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奶农利益的奶业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贺同乐

  牛奶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国际上普遍把人均牛奶占有量作为判断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中国天然草原面积3.93亿公顷,幅员辽阔的草场为发展奶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且奶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全民身体健康,吸纳劳动力,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所以我国应大力发展奶业。中国奶业高速发展中,但奶农却没有从中真正得到多少利益。本文以包头市为例,从奶农利益出发,对现有奶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寻求一种既保障奶源安全,又提高奶业产出水平,更保障奶农利益的奶业组织模式,以提高奶农的经济利益,保护和调动奶农的生产积极性,并为政府制定奶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包头市奶业整体发展。
  
  一、包头市奶业发展现状
  
  包头市有草原3122万亩,前山土默川平原土地肥沃,有着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和饲草料基地,为包头市发展奶牛养殖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为包头做强乳业提供了自然资源。包头市乳制品加工企业的规范、健康稳步发展为原奶收购提供了保障,包头市主要乳制品加工企业伊利、蒙牛等,现均生产经营正常。
  “三聚氰胺”事件后,包头市取缔、关停了1吨以下小奶站,目前奶站数量优化到177个。包头市奶牛养殖向规模化发展,九原区有奶牛养殖场31个,土右旗现有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牧场)50个,2个万头示范牧场,5个千头示范牧场,奶牛规模化饲养率达到80%以上。
  
  二、包头市奶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一)“公司+奶站+奶农”模式
  规模较小或不具备贮奶条件的散户奶农把原料奶交售到具备贮奶条件的奶站,再由奶站销往乳品企业,这就是“公司+奶站+奶农”模式。奶站的主要收入是由企业按奶站交付的原奶等级支付给奶站的“管理费”。原奶是否合格由企业检验,如果原奶不符合要求,企业就会拒绝收购,损失由奶站承担。奶站为了转嫁原奶收购风险和赚取更多的管理费,就会压低原奶收购价格和原奶等级,使得奶农在奶业产业链中合理权益长期受挤压,奶牛养殖收益低。受利益驱使,一些奶农就开始往原奶中加被称为“蛋白精”的三聚氰胺,以提高原奶等级,而奶农对三聚氰胺对人体的危害性毫无认识,最后造成了“三聚氰胺”事件的全面爆发。三鹿奶粉事件反映出了“公司+奶站+奶农”模式的严重弊病。
  (二)奶牛养殖小区(家庭牧场)模式
  小区筹建者建设小区的目的是聚拢一定数量奶牛的养殖场户而赚取乳品企业给的收奶补贴。奶牛养殖小区建设中,业主考虑的多是如何增加奶量,奶的卫生安全则未引起重视,在小区规划、布局、设计、管理等方面存在某些不足或缺陷。简单人为地把形形色色、素质参差不齐的养殖户奶牛集中在一个养殖小区内饲养,除牛场牛舍统一建造和鲜奶统一收购外,奶牛是各养殖户的,牧草种植或收购、饲料采购或加工、粪便处理、精粗饲料堆放等都是各管各的,奶牛随意进出,不注意各方面的管理,“五个统一”的管理制度难以落实。各饲养员相互串门走动或聚集玩乐,饲养工具相互借用,这就造成人畜间容易相互传播疫病。疫病长发、日粮结构不合理、饲养条件不理想、奶价受制于企业等导致养殖小区养牛效益不佳或亏损。
  (三)“企业+奶业合作组织+奶农”模式
  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着积极作用:1.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提高了农户在市场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谈判地位、竞争能力。2.合作社将农户组织起来,使用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生产、产品储藏保鲜和运输,实现了规模经济。3. 合作社指导农民学习,农民的素质和发展生产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4.合作社将农户聚集起来进入市场,农户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谈判地位等都得到了增强。奶业合作组织在包头市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土默特右旗成立36家,达茂旗1家,九原区12家,固阳县2家。
  (四)奶联社模式
  “奶联社”的运作模式是由企业搭建技术、设备、资金和管理平台,农民以奶牛入社,通过入股分红等形式获得回报。农牧民以奶牛入社,获得回报的方式主要有入股分红、固定分红、保本分红、合作生产四种。“企业+奶联社+奶农”模式适用于没有充分的时间饲养奶牛且奶牛品质较好的奶农,这一模式不适用于奶牛品质差的奶农。
  
