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县域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分析与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喻均林
一、县域产业集群及其特点
(一)县域产业集群涵义
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上而组成的有机整体(Poter,1998)。产业集群具有集中性、地域性等特点,而县域经济是一种以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资源集中,具有县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所以当产业集群和县域经济的天然特性有效融合时,就会形成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这种区域经济就是县域产业集群。在我国一些地方有很多典型的县域产业集群,如江苏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吴江丝绸、张家港钢铁等,江西袁州医药、奉新纺织、樟树盐化工、丰城煤电、高安陶瓷和上高鞋革等,这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县域产业集群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是适合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县域产业集群特点
从全国各地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与趋势看,县域产业集群具有如下特点:
1 县域化集聚。这是县域产业集群的最基本特征。在产业相对集中的地方,自然会形成区域优势,根据区域优势进行科学分工是工业化发展的规律,这种区域一般是以县为单元来划分。在该县域区域内必然会由主导产业及其支撑企业以及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集聚。
2 专业化分工。产业集群的生产经营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特征,企业围绕某一种或某一类产品生产而形成的从原料加工、产品生产到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具有明显的专业化分工,每个环节的主导产品都比较突出。由于分工专业化,从而促进人员培训、销售网络、原材料供应的专业化。这种专业化和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就有可能形成地区性的新产品和区域品牌。
3 社会化协作。伴随着集群内主导产业的形成,为主导产业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推动了服务性工种逐步从企业内部转移到企业外部,一批专门为生产企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机构开始出现。同时,产业集群发展所集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还会带动运输、仓储、电信、餐饮、旅馆、娱乐、教育、卫生、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
4 竞争优势。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不断做大,作为一个产业整体的规模效应开始形成,这种规模效应开始在周边地区乃至全国产生影响力,其他地方的类似企业由于竞争不力导致经营成本过高等原因而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该地区的产业集群从而成为该产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同时也为该县域经济发展的提供了优势。
二、县域产业集群缓解中小企业金融约束的独特功能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社会各界研究的一个课题,但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却比产业集群外的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这是因为产业集群在缓解中小企业金融约束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的功能。
(一)金融机构信贷的交易成本降低,增强了信贷的意向性
信贷的交易成本是银行与中小企业从事信贷交易时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它包括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中小企业集聚成群后。一方面,由于受政府产业管制、规划和产业区大环境的影响。发展目标清晰,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该产业的生产协作配套商,县域内的“根植性”强,转产换业的可能性很低,从而使得金融机构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从而有助于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或复杂性,从而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放贷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另一方面,集群形成后,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非常容易地收集和掌握有关中小企业的规模、财务状况、现有可抵押、质押的财富水平、企业的信誉、企业贷款的迫切程度、投资方向等信息,从而降低了它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此中小企业可以直接和金融机构进行面对面的交易,不必通过第三方担保机构。不用交纳担保基金等,从而降低了交易费用,间接地为中小企业融得了部分资金。
(二)产业集群能够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
相对来讲,金融机构放贷给中小企业的风险要比放贷给大企业的风险大,这也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却可以克服这一缺点,因为放贷给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此时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所面对的就不是个别企业风险而是整个产业风险,而产业风险比个别企业风险的变异系数要小,并且产业风险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因此,根据大数定律,产业集群可以分散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三)产业集群有利于集群内的赊销和同业拆借等融资方式的发展
由于集群内众多中小企业围绕同一产品系列发展,而且地理位置接近,内部之间业务往来较为频繁,人员比较熟悉,一旦一方发生资金暂时周转困难,与其发生业务的对方会给予比集群体系外客户较为宽松的赊销政策;若产业集群内的经营者发生资金困难,而在金融机构获贷不能的情况下,为缓解暂时资金困境,它们可能会在产业集群内进行同业拆借,而且这种拆借的利率甚至可能还要低于金融机构的利率。
(四)产业集群能够促进民间钱庄的形成
民间钱庄一般属于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具有信息上的优势,一方面,中小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了解程度比大金融机构要多,有助于解决存在于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即使中小金融机构不能真正了解和监督放贷的中小企业,广大中小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它们之间会实行自我监督。浙江台州银座、泰隆城市信用社就是两个典型的集群内的民间金融机构,它们的存贷规模、经济效益均居全国城市信用社前列。
(五)产业集群有利于促使政府设立产业基金或风险投资基金
当县域内的中小企业处于零散状态时,政府不太会注意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不太可能在政策上对中小企业予以扶持。但当它们集聚成群后,该产业集群逐步形成该县域的经济支柱。成为该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解决就业的重要去向时,地方政府就会出于发展本地经济,提升集群竞争力的需要,对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予以扶持,采用降低税率、税费减免、低息或贴息贷款、就业补贴、研究与开发补贴、出口补贴、产业发展基金、科技创新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形式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其融资问题。
三、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县域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政策建议
产业集群在解决中小企业融难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为了进一步做大县域内的产业集群、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县域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发展产业集群内抵押担保贷款
中小企业集聚成群后,大多企业围绕同一产品系列或上下游系列发展,从而使得抵押物或质押物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也由此形成了一个抵押物或质押物的一级市场。为对中
小企业申请抵押贷款会产生两方面好处:一方面,能够降低银行评估抵押物或质押物的费用;另一方面,若借贷企业无法还贷时,银行可以较为容易地将抵押物或质押物出售给产业集群内的大多数中小企业,而且这样还可以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因此,金融机构可以适当放宽抵押物或质押物的范围,降低抵押或质押的苛刻条件。另外,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可采用相互担保、联合担保或互保加债转股等形式的担保,而不需第三方担保机构。互保加债转股是指被担保方将企业股权作为反担保品抵押给担保方,一旦被担保方无力还债需要担保企业代偿时,担保方对被担保企业的债券即转为股权。
(二)创新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商业信用融资模式的多样化
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相互融资属于民间融资中的一种。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与外界企业相比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因为地缘关系原因,集群内很多中小企业是亲戚、朋友、同学等创立的等,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相互融资的风险小,所以这种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融资方式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如业主之间可以“赊账”或延缓支付的方式来计付加工费等方式来融资。
(三)做大产业集群内的龙头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通过地方政府的培育,利用区域品牌优势,做大做强集群内的龙头企业,鼓励上市,这样不仅可以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得资金,而且还可以改善其他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因为,一方面,上市企业可以带动其他中小企业改善治理结构、增强其信用能力,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上市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小企业产生品牌融资的效果,吸引外地金融机构进入集群内。
(四)县域政府应为完善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金融资模式创新提供更好的后勤服务
1 培育中介服务机构。政府应创造一系列政策环境,培育为产业集群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中小企业咨询机构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完善集群内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它们的信用信息,改善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态。
2 建立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信用制度。信用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产业集群内建立信用制度更具有优势和可行性,很多中小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更愿意向信用管理当局提供自身的信用信息,而且这些信用信息真实性程度一般较高。一旦信用制度建立起来后,政府为了该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让金融机构无偿使用中小企业的交易信息,从而降低它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3 规划县域产业园区,整合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应根据本地传统产业,资源优势等具体因素综合考虑,让为生产同一产品服务的前向关联及后向关联中小企业规划到同一园区,以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益,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更好的条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86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