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育军
摘要:本文针对太原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紧密结合有关统计数据,对太原商新区自主创新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推动高新区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R&D;科技创新
近年来,太原高新区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R&D经费总量稳步提高,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资源不断涌现。太原高新区已经成为山西省科技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区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传统产业改造和结构升级。
一、太原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
1 R&D经费支出稳步增长
近年来。太原高新区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区企业R&D经费总量稳步增长,由2002年的1.27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8.1亿元,年均增长70.1%。2008年全区R&D经费支出18.1亿元,同比增长65.4%。高新区众多科技型企业充分发挥产品技术优势,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 企业作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2008年,太原高新区入区企业科技活动资金筹集总额为41.65亿元,同比增长95.2%。其中,由企业筹集的自有资金38.15亿元,占筹集总额的91.59%;来自政府的资金2.92亿元,占筹集总额的7.02%,其余为来自国外的资金、金融机构贷款等。
3 中小型科技企业R&D投入强度较高
2008年,营业总收入小于500万元以下的企业R&D投入强度达到27.4%总收入大干500万元小于1000万元的企业R&D投入强度为15.2%;总收入大于10130万元企业R&D投入强度为2.0%。统计表明,太原高新区中小型科技企业尽管R&D经费支出总额不大,但RODO,X强度较高,是高新区开展技术创新与自主研发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4 创新人才加速集聚
R&D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比例是衡量企业技术密集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008年,太原高新区总收入大于500万元小于1000万元企业R&D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20.0%,总收入小于500万元以下企业R&D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16.7%。中小型科技企业已成为太原高新区科技活动最活跃的群体。
二,太原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瓶颈
1 企业创新意识不强
企业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更多是从事短平快的项目,对一些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开发的项目兴趣不高。企业缺乏持续创新能力和长期发展战略,经营者创新意识不足,加上开展技术创新存在着很大的创新风险,中小企业抵御这些风险的能力还较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活动的开展。
2 体制机制制约
太原高新区自建区特别是“二次创业”以来在体制创新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先进高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政府职能转换稍显滞后。高新区自身的体制机制创新滞后于高新区功能提升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更多的是靠政策优势来吸引企业,而自身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势不明显,
3 融资难问题突出
目前,太原高新区绝大多数企业为中小型科技企业,还处于创业阶段,尤其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给高新区众多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带来的首要难题就是融资难,许多企业在科技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放慢研发的脚步,投融资体系尚不健全,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狭窄。
三、提升太原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1 集聚各类科技创新主体
积极做好科技型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工作。科技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在注重引进重点科技大项目的同时,研究制定招商鼓励政策,鼓励具有发展前景的小企业入区投资发展。对于科技型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兴建中试基地、工业性试验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开放实验室等,管委会应当给予大力支持。努力引进和培育研发机构。依托现有研发和孵化平台,进一步引进一批著名的科研机构、研发中心,鼓励高新区内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研发,
2 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区域创新体系,要在已经形成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公共研发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公共检测平台、科技信息平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坚持和发扬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优势,加大对自主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使自主创新活动的规模和质量有新的突破。深入研究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人才、资金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形成能够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鼓励政策体系。
3 提供方便的融资和足够的资金扶持
加强对政府设立的风险投资的管理,将更多的风险投资投向急需资金的初创型企业,以真正起到风险投资的作用。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风险投资网络。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引进一批信用担保企业,积极解决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普遍面临的贷款担保问题。国家已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重点支持包括民营科技企业在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高新区也应针对民营科技企业设立各类科技发展专项基金,为其成果转化活动提供资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6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