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点和根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布和朝鲁

  一、发展现代农牧业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点
  
  (一)从“三农三牧”问题的本质说起
  我们研究问题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笔者认为,农牧业、农村牧区和农牧民问题,本质上是人与土地、人与草场的关系问题。人与土地和草场的关系,表现为利用土地和草场,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以满足人的需要。纵观农业和畜牧业发展历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人的需要不断扩大,而耕地却不断减少、草场退化沙化,土地和草场的产出难以满足人的需要。用什么思路、采取什么措施处理人与土地和草场的关系,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
  当今,解决人与土地和草场的关系,要着眼于寻求土地和草场的产出量与人的需求量的平衡,既要提高土地和草场的产出量,又要减少对土地和草场的需求量。提高土地和草场的产出量,其途径是发展现代农牧业,提高土地和草场产出率。减少对土地和草场的需求量,其途径是转移农村牧区人口,从事非农非牧产业。在人与土地和草场这对矛盾中,人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人与土地和草场的关系,既要提高人利用土地和草场的能力,又要提高人不依赖土地和草场的能力。两种能力的提高,都要求我们大力培养新型农牧民。这既是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条件,更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目标。所以,发展现代农牧业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点,培养新型农牧民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根本。
  
  (二)现代农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现代农牧业与现代工业、现代城市一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发展现代农牧业是农牧业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以现代农牧业为基础,发展现代农牧业又必须以科技进步和工业体系的完善为前提。在现代工业、现代城市与现代农牧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依存关系,现代农牧业建设既不能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又不能超越和脱离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条件。目前,我区同全国一样,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行工业反哺农牧业、城市支持农村牧区的条件基本具备,发展现代农牧业有了相应基础。
  
  (三)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思路
  发展现代农牧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牧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牧业,用培养新型农牧民发展农牧业,提高农牧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和草场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牧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这 “六个用”是建设现代农牧业总的思路,也是其内涵和建设内容。“三个提高”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目标,也是现代农牧业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四)产业化是现代农牧业的基本经营形态
  从发展现代农牧业思路六个方面的内在关系看,笔者认为,用现代经营形式即产业化经营推进农牧业,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基本形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是产业化经营的物质条件、技术支撑和产业载体;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牧业,是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用培养新型农牧民发展农牧业,是发挥产业化经营主体的作用。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说明,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方向,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切入点。新型农牧民是推进产业化经营的主体之一,必须高度重视新型农牧民的培养。
  
  (五)发展现代农牧业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首要任务
  发展现代农牧业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两者实质上是一个问题,是从属关系。发展现代农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题中之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产业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与发展现代农牧业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中绝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必须从发展现代农牧业上切入,必须首先抓好现代农牧业建设。
  
  二、现代农牧业离我们有多远
  
  (一)内蒙古农牧业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国家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其中三个人均粮食产量超千斤的省份之一。同时,我区又是全国5大牧区之一,草原畜牧业的基本经营制度、经营管理水平、产业化程度、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场利用建设制度等,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区农畜产品若干驰名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份额,已成为提高内蒙古知名度的重要媒介。内蒙古草原是国家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在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优势
  一是产量不断增加。2006年,我区粮食总产量达到341亿斤,亩产达到520斤,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自1985年以来粮食产量首次连续3年持续增长。2006年牧业年度我区牲畜头数达到11051.5万头(只),肉类产量达到257万吨,牛奶产量达到880万吨,均创历史新高。二是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50%,农区畜牧业占畜牧业的比重达到70%,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达到52.6%。三是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有120户、过百万元的有1820户,鲜奶年加工能力达到760万吨,肉类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农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159亿元,完成增加值356亿元,利润达到90.5亿元。四是品牌优势显著。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驰名品牌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全区无公害农畜水产品达到900个,产值达到65亿元;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到424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912万亩;有机食品产品达到145个。五是农牧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辐射带动农牧民24万户,免费测土1000万亩,农业保护性耕作面积700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牲畜改良比重达93.2%。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全区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7.7%。六是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草原建设总规模达到13964.3万亩,围栏面积达到8363万亩,禁牧休牧面积达到6.5亿亩,划区轮牧面积达到0.7亿亩。
  
