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财务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小英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内部管理,包括许多其它各专业管理,都不像财务管理那样,更具有综合性和根本性。相比之下,财务管理能够通过自身的职能作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综合的反映、监督和控制,使企业内部保持良好的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最终目标,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
  近年来,大多企业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即总收入增长速度很快,但是利润总额增长速度较慢,总产值中成本比率逐年上升,利润率下降,有些企业出现亏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财务管理水平低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财务管理水平低主要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财务管理各环节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会计工作不规范
  一些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措施和办法,造成会计核算中账目不清、手续不全、核算不细、数字不准,填报不及时等问题。有的企业没有按照企业财务人员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有的企业出纳兼管财产物资的保管和账目的登记工作,一些企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离岗没有按规定手续办理交接或监交;有的企业在现金使用和银行结算工作上漏洞百出,造成上当受骗;有的没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要求进行核算等。
  (二)货币资金管理不善,资金过于分散,不能充分利用
  企业因下设部门多,资金不能统一调配使用,造成有的部门因资金短缺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工作;而有的部门资金闲置不用,浪费严重,有的资金甚至体外循环,从而流失。
  (三)存货管理不严
  企业没有严格的内部存货管理控制制度及管理责任制。财务与保管经常不对账盘点,责任不明确,长期积压造成存货丢失、毁损、报废、价格下跌等。造成存货管理不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只对存货金额核算,而仓储部门对存货的实物进行保管,只核算其数量,部门之间协调不好,管理脱节,没有相应的控制制度,长期不盘点核对,造成账账不符。
  2.出入库手续不严,有些企业对存货少记、漏记、甚至不记现象非常严重。还有对出库后又退库的存货,财务部门不清楚,日积月累,必然账实不符。
  3.存货管理严重混乱,管理者、保管员私自随意外借、外赊。甚至有些无任何手续,长期收不回,造成存货丢失亏损。
  4.低值易耗品的购进、发出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随意购进或发出,浪费严重。发出使用后不做摊销,长期挂账造成潜亏。
  5.企业领导观念淡薄,认为只要实物在就行,不管市场价格的跌幅。盈卖亏不卖,造成有些存货长期积压直至毁损报废。
  债权债务管理不力,财务部门与经营管理部门脱节。财务只记账、不清理,造成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清理结算长期挂账,无人过问。一方面企业不能收回使用,另一方面形成呆账坏账。
  (四)形成应收账款坏账,主要原因有:
  1.应收账款确认的偏差,潜伏了未来损失。在现实的经济业务中,存在着挂账依据不充分,无合法手续挂“单腿账”的现象。随意挂账,不经双方结算确认,在没有完全拥有索取债务的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自行挂账处理,从而形成潜在坏账。
  2.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严格,没有切实负责的部门。财务部门不对应收账款的收回负责,在销售或洽谈项目,签订合同、协议时财务部门不能直接参与,这种做法给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结果只能是谁也不负责应收账清理,发生呆坏账自然难免。
  3.不能定期对已发生的应收款调查落实。定期向欠款单位寄发应收账款对账通知单很有必要,一方面可以表示双方在业务往来中有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能证明债权人行使法定权利。通过双方对账,杜绝那些以现金支取公款私用不交的行为发生。
  (五)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企业没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配比不当,发挥不出企业的潜力。管理不好,造成设备闲置浪费,影响固定资产效力。
  (六)成本费用管理不严
  成本费用是直接影响企业效益的关键。一个企业没有很好的成本管理目标和费用开支标准,成本费用就得不到控制。如果财务监督职能也不发挥作用,就会加大企业的成本和费用,减少企业的经营效益,也就不可能管好一个企业。
  (七)经营决策、财务风险预测控制不当
  1.有些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虽有可行性的论证报告,但并没有经过严密、科学的预测分析,或在预测中资料不全、分析不细,对投资项目中人、成本、规模、市场和各种可变因素考虑不周。更为主要的是,在预测分析中由于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不能很好把握和运用财务管理预测的基本方法。只要预测的一个环节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整个经营决策的失败。
  2.财务风险预测控制不当。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关系,风险与损失密切相关。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经济活动越来越多显现出模糊性、多变性、要稳操胜券,必须注意风险的防范与管理。一些企业缺乏对各种风险预测指标包括负债结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货币变现能力、资金成本收益率的合理分析,导致企业负债规模过大,对银行偿贷能力差,资金使用不合理,企业面临亏损甚至破产。
  (八)会计机构失去监督职能作用
  会计人员与本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使企业负责人能够驾驭、辖制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企业负责人事实上有权决定会计机构,如对会计人员的聘任、职权及制度安排,不同程度上限制了会计机构实施会计监督。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任何外部环境都不可能代替企业的内部管理。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各个环节的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切实制定适合本企业特点的财务预算、计划。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财务工作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认识到企业管理乱、首先是财务管理乱,企业效益差是财务管理差;抓效益必须抓管理,抓管理必须抓财务。树立起强烈的财务意识,责任意识。其次要树立自主理财观念,充分利用控制成本费用。促使财务工作在提高单位经济效益中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内部财务资金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资金运作方式、监管手段等方面的弊端愈加突出,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的要求更加迫切。现代化企业制度下,如何加强财务管理,跟上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潮流,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行财务集中管理、控制成本费用
