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选择和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华青

  多年来第二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社会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事件的普遍关注,珠三角地区的“民工荒”等现象表明,靠消耗资源、毁坏环境和低廉劳动力成本实现的第二产业高速增长已经难以为继。第三产业对其他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功能,不仅可以改变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不相协调的状况,而且有利于促进生产、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第一、二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选择和总体思路
  
  在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中,应该选择何种发展战略、发展方法和发展路径是各方争论的焦点。结合我国国情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确定战略发展方向尤为重要。
  1.是全面提升还是局部突破?
  由于政策资源的有限和现实经济条件的制约,实行产业倾斜政策,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应避免全面出击,最好是整合现有资源,批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实现局部突破。首先,应鼓励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率先实现第三产业的提升,实现区域突破。目前,各大城市都比较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提升第三产业的具体要求。应顺应这些要求,鼓励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积极改善产业结构,实现第三产业的优先发展。其次,应加快推进第三产业的支柱行业尤其是金融业的发展,实现行业突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近些年来金融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不断下降,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应及时调整有关政策,鼓励金融业加快发展,从而带动第三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
  2.是依靠行政还是依靠市场?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市场化应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主流。但考虑到第三产业中某些行业的公共服务属性和目前行业主管的现实格局,笔者认为,当前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应以市场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关键在于降低第三产业的准入门槛和税收负担,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兼顾这两方面,目前最迫切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深化税收体制改革。通过适当降低税赋解决第三产业整体税负过高和中外资企业税负不一致问题,利用税收调节的手段,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发展第三产业要选择“局部突破、市场为主”的战略,并以此为基础确立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即: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强化市场机制,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大金融服务业的发度力度,全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发展第三产业的措施建议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从两个方面人手。
  1.完善第三产业发展环境
  加快市场化进程,完善市场机制。目前加快第三产业市场化进程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打破部分行业的垄断局面,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更重视对内开放。对目前垄断性程度较高的行业,如通讯业和金融业,要逐步消除对民营资本准入的歧视和非国民待遇,统一内外竞争环境,使民间资本、国有资本国外资本在同一平面上竞争,以最大限度地释放民间资本活力。第二,对公益性行业和营利性行业应区别对待。对营利性行业,要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采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的政策,鼓励在竞争中创优,在竞争中壮大。对公益性行业,要在市场化中兼顾公平,以改变目前由于过度市场化而造成的相对负担不公平的现状。第三,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形成优胜劣汰机制的良性循环。选择恰当的激励机制和发展手段,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充分运用市场手段进行管理。
  以税收为主要手段,实现对第三产业的分类管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实行以减税为基础的产业税收政策。从第三产业的现状看,商贸餐饮业和金融业既是第三产业中的支柱行业,也是税负最重的两个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业有相同特点,可以带动多个产业发展,应是减税的重点。第二,逐步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实行以增值税为主体税种的税收制度。目前我国对第三产业的大部分行业征收营业税,仅对批发零售贸易业和提供修理修配服务的行业征收增值税。为避免营业税在公平方面的缺陷,从长远来看,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逐步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最终将所有第三产业行业纳入课征范围,并在商品生产、批发、零售及其他各类服务的所有环节征税。第三,清费立税,减轻企业税外负担。清费立税的基本思路是整顿和改革现行收费办法,实行“费改税”。在积极、稳妥的前提下,理性决策、精心设计、逐步过渡、分步实施。同时要与税制改革结合起来,在不提高总体负担的前提下,合理设置税种和税目税率。
  完善融资环境,引导资本向第三产业倾斜。第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为第三产业提供融资便利。第二,完善金融业风险管理机制,为第三产业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中小企业往往因承担风险能力差而无法得到其所需要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应在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基础上,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开发风险控制产品,开拓风险投资资金来源,设计适应中小企业资金融通需要的业务品种,为第三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
  鼓励自主创新,实现第三产业创新发展。中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第三产业中的众多行业对自主创新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科研教育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是自主创新的孵化器。因此,第三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为增强整个国民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支持与保障。
  2.明确重点发展行业
  加强金融业发展力度,提升金融业贡献水平。第一,制定和完善金融法规,促进民间金融业的发展。借鉴美国、日本等国金融模式,正确引导、规范和利用民间金融。一是制定和完善民间金融、民间借贷管理等法规体系,将民间金融合法、规范化,正式将民间金融纳入正规金融体系;二是降低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行业,实现金融产权多元化,提高资金的市场使用效率;三是允许设立新的金融组织,特别是应允许设立新的真正的自愿性、互助合作性金融组织,为民间资本“合法”进入金融业开辟一条道路;四是建立行之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及时对违法经营和管理不完善的民间金融机构进行清理,防范金融市场风险。第二,鼓励经营理念创新和业务品种创新。要在业务品种创新基础上,实现经营理念的创新,把金融服务业的触角伸展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以及科技、文化等产业。实现业务品种创新,特别要加大中间业务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市场为导向,突破传统业务的经营范围和模式,充分挖掘市场潜在需求,研究市场消费心理,分析市场发展趋势,积极研发新的中间业务产品,真正确立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实现银行利润来源多样化。第三,整合金融资源,实现金融集团化、综合化。积极探索以资本为纽带的集团综合化经营模式。另外,以信息化改造为重点,满足金融多元发展带来的金融信息建设需求,搭建能适应多种业务的综合业务平台,增加金融产业的附加值,从而提升金融业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GDP中的比重。
  大力发展文化、休闲产业,带动消费性服务业自主发展。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不受第一、二产业发展的制约,应采取主动发展的策略,在解决消费不足问题上作出贡献。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要注重创新,不能一味模仿,不能总是跟着需求跑,要通过积极创新,带动社会需求。大力发展文化、休闲和社会服务业,创造自主品牌,弘扬民族文化,增加消费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有效提高消费档次,这样既能带动社会需求增长,又能带动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对这些产业,不仅要提供金融、税收上的支持,而且要在管理制度上实行市场化的手段,辅之以失信惩戒制度。
  积极发展软件开发产业,形成新的第三产业增长点。软件开发是第三产业中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的重要内容,其发展水平和应用推广程度影响到各个行业的发展,如网络游戏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还可以带动电讯业的发展,高水平的软件应用可以提升金融业产品创新、风险管理水平等,是第三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发展产业。可以借鉴印度在软件开发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将软件开发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副行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3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