  (三)差距就是发展的潜力
  内蒙古地域辽阔,各地在气候状况、水资源情况、土地质量、草原类型等方面差异很大,农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很不平衡。我区农牧业发展的差距在于: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草场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农牧业生产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农牧业增长方式粗放,土地和草场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低,单位面积产量低,2005年,我区粮食总产量排在国家13个粮食主产区的第13位、单产排在第12位;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工作薄弱,农牧业科技含量低,农牧业信息化和机械化程度差,农牧业劳动生产率低;农牧民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市场主体地位不平等,没有形成基地农牧户分享产业化经营加工、营销环节利益的有效机制,农牧业和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牧区贫困面依然比较大,富裕群体与贫困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很低;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脆弱,在整体上远未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四)内蒙古发展现代农牧业正当其时
  发展现代农牧业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各地的起点有差别,进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方式有不同,但无论是条件好的地方还是条件差的地方,都应该善于把握机遇,积极努力,在发展现代农牧业中有所作为。我们在认识上绝不能有现代农牧业离我们还很远,现在我们还谈不上发展现代农牧业之类的想法。多年来,我区农牧业的发展已经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有发展现代农牧业,才能缩小这些差距,解决存在的问题。我区建设现代农牧业正当其时。从总体上讲,只有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才谈得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只有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才能增加农牧民收入;只有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才能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只有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才能夯实新农村新牧区的产业基础。

  
  三、产业化是现代农牧业的经营形式
  
  (一)发展现代农牧业要从产业化经营入手
  按照“六个用”的思路发展现代农牧业,必须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牧业,从农牧业产业化入手。笔者认为,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实现农畜产品增值。推进产业化经营,要大力调整农牧业结构,大力健全产业化三要素。
   调整农业结构,要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适应市场需求,适应龙头企业加工的需要,着眼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分析优势劣势,突出当地特色,培育主导产业。处理好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的关系、当前生产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关系、主导产品与多元发展的关系。
  调整畜牧业结构,要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一是调整畜种结构,以适应龙头企业加工的需求;二是调整品种结构,推进品种改良,以改善产品质量;三是调整畜群结构,合理搭配基础母畜、后备母畜、种公畜比例。通过抓好三个层面的调整,加快畜群周转,提高出栏率,减轻草场压力,提高经济效益。
  
  (二)推进产业化经营就要大力健全产业化三要素
  产业化三要素是指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牧民合作组织。完善现代农牧业的经营形式,产业化三要素缺一不可。
  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引导农牧民发展现代农牧业的重要带动力量。农畜产品的加工增值和营销增值只有通过龙头企业才能实现,龙头企业必须具备加工增值、营销增值的能力,必须承担让农牧民“利益共享”的责任和义务。2006年,我区销售收入过百万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820户、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20户。但目前多数龙头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与农牧民“利益共享”的有效机制。要引导龙头企业逐步建立健全与产业基地和农牧民合作组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产业基地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载体。产业基地的意义在于其生产的农畜产品要满足龙头企业加工和营销的需求。建立产业基地,其途径只能是农牧业结构调整,能不能建立起适应龙头企业需求的产业基地,取决于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建立产业基地,要提高农牧业设施装备水平,加强水利建设、能源建设、公路建设、耕地和草场质量建设;要提高农牧业科技进步水平,加快建立完善农牧科教结合的体制机制、农牧业科技进村入户制度,加快发展农牧业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区各类产业基地的覆盖面不广,生产规模小,基础设施差,科技含量低。2006年,我区农畜产品加工能力过剩35%,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产业基地建设还不能适应龙头企业的需求。要加大建设力度,使各类产业基地逐步达到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的要求。
  农牧民合作组织是农牧民取得市场主体平等地位的组织形式,是产业化经营的纽带。龙头企业与产业基地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这种关系靠农牧民合作组织这条纽带来联结。合作组织是农牧民实现“利益共享”、持续增收的组织保证,是农牧民维护自己的权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前提。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利于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有利于维护农牧民的合法经济权益,有利于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有利于促进农牧业规模经营,有利于经营能手与贫困户优势互补、共同富裕,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的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实践证明,农牧民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之间只有形成利益联结的紧密性关系,农牧民才能实现“利益共享”、持续稳定增收。目前,我区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18个,成员55.1万人,辐射带动农户84万户;牧民专业合作组织362个,辐射带动牧户1.7万户。我区农牧民组织化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数量少,规范差,能力低,作用有限。为此,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积极引导,健全其内部治理机制,加大扶持力度,使之健康发展。
  
