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保护主义下柳州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舟
目前,我国已连续15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涉案产品达4500多种,反倾销形势严峻。因此,分析对华反倾销的新趋势,辨别未来贸易发展的威胁,对于我国企业规避反倾销风险,保持出口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近年柳州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近年,开放的国际环境和优惠的地域政策为柳州外贸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进出口贸易呈现良好增长势头。201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8.2亿美元,同比增长68.2%,外贸规模全区排名第2。
(一)出口产品的产业特征突出,机电产品为明星商品
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柳州已建立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机械制造、冶金为支柱产业,以化工、日化、造纸、制糖、建材等为龙头产业的现代工业体系,形成工业主导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柳州出口商品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
据统计,近年全市出口商品主要有6大类:粮油土产、纺织服装、轻工工艺、五金矿产及有色金属、化工医药、机电产品。其中,机电产品是支撑柳州出口快速增长的明星产品。2008年,柳州机电产品完成出口总额3.297亿美元,同比增长71.95%,在全区机电产品出口总量中名列第2,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9.645亿美元的34.19% 。
(二)出口国别不断拓展,市场多元初现
近年柳州在巩固东盟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大对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的开拓。2009年,柳州市做好重点出口企业及重点出口产品的协调服务工作,成功申请将出口许可证打印终端延伸至柳州市及下放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促进贸易便利化。此外,“伊朗柳州工业展”等“走出去”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开启了柳州外贸的新大门,推动全市外贸触底反弹。
日前,澳大利亚、印度和东盟成为柳州前三大贸易伙伴。其中,澳大利亚是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越南为第一大出口贸易伙伴。同时,柳州与印度的双边贸易发展也十分迅猛。市场空间的扩大有力地保证了柳州外贸短期内取得恢复性增长,外贸潜力得以发挥。
(三)外贸经营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
作为延续历史的工业城市和相对封闭的内陆城市,柳州外贸经营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以下几组数据可以加以说明:
第一,2008年,柳钢和柳工分别以4.7亿美元和1.8亿美元成为广西出口额排名前2位的企业,占全市出口总额67.36%。第二,2010年前3季度,全市国有企业出口4.21亿美元,增长82.8%,占同期全市出口总额的89.5%。第三,在机电及冶金等主力产品的出口中,2010年1-9月柳工累计出口1.25亿美元,同比增长57.7%,占全市机电行业出口的55.8%;东风柳汽、上海通用五菱、重汽运力等企业出口额均在2000万至3000万美元之间。柳钢累计出口1.8亿美元,同比增长340%,占冶金行业出口的96%,基本恢复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二、对华反倾销新趋势给柳州企业带来的威胁
(一)反倾销常态化,“双反”调查增多使贸易摩擦更复杂
自1979年欧共体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以来,反倾销一直是国外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形式。据统计,1995-2009年的15年间,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数累计达746起,占全球调查总数(3865起)的19.3%,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而且,在后危机时代对华贸易保护方式日趋多样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屡次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反倾销形势复杂化。此外,擅长反倾销的欧盟也加入对华“双反”行列。2011年5月14日,欧盟就对华铜版纸反倾销反补贴案终裁,对中国企业征收4%-12%的反补贴税和8%-35.1%的反倾销税,开创了欧盟对华“双反”的先例。反倾销+反补贴的叠加使用,不仅增加国内企业的应诉难度,降低企业胜诉的可能性,对我出口产品设置更苛刻的进入门槛,而且间接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维护国内产业安全产生连带冲击。
(二)明星产品遭受重点打击,比较优势无法发挥
在对华反倾销态势不减的情况下,我国涉案产品种类不断增多。1995-2008年,我国遭遇反倾销立案的产品有19大类,其中排名前5位的产品有贱金属及其制品(178起),化工业及其相关产品(159起),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94起),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68起),塑料、橡胶及其制品(52起);其涉诉案件共551起,占总调查数的73.9%,反倾销触角正从初级原料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向高新产品与高附加值产品转移。频繁的反倾销措施,不仅使我优势出口产品逐渐丧失国外市场,出口环境恶化,而且多次案件的累积效应会对涉案产业的中长期发展造成不可低估的危害,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结构优化的难度加大,产能输出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三)多国群起发难,多元市场备受考验
从GATT到WTO,欧美一直是期间不断制造贸易摩擦的高手,从而引起我国政府及学者的高度关注。事实上,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势头愈见猛烈,印度、阿根廷、巴西、南非等国成为中坚力量。
据统计,自1995-2009年,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746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其中排名前11的国家分别是印度(130起)、美国(100起)、欧盟(90起)、阿根廷(81起)、土耳其(56起)、巴西(43起)、南非(32起)、澳大利亚(30起)、墨西哥(28起)、韩国(24起)、加拿大(23起)。这11个国家共启动637起对华反倾销立案调查,占调查总数的85.39%。这表明,为缓解国内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减少世界经济萎缩的消极影响,发展中国家更倾向于寻求贸易保护,利用反倾销手段阻止中国产品进入国内,保护本国产业发展。而且发展中国家之间较高的产业结构趋同性,加剧了各国同类产品的竞争,一旦某国的对华反倾销得手,便会引发其他国家争相效仿,造成贸易摩擦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致使我国同类产品被多个国家拒之门外。
三、新经济形势下柳州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在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下,只有认清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新趋势,实施高效的反倾销应对策略,才能提高企业防御贸易摩擦和解决贸易纠纷的能力,有效化解反倾销风险。
(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对外经营战略
要解决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的深层次原因,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出口产品的“去廉价化”是基础。第一,实施“以质(智)取胜”的集约型经营战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靠价格竞争转向靠非价格竞争,增加产品自身特色,突出产品差异性,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第二,树立品牌意识,培育具有市场美誉度的自主品牌,增加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份额,真正将“柳州制造”变为“柳州创造”。第三,采取多元化市场战略,优化产品出口的地区分布,有步骤、有选择地开发新兴市场,分散市场过度集中带来的贸易风险。第四,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单纯的产品出口转为对外直接投资,变产品销地为产地,改善企业的国际形象,占据市场竞争的主动性。
(二)掌握相关应诉策略,及时应诉,积极抗争
建立反倾销应诉的规则意识和预警意识,做好应对准备,掌握应诉技巧,是我出口企业赢得反倾销胜诉的关键。首先,详细学习进口国反倾销的相关法规,提前了解出口产品的市场动向,掌握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变被动应诉为主动防御。其次,规范企业的财务监督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实现生产经营信息的国际接轨,以防企业因无法及时提交完整、合格的证明材料而导致应诉失败。最后,一旦遭到反倾销调查,企业要积极应诉,快速反应,聘请适合的境内外律师,认真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配合提供调查所需的一切资料,努力证实损害事实的不存在。即便进口国裁定倾向于损害成立,涉案企业也要继续抗辩,力争将处罚降到最低,尽量减少贸易制裁的负面影响。
(三)善用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争取最佳的应对支持
在反倾销应对实战中,行业协会要为出口企业提供四种服务,发挥价格沟通、关系协调、建设反倾销预警机制等重要职能:第一,认真研习各国反倾销法规,密切关注国际反倾销动向,制定行业应诉的具体对策,组织企业聘请律师、参与听证会、准备抗辩等工作。第二,积极培养反倾销专业人才,组建行业专家组,建立“反倾销应诉人才库”,为协会应对反倾销出谋划策。第三,加强与我国驻外商会、商务机构和国外同行业协会的联系,跟踪国外市场和行业的第一手资料,尽量减少和避免反倾销案件的发生。第四,关注市场集中度低的产业,扶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申请贸易救济,勇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作者单位:广西工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61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