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再添新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 雷 赵方忠
2008年3月28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认定了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这是继2006年底首批认定十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后的再次认定工作。4月15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授牌仪式,仪式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志主持,北京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蔡赴朝,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冬,市发展改革委委员梁昌新等领导出席。张工主任宣布了十一个第二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名单,分别为:北京CBD国际传媒产业集聚区、顺义国展产业园、琉璃厂历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清华科技园、惠通时代广场、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北京欢乐谷生态文化园、北京大红门服装服饰创意产业集聚区、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等。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21个。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北京市级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力争达到30个。经认定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公共设施项目,市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予以支持。
蔡赴朝在授牌仪式上讲话指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认定工作是由市发展改革委具体负责,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等原则,组织有关中介机构和专家进行评估、推荐,最后由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认定。同时,蔡赴朝强调,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产业方向明确,路数清晰,前景美好。下一步要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科学规划、盘活存量、自主创新上,充分利用好闲置工业厂房及首都文化特色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完善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集聚区工作协调机制。整合主导产业相近、发展模式相似的集聚区,体现资源集约、产业集聚,实现集聚区之间主业突出、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扩大对集聚区的宣传,通过引进高端人才、打造品牌活动,提高集聚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切实加强集聚区的运营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之管理科学、运营规范,更好地承担起管理服务集聚区的职能。
第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初现成效
2006年12月,为了规范和引导集聚区的建设,带动文化创意企业形成集聚规模,促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北京市首次认定了包括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北京798艺术区、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北京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和中关村软件园在内的10个园区。同时,北京市政府决定设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3年投入5亿元,用于支持集聚区的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据市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处徐逸智处长介绍,作为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集聚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市首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培育和发展,这些集聚区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已经初步显现,对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促进和示范作用。扩大了首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拓展了开展国际国内文化交流的平台。仅798艺术区2007年接待的来自境外的游客就达到了150万人次。
在采访中,徐逸智处长向记者出示的一系列数据显示,自挂牌以来,第一批的各集聚区均吸引了一定数量的骨干龙头企业,截止到2007年8月,企业总数接近6000家。2006年,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478亿元,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的13%左右。实现利润超过48亿元,约占全部的33%。上缴税金超过19亿元,约占全部的11%。2006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总收入3614.8亿元,增长29.4%,创造增加值812亿元,增长15.9%,占GDP比重达到10.3%,全年文化创意产业新增增加值111.7亿元,占全市GDP新增量的11.4%,实现利润143.5亿元,增长30.3%,上缴税金168.9亿元,增长36.7%。2007年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利润增幅明显高于收入增幅,发展活力较好。1-11月份,文化创意产业所属九大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实现收入3827.7亿元,增长19.4%。实现利润217.9亿元,增长28.7%,上缴税金156.6亿元,增长22.5%。
第二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产业特色鲜明
据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办公室主任龙晓雯介绍,本次认定的十一个集聚区总体的规划定位科学,产业特色鲜明,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管理和运营比较完善。经过本次认定,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所实现收入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将由目前的14%左右,提高到25%左右,再经过2-3年的努力,可望提高到40%。
龙晓雯介绍说,第二批认定的十一个集聚区从空间布局看,提高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各区县的覆盖率,从首批的8个区县增加到13个,并较好地做到了向南城(崇文、宣武、丰台、房山)和新城(顺义)倾斜。从行业分布看,第二批认定的集聚区主导产业特色突出,既有新兴的文化传媒、出版物流、时尚休闲等现代业态,也有弘扬千年古都文化底蕴的老字号、传统街区等传统产业升级业态,填补了我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广告会展、出版发行、文艺演出、文化旅游等领域的空白。
通过对两次集聚区的认定,北京现有各类集聚区在空间布局及产业分布上初步显现出以下特点:以海淀、石景山为核心的城西地区,凭借科技资源,形成了以动漫网游等计算机、软件及服务为主的科技创意区;以东城、西城、崇文、宣武为代表的城中心区,凭借其历史、人文资源,形成了以古玩艺术品交易、旅游休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区;以朝阳、通州为代表的城东地区,则得益于城市的快速建设发展,形成了以传媒、设计创意为代表的门类繁多的新兴文化产业区;以房山、怀柔为代表的生态涵养区,凭借其独有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以文化旅游、影视制作和交易为主的城远郊旅游休闲区。
进一步吸引高端文化创意要素向集聚区汇集
据龙晓雯介绍,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下一步将继续增强集聚区在资源、产业、企业、品牌及人才等方面的聚集效应,结合功能定位调动各区县积极性,做好相关宣传推广活动。鼓励各集聚区聘请文化名人作为形象代言人,定期开展创意文化活动、集聚区推介活动,进一步吸引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外资机构、文化名流等高端文化创意要素向集聚区汇集。重点围绕已认定的这2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从规划、建设、协调、培育、服务等方面,加快软硬件环境建设,提高管理运营水平,充分发挥产业的集聚辐射作用,发挥龙头企业的品牌带动作用,切实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通过改善服务,吸引文化创意产业优秀人才向集聚区汇集,提高集聚区内企业数量和质量,实现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已认定集聚区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完善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支持,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实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做大做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07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