  四、现代畜牧业的前提是人与草原和谐相处
  
  (一)人与草原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草原生态的多种重要功能和保护草原生态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意义,已经被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人与草原和谐相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把人与草原和谐相处作为基本前提。没有这个基本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发展现代畜牧业,都无从谈起。近年来,我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草原建设总规模达到13964.3万亩,退牧还草面积4000万亩,禁牧、休牧、轮牧面积达到72000万亩,但草原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脆弱,还没有建立起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体制机制。发展现代畜牧业,实现人与草原和谐相处,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加强建设,科学利用,依法管理”的方针,必须实行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场“三牧”制度。
  
  (二)坚持“保护优先,加强建设,科学利用,依法管理”的方针
  保护优先,就是把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实现人与草原和谐相处,可持续利用,永续利用,是科学发展的理念。保护优先,还是利用优先,这是对草原生态截然不同的两种理念。保护优先是一条总原则,要贯穿于建设、利用、管理的各个环节。保护优先,就要划分生态功能区,对草场分类确定利用强度;对退化沙化草场实行禁牧,使草原得到自然恢复;对已经丧失人畜生存基本条件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
  加强建设,是为了恢复草原生态而采取的一种积极保护措施。加强建设,就是推进草场围栏化,实行人工种草、飞播牧草、轮刈、切根、补播等措施,提高草原植被覆盖度。在水资源和土壤、气候条件具备的地区,因地制宜地开辟建设高产饲草料基地,提高草原产草量。
  科学利用,就是在避免草原退化、沙化的前提下适度利用,对草场的利用方式要有利于保护草原生态,有利于植被恢复,有利于永续利用。实行草场的春季休牧、划区轮牧以及牲畜放养与舍饲相结合,都是科学利用的有效形式。
  依法管理,就是依法保持人与草原和谐相处,逐步做到依法保护、依法建设、依法利用,逐步实现人与草原和谐相处制度化、法制化。
  开辟建设高产饲草料基地,是指在具备水源、土壤、电力等条件的地区开辟水浇地,种植青贮玉米、苜蓿等作物的高产饲草料基地。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度开发建设饲草料基地,努力提高基地饲草料产量,作为天然草原产草量的补充,是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场“三牧”制度的必要条件。建设饲草料基地,发挥饲草料基地作用,关键是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增加开发建设的投入、建立有效的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掌握增产高产的技术技能。
  
  (三)实行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场“三牧”制度
  草畜平衡指的是草场的产草量与草场所载牲畜数量的平衡。彻底改变超载过牧,有效保护草原生态,必须实行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从本质上讲,草场所载牲畜数量过多是由牧区的人口过多造成的。实行草畜平衡制度,有利于促进牧区人口转移。如同农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样,牧区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这是围封转移战略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牧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实行草畜平衡制度的关键是对牧民的草场进行产草量监测,以确定合理载畜量。
  草场“三牧”制度是指禁牧、休牧、轮牧。因地制宜地实行禁牧、休牧、轮牧,是保护草原生态、增加草场产草量、提高草场利用率、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最有效措施。对草场退化沙化,已经失去人和牲畜生存发展基本条件的地区,要实行禁牧,依靠大自然的修复功能恢复生态。对用来放养牲畜的草场,都要实行春季休牧,保护青草发芽期生长。在春季休牧的基础上划区轮牧,以达到均衡持续利用草场。实行禁牧的关键是妥善安置禁牧区牧民的生产生活。实行休牧的关键是提供休牧期草料补贴。实行轮牧的关键是对草场合理划区和进行配套的围栏、水源建设。