  1.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必须纳入财务中心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全面覆盖,并实行货币资金统一管理、集中控制使用。这样有利于资金合理调配、调剂余缺,并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2.加强计划管理,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应由财务部门根据

历年收支情况和本年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当年收支计划目标,并根据企业的工作情况和生产经营制定出合理的成本目标和费用开支标准。利用综合统计进行定期统计,并加以分析反映,及时给企业决策者提供经营信息,使其尽快调整经营战略,以便达到增收节支的效益。
  (二)健全应收账款控制制度、提高对存货的管理认识
  1.从源头重视每笔应收账款的发生,必须符合真实性、客观性、谨慎性原则。严格履行合同签证手续,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真正做到时时掌握拥有索取债权的法律依据,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企业权益,努力将坏账损失率降到最低,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善。
  2.提高企业对货存管理的控制制度及管理责任。用制度约束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分清管理责任,严把存货出入库手续制度关。低值易耗品的购进和发出,不仅要设专人管理,还要设专人审批。支持财务部门和仓储部门的工作,做到季度账账核对,半年账实核对。还应对存货的存放,存放的时间、市场的价格都心中有数,以便及时调整存货的结构,加快存货的周转次数,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参与企业经营决策
  1.我国经济改革已进入了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历史阶段.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现代企业的稳步、快速发展,必须使企业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转变。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信息瞬息万变,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都具有不确定性,存在着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同时,企业要自负盈亏,必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是企业管理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因此,财务人员必须提高风险意识,合理投资,及时投入到投资活动中去,加强对公司收入、成本、利润的考核。其次,要树立现金流量观念,加强对公司现金收支的管理。现金流好比是人体的“血液”,良好的血液循环可以使人体的各种机能得以充分发挥;反之,则会影响机体功能。一个企业即使有良好的经营业绩,但由于现金流量不足造成财务状况恶化,照样会面临破产危机,在许多情况下现金流量指标比利润指标更重要。再次,树立企业财富最大化观念。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对收入、成本、费用等指标的实现。最后,树立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发挥财务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将财务管理的意识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真正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使企业管理在它的作用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扩大财务范围,更多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企业财会人员要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搜集有利于财务成本管理的相关信息,通过对信息分析、财务指标分析,帮助企业管理者正确评价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在内的财务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企业健康发展,通过信息发展分析,还可以发现企业发展机遇,从财务角度为企业调整经营方向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四)依法实行会计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
  1.依法实行会计管理,健全会计监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会计工作应由“人治”转向“法治”。一是要进一步增大宣传力度,创造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能的工作环境,让企业领导和职工懂得会计法规,支持理解会计工作;二是会计人员必须学法、懂法、增强法制意识,严格按会计法规制度办事;三是加强监督,按会计法规制度办事,把内部会计监督和社会会计监督结合起来,加大对会计信息的审计和违规问题的惩处,促使会计工作走向法制化轨道。
  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所以企业对会计部门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记账、算账,不再仅仅对国家负责,而是要为企业的利益服务。这就要求企业会计部门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精于理财、善于管理,敢于同违法、违纪行为做斗争;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当好家,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好工作。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企业的好坏、效益的高低都有重要作用。在抓好管理的同时重视财务管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才会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03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