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元芳

   摘 要: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是二十一世纪对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认识和把握好教材的隐性资源――语文素质和人格素质,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充分挖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为社会培养有专业技能的合格的劳动者。
   关键词: 认识; 挖掘教材;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05-01
  
   一、引言
  
   新编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确认的“课程教学目标”是二十一世纪对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是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在语文素质方面的体现。大纲强调:必需的一个知识,养成两个习惯,提高八种能力。也就是说,实用语文能力的培养有两个层面,即语文素质和人格素质,这正是语文教材中的隐性资源。基本教材功能观认为,教学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知识的理解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是显形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则是隐性的,是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材中挖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为社会培养有专业技能的合格的劳动者。下面就语文教材中的隐性资源谈点自己肤浅的认识。
  
   二、认识之一:人格素质
  
   1.人文精神提倡尊重人、关怀人、以人为本。人文精神潜藏在人的本性之中,需要通过教育来唤醒。语文教学面对的是学生的心灵,而心灵世界最复杂,属于终生教育,需要通过人文精神的教育逐渐完善。学生首先从文学来认识心灵世界,文学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写照与思考。随着教育的慢慢深化,学生就会自觉涉及文史知识与哲学,进入整个人文学科。语文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要传输一种力量,一种能够触及学生心灵的力量,帮助学生形成准确而且富有美感的表达方式,引领学生树立对人间至情、自然纯美的追求,这一追求能够帮助社会哺育出积极向上、从善如流的新文化和新人类。
  
   2.传统教育的目的忽视了探索创新,教育教学只局限在课堂上,而商品社会,信息时代已打破了这一教育格局。影视、网络对学生思想的冲击与日俱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我主义对学生思想的侵蚀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课堂上向书本学习只是生命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向社会,向生活学习。对于学生来说,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荣与耻,他们很难区分,有的也不具备辨别的能力。从事语文教学,清醒地认识这一点,才能引起足够的警觉与反思。为此,“先成人,后成材”的教育目标在职业学校就显得尤为突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把大量的教学活动用在修杆剪枝上,让人文关怀的声音响彻在课堂,让主流教育的雕像树立在学生人生的奠基阶段。
  
   3.大纲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基本教材带来的新理念就是要以“优秀文化”占据学生的心灵,喂养学生的情感和理性。良好的学习品质,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处世行为,都要依靠“熏陶”。语文教材选编的范文都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语文教师是传播优秀文化的具体运作者,只有把“引导”和“熏陶”的工作做扎实了,学生才能吮吸到人文情怀的乳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格素质,从人格意义上去看待文化,最终会把文化落实在一个个文化名人身上,所以,树立大语文意识,“引导”学生阅读、讨论、追问、质疑。透过语言信息,看到文化名人身上的人格魅力,人文精神对历史、时代、人生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蕴藏在古诗词中,蕴藏在历代的优秀的文体之中。文化承载了人类的一切活动,人的活动是一个流动的支点,文化就是一个杠杆,能撬动人类的历史。人类的历史呈现在语文中是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鲜活生动,感染着学生,激励着学生,涤荡着学生的胸襟,磨砺着学生的品质。
  
   三、认识之二:语文素质
  
   语文素质即:知识―能力―习惯。将语文基础知识转化为实用语文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活动、文学作品欣赏等)和实践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和挖掘思维的潜力,就会自觉地吸取文化知识,学习就变成了一种乐趣,这是语文为学生终身接受教育奠定的基础。
  
   1.语文基础知识。人一生在不断吸取知识,也在不断淘汰知识。人类创造的各种知识体系都有可能在语文中出现。作为交际工具的一门学科,把浩如烟海的人类知识,锁定在语言和文学两个范畴,即 “语文基础知识”,一个人穷其一生也难以掌握。所以,大纲的指向十分明确:“必需”与“基础”。就是要弄清哪些是生活学习工作需要的知识。对此有了清醒的认识,就能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怎样读”,明白“怎样教”,从而学生也解决了“怎样学”的问题。
  
   2.语文能力。语文课承担着把学生教聪明的任务。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青年学生“学会求知”。如果一个学生能在艰苦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并且自得其乐,这个学生不但拥有了智慧,而且拥有了运用智慧的能力。语文教学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用阅读和实用写作能力的过程。
  
   3.学习习惯。习惯是实用语文能力特有的一种形态,包括心理形态和行为形态。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并不太高,这就要靠教师帮助他们一点一滴地在心理上养成学习习惯,以心理形态促进行为形态的养成。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文化素养自然也会得到同步提升,才能把大纲要求的“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落到实处。为此,语文教学要在阅读和写作实践中经过科学的训练程序帮助、督促、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达到实现对语言运用的能力,探索、创新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表达感情的能力,整理调整思路的能力。
   语文提炼人的素养,培育人的美感,塑造人的灵魂,语文给予学生实践的精神、探索的精神、创新的精神、想象的精神、批判的精神;语文给予学生怀疑求真的态度、严谨治学的态度、关怀人间温暖的态度、判断假丑恶的态度、接受真善美的态度。这一切脱离开良好的习惯,就成为套话、空话和假话。语文教师教的就是自己的人格力量与教材隐性资源的有力结合。教语文需要信仰,需要对教育的虔诚。
   教师要创造性地选择、挖掘和应用基本教材的资源,而不能跟在教参后面跑,受其所困。打开基本教材,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探讨研究教法和学法。一个教师如果对教学大纲全然无知,他就很难全面地、深入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也很难判断教材的成败优劣,因而也很难十分清醒、十分自觉地运用教材。遵循语文大纲的指导、检验,更新语文教学的理念,不断挖掘活的教学内容,才能把亮丽的景观带进课堂。
  
   参考资料:
   [1] 崔钟雷.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M].黑龙江:哈尔滨出版社,文化、艺术卷.
   [2] 王充闾.沧桑无语[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07-01.
   [3] 于建坤.新教材带来新理念[M].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2-08-29.
   [4] 余秋雨.关于嫉妒[M].我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文化态度,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53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