  
  五、培养新型农牧民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根本
  
  (一)什么是新型农牧民
  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和其他事业一样,关键在人。千百万农牧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主体,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主体,没有高素质的新型农牧民,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都无从谈起。只有培养造就千百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才能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根本。那么,什么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呢?
  笔者理解,有文化的农牧民有较强的学习意识、自主观念和自强精神,常读书看报,了解党的政策,接受新事物快,勤俭持家、文明生活,家庭和睦、邻里和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懂技术的农牧民有较强的科技意识、效益观念和创新精神,积极参加职业技术培训,有较高生产技能,掌握一两项先进适用技术,主要生产环节使用机械,生产效率效益较高。会经营的农牧民有较强市场意识、法制观念和合作精神,参加产业化经营,加入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有一定管理能力,勤奋劳动、算账生产,家庭收入来源多元化,收入水平能够持续稳定提高。
  
  (二)培养新型农牧民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目标
  目前,我区农牧民的综合素质与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大量低文化素质人口集中在农村牧区,直接制约了农牧业的发展、农村牧区的进步和农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农村牧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严重缺失,大大制约了农村牧区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各级政府的责任,就是立足于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解决好义务教育、新型合作医疗、农村牧区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28年的农村牧区改革发展实践证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牧区生产力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农村牧区人口素质的提高。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能动的因素。提高农村牧区人口素质,培养新型农牧民,增强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不仅关系到现代农牧业建设的成败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全局,其本身就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当前,我区和全国一样,已具备了为农牧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条件。事实上,基本公共服务首先不是一个资金问题,而是一个发展理念转变问题,一个制度安排问题。应当尽快打破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安排,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培养新型农牧民应坚持全员性、针对性、长期性、公益性原则
  坚持全员性,就是要扩大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坚持针对性,就是要分类施教;坚持长期性,就是把新型农牧民教育培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长期坚持下去;坚持公益性,就是对所有农牧民提供免费教育培训。
  
  六、转移人口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一)农村牧区人口由农牧业向非农牧业转移是一个大趋势
  这个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个规律性现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没有大批农村牧区人口的转移就业,就不可能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成功,也不可能有现代农牧业建设的成功。问题的焦点在于,是创造条件、积极引导、有序转移,还是盲目处事、被动应付、无序流动;是改革体制、创新机制、促进转移,还是因循守旧、歧视排斥、妨碍转移。问题的核心在于,必须使转移的人口有愿望转移,有能力转移,有产业和岗位转移,在新的产业、新的岗位上能适应、能增收、能致富。使转移的人口具备这些能力,这是培养新型农牧民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坚持“立足就业优先,发展城镇经济,提高就业能力,促进人口转移”的方针
  立足就业优先,就是把顺利实现就业置于减少和转移农村牧区人口的优先地位;发展城镇经济,就是着眼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民营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其要义也在于此;提高就业能力,就是把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作为减少和转移农村牧区人口的关键环节来抓好。要坚持全员性、针对性、长期性、公益性原则,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牧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人口转移,就是用政策激励、制度保障农村牧区人口转移。
  
  (三)创新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就业的体制机制
  创新体制机制的出发点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要把农村牧区建设成为城市,而是注重社会公平,保证公民的基本权利,在基本政策、制度、体制上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逐步发展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事业,为广大农牧民提供与市民平等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让广大农牧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在户籍制度、就业政策、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子女就学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的政策,将城市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向农村牧区延伸,建立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建立健全农牧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6年,我区享受农村牧区低保的特困群众42.75万人,发放低保金1.69亿元,人均年救助标准397元。今后要提高补助标准,扩大保障范围,应保尽保,使之制度化。
  (四)结论:没有新型农牧民,就没有现代农牧业;没有现代农牧业,就没有新农村新牧区
  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发展现代农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以培养新型农牧民为根本,大力发展农牧民素质教育,促进农牧民持续较快增收,这是推进内蒙古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基本途径。
  
  (作者系内蒙古党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9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