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杂草发生的特点及防除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祝宏
【摘要】 在水稻生产中,防除稻田杂草是生产管理上的主要环节。稻田杂草的生长能力极强,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生长。了解与掌握杂草发生的特点,对控制与消灭杂草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水稻田 杂草 发生特点 防除
1.杂草发生特点
水稻田杂草的种类很多,其中莎草科杂草种类最多,达29种。主要杂草有疣草、稗草、眼子菜、鸭舌草、野慈菇、牛毛草等。在这些主要杂草之中,尤以稗草发生与为害面积最大,且导致水稻减产也最显著,鸭舌草、眼子菜等发生为害面积次之。杂草发生一般分为三个时期。5月中旬~6月初以稗草为主,6月中旬以眼子菜等阔叶杂草为主,6月中旬~7月初以三棱草等为主。
2.化学防除措施
稻田杂草的防治应立足早期用药,即芽前芽后施药。除了苯达松、2甲4氯钠盐、麦草畏等防治阔叶杂草和敌稗、二氯喹啉酸等防治禾本科杂草的少数茎叶处理剂外,一般多要求在杂草3叶期以前施药,此时杂草的敏感期和除草剂的药效高峰期相吻合,易于收到较好的除草效果。由于杂草的种类不同,出苗期不同,不同的杂草生理特性不同,很难用一种除草剂防除田间生育期的所有杂草。此外,还应根据不同药剂的特性、不同地区的气候而适当提前或延后施药。施药方法以药土撤施为主,大部分除草剂还可结合追肥掺拌化肥撒施。一定要注意除草剂品种选择,避免产生药害。
2.1前期以稗草为主要杂草的防除技术
稻田早期必须抓好以稗草为主兼阔叶杂草的防除,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秧田出苗早、齐、壮,并防止长期脱水。生产中,通常在播后芽前和苗期进行施药除草。用60%丁草胺乳油80~100ml/亩,配成药液喷施,施药后2~3天播种。可以有效防除稗草、莎草、牛毛草等一年生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也能防治部分阔叶杂草。插秧前3~4天用60%丁草胺2~2.5kg/ha,毒土法施药,保持水层3~4cm,不串水,可有效防除稗草。秧苗移栽后稗草3~4叶期(6月中下旬)用1%韩乐天水剂4500~6000ml/ha或5%韩乐天水剂900~1000ml/ha,对水喷雾。由于插秧后缺水或前期施药不当,使稗草失控长成高叶龄,可选用50%二氯喹啉可湿性粉剂进行茎叶处理,插秧田3~7叶期的稗草用50%二氯喹啉500~600g茎叶喷雾,施药前一天排水,施药后1~2天灌水正常管理。
2.2中期以眼子菜等为主的阔叶杂草类的防除技术
对于眼子菜等阔叶杂草发生严重的田块,在水稻移栽前一天,用60%丁草胺2~2.5L/ha,混用10%吡嘧磺隆类药剂(草克星、水星、一克净等)150~225g/ha、10%苄嘧磺隆类药剂(农得时、苄嘧磺隆)150~225g/ha,于插秧后5~7天、稗草2叶期前毒土法或毒肥法施药。施药时保水3~5cm,保持5~7天。水稻移栽后1~8天施药,此时杂草出芽前至2~3叶期,可单用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25~390g/ha,制成药土撒施,施药期田间保水2天。也可直接选用复配制剂,苯噻酰苄类合剂(55%水灵、金水灵、稻别草等)用1.2~1.5kg/ha,于插秧水稻返青后5~7天稗草2叶期毒土法或毒肥法施药,施药时保水3~5cm,保水5~7天。这时不能排水,可以续灌水。以上药剂能有效地防除稗草、鸭舌草、节节菜、眼子菜、野慈菇等水田杂草。
2.3后期以三棱草为主的杂草防除技术
三棱草俗称地梨子,属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稻田恶性杂草之一。种稻年限越长,发生越多,密度越大,为害越重,轻则造成减产,重者使水稻绝收。
2.3.1 插秧前土壤处理 在水田耙地前,每ha用50%莎扑隆可湿性粉剂5000g,拌细土撒施,再混入土中8~20cm,可有效防除三棱草等莎草科杂草。
2.3.2 移栽田用30%为农(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用药量根据田间杂草数量来确定,一般用200~300g/ha,在插秧后5~7天,采取毒土法或拌肥法、泼浇法施用。三棱草发生特别严重的地块在第一次用药之后15~20天(三棱草株高小于5cm),进行第二次施药,100~150g/ha。施药后保持3~5cm水层5~7天。
2.3.3 茎叶喷洒处理6月末~7月初,三棱草和阔叶杂草已长出水面,用48%灭草松(苯达松)水剂,200ml/亩,对水30kg/亩,选择高温晴天对茎叶进行喷洒处理,施药前把田中水排干,施药后3天可灌水,正常管理。也可用48%灭草松水剂100ml加13%2甲4氯水剂200~300ml,对水30kg/亩,选择高温晴天对茎叶进行喷洒处理,可有效地防除三棱草、泽泻、鸭舌草、野慈菇等杂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283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