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几点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 虹
近年来,被称为电子货币、电子钱包的银行卡在电子网络经济较为发达的今天,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推动我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将对我国银行卡业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市场现状
我国银行卡市场起步于1978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银行卡在功能上、种类上、管理和服务水平上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银行卡业务日新月异,品种层出不穷,功能日益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目前,银行卡市场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据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表明,到2004年年底,我国银行卡数量已累计达到7.62亿张,其中借记卡6.63亿张,信用卡0.98亿张。全年实现银行卡跨行交易18.3亿笔,交易金额68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7%和80.2%;发展特约商户5.1万户,布放POS机具5.18万台。到2004年12月底,全国特约商户总计已达30.6万户,POS机具45万台;银联跨行信息交换新系统上线后,转接成功率达到99.98%。可以说,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持卡人最多、银行卡交易量增长最快、银行卡产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
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而且作为现代金融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产品,也带动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经营策略和运营机制的转变,促进了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逐步改善我国居民消费中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对于减少现金使用,加快资金周转,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改善流通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拉动经济增长等都有重要意义。
但从总体上看,由于我国银行卡业务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持卡消费风气尚未形成,受理市场建设滞后,用卡频率、持卡消费率、商户普及率等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市场化的经营管理体制尚未形成,服务质量有待改进,风险管理能力需要加强,产业整体竞争力尚需进一步提高。并且,随着产业规模的壮大,整体规划不够、法规建设滞后、受理市场不规范、产业扶持政策缺位等深层次矛盾日渐显露。
二、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卡种类太多,品牌效应较差。目前我国许多发卡行在发卡时,没有详细研究自己的目标群体,而是采用地毯式轰炸,一味强调发卡量;有的银行甚至一年推出多种银行卡,并加以考核,时间久了就连自己的员工都搞不清楚那些卡的用途。这种做法忽视了卡交易量和卡均余额,形成人人身上都有卡、但基本上是空卡和睡眠卡的尴尬局面。
(二)银行卡标识不统一,使用质量差。我国各家银行的银行卡标识各有不同,如仅江苏省公布银行卡网络时就有十几种银行卡标识,且不谈持卡人或商户是否分辨得清楚,就连银行职员也很难搞清楚各种卡的标识及真伪,再加之银行卡的互通互联和跨行交易网络建设不够到位,导致卡的使用质量低劣。
(三)网络安全问题。金融电子化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大大方便了客户,同时也使系统安全复杂化。银行卡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专业网络要经过特约商户、发单行、收单行、资金清算中心等机构。银行卡机构采用公开的付款方式,用户无法控制其银行卡资金流经的渠道,其安全性成为决定银行卡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用户现在对网络的使用持等待、观望、试探的态度。另外,网络安全问题也给银行本身带来了风险,银行卡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涉及到授权操作、传输延迟等问题,很容易造成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内外勾结骗取银行授权、恶意透支等现象的发生,给银行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网络安全问题的存在使银行卡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四)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影响着银行卡的发展。传统的消费观念阻碍了银行卡的普及应用,银行卡虽然在我国发展时间不算太短,但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方式和“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一时都难以改变。有一部分人不清楚银行卡的使用范围和用途,即使有了银行卡,大多数人也让它成为了空卡或者睡眠卡,影响了银行卡的使用。特约商户由于银行卡操作的熟练程度较低和银行卡知识浅薄怕出差错等原因,不重视银行卡的交易业务,甚至出现拒卡现象,使银行卡的普及受到限制。还有,一些银行只注重传统的存贷业务,发卡目的只是为了获得存款,扩大信贷资金来源,从中获得存贷利差,而不是通过强调提高服务质量和扩大服务范围获得收益。
(五)法律讨债手段不利,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银行卡的功能。由于发卡行不可能对每一笔可疑的交易都进行真实性调查,恶意透支不可避免。银行在清收无效的情况下,只有诉之法庭。但事实上,银行诉讼往往是赢了官司不赢钱,还要垫付大笔诉讼费,法院最多协助执行不值几文钱的偿债物。这样下去,就迫使银行考虑谨慎性原则,而对银行卡透支力度和范围加以严格控制,这样无形中削弱了银行卡的信贷功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卡的发展。
(六)地区发展水平不一致,导致银行卡业务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水平不一致,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导致用卡环境的质量各不相同,各地区银行卡市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格局。有些地方发展势头良好,上升趋势强劲;而有的地方碍于经济程度化不高,银行卡市场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地区水平不一致,在实践过程中势必造成我国银行卡统一发展规划政策的难以执行,地区经济的不平衡为银行卡业务的均衡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对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建议
(一)银行应发展自己的品牌卡,发卡时勿求数量求质量,实现一卡多用。在市场营销时应准确定位自己的目标,了解客户的需求,拓宽卡的使用范围,同时将技术支持和服务跟上,真正使客户“一卡在手,走遍全球”。
(二)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指标。实现POS联合的商户,要使每台共享POS对所有成员行都开放,非共享POS要坚决撤掉,真正做到“一柜一机,一机多卡”。同时要积极发展商户,按照《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银行卡联网联合业务规范》、《银行卡磁条销售点终端规范》,对各银行的银行卡处理系统,POS机具以及信息转发中心进行标准化改造。为解决在某些城市未设分支机构的银行所发行的银行卡的使用问题,各地的银行卡网络还要实现全省(自治区)、全国的联网。
(三)完善网络风险防范机制。银行卡网络防范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问题,因此不能孤立地考虑。首先在系统安全保密设计上要慎重考虑、周密测试,在网络上采用先进的保密机、防火墙等保密设备和技术加以防范,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可能的外来攻击、破坏,确保银行卡网络安全运行。同时层层落实责任制,加强业务监控和防范,最大限度地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
(四)加强宣传力度和业务培训力度,转变传统观念,拓宽银行卡的服务创新和金融创新渠道。银行卡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所提倡的信用消费带来的高效方便和信用观念都不断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它的普及和应用需要做好银行卡的宣传工作以及网络的安全防范工作,提高银行卡在公众心目中的威信。银行还要加大特约商户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
(五)建立健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强化银行卡的调查和法律追讨手段。银行卡业务涉及发卡行、受理行、持卡人和商户等多方面参与者,业务运营涉及储蓄、结算、信贷等诸多领域,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相比,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集多功能于一体,风险也较大。但是,目前国内尚无专门法规对银行卡业务中参与方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因此,建立完整的个人信用制度和银行卡立法工作迫在眉睫。
为了降低银行卡透支所形成的不良资产率,保证银行资产完整,发卡行在发卡前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持卡人信用度的调查和分析工作,尽最大可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对于信用透支,可以依法请公安部门追讨,并约定按实际追讨金额的一定比例支付费用,可解决银行诉讼赢官司不赢钱,并垫付大量诉讼费的问题。加强调查和追讨手段也需要银行卡立法工作的不断完善。
(六)逐步消除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自身要主动加强沟通,要不断开辟和寻找发展银行卡业务的商机,迅速加入银行卡网络行列。另一方面,主管银行通过帮、扶等办法,将其它地区银行卡成功的经验、标准的信息技术系统软件推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达到银行卡全国网络畅通,以实现银行卡均衡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13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