  三、奶农利益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奶农面临市场风险
  我国的原料奶收购价格一直是由企业根据自身的成本及利润的关系来确定的。“三鹿奶粉事件”之后我国建立了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由政府、加工企业、奶业协会、养殖户四方代表确定本区域内原料奶交易参考价格。但是,由于奶价协调委员会对企业没有监督制约职能,经常是公布了原料奶交易的参考价格,但部分企业拒不执行。奶牛养殖户在定价方面话语权依然很低。
  2009年生鲜乳收购平均价格为2.65元/公斤,2010年平均价格为3元/公斤,上涨幅度为13.2%。虽然生鲜乳收购价格上涨,但蒙牛、伊利等均采取以质论价,提高了生鲜乳的理化指标,奶户实际养殖效益并没有大的提高。因此,2010原奶收购价只有从3元/公斤上调到3.15元/公斤,奶农才能与2009年同期奶牛养殖效益持平。
  资料来源:包头市土右旗明沙淖乡杨家圪堵村、美岱召镇、萨拉齐镇大袄兑村等奶农调查资料整理。
  2009年奶价较2008年上涨12%,但由于饲料的上涨,奶农单位奶牛生产成本全部上涨,5户奶农单位利润低于2000元,占1/3,其中1户亏损,2000-3000元5户,占1/3;3000-4000元3户,占1/5;大于4000元的2户,占2/15。通过图1比较,2009年有9户单位奶牛利润明显高于2008年,其他6户与2008年基本持平,奶农盈利水平仍然较低。
  (二)奶农组织化程度低,在与乳品企业利益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
  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养殖规模在100头以上的仅占23%。分散的奶农与乳品企业之间的谈判地位,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性,奶企明显占有买方优势,奶农的谈判地位极其弱小,奶企是合同的设计着,奶农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销售环节被压价、克扣,挤压了奶农的利润空间,挫伤了奶农养牛的积极性。
  (三)乳品企业与奶农之间目前完全是买卖关系
  目前,部分企业和奶农之间并未签订合同,有的即使签订了合同也不规范,合同中存在霸王条款,有的属于单方合同,由企业说了算。
  (四)散户奶农缺乏科学养殖,原奶收购价低
   调查奶户平均每头牛年产奶量4.5-5.5吨,见图2。
  奶牛散养单产水平低、原奶质量不稳定,奶农在产量方面劣势明显。原奶收购对营养标准有较高要求,按质论价,奶牛散养达不到优质生鲜奶标准,所以散户收奶价上不来,奶农利益较难提高。
  
  四、提高奶农收益措施
  
  (一)大力发展奶农合作社,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
  通过成立奶农合作社,可扩大奶农的经营规模,提高奶农接受信息的程度,改善奶农在与企业议价博弈中的谈判地位,可降低奶农缺乏信息带来的损失,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组织效率,实现奶农、奶企利益共享。同时,奶业合作组织可在奶业生产中发挥桥梁作用,可为政府建言献策,制定有利于奶农利益的政策。
  但成立奶农合作社宗旨要明确。奶农合作社要和乳业企业讨价还价,提高生鲜乳价格;要引进推荐厂家的饲料、兽药等生产资料,降低成本;要在合作社内部开展饲养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水平。决策机制要灵活,普遍遵循“一人一票”的原则。奶农合作社的投资活动一般由成员大会决定,内部利益分配标准、方式等由理事会出方案,再上股东大会讨论。
  (二)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沽的利益共同体
  如何才能使奶户和奶企结合成利益共同体?将可以转化为生产要素的奶农的资产变现,作价入股。奶牛是奶农的私人财产,奶农将奶牛作价入股后,奶牛就是企业间接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所以企业会帮助奶农解决精饲料饲喂不科学、奶牛配种技术滞后发病率高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奶牛入股后牛奶作为奶农的重要现期收入来源依然归奶农所有,奶农的生活有保障,而奶农为企业提供了有质量保证和数量增长的奶源。我国奶农拥有土地或草场的使用权,只要土地、草场的使用权、生产设备能作价入股,奶农就可以得到生产收入并获得后期投资回报,奶农既是生产者也是投资者,可以获得后期投资分成。至此,奶农与企业真正形成了地位上的对等,生产关系上不可分离,经营过程中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
  (三)政府应优先保护奶农利益,让奶农公平享有管理、服务体系
  我国奶业正向规模化转型,奶牛散养正在逐步减少,但面对我国目前奶牛养殖散户占绝大多数的事实,决不能一下子将散户奶农排挤出牛奶生产者的行列,而应寻求散户奶农的积极配合,只要有利润奶农就不会轻易放弃奶牛养殖,所以政府应让管理体系、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散户奶农,政府应在技术服务方面向散养户倾斜,一改奶牛饲养管理、防疫等主要针对大中型牧场的过往方针,使得奶农能公平地享受到政府的服务。同时政府应制定针对在奶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促使退出奶牛养殖行列的奶农的转产和再就业政策。政府还应制定牛奶最低保护价格政策,优先保护广大奶农的利益。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63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