻智辉.构建江西生态工业园区的条件、模式与对策[J].江西能源,2007,(12).
[2]刘晓东、高玫、麻智辉. 产业集群:江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J].经济研究导刊,2007,(4).
[3]程达军.产业集群与生态工业园模式[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11).
[4]曹休宁.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4,(6).
注: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课题“提升江西工业园区发展水平调查研究“(课题主持人:麻智辉)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薛智韵(1982-),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电子商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00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