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对气候变化 实现增产增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玉金 朴秀吉

   【摘要】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每年都会遇到各种不利的气象条件。随着农业技术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农作物抵御各种气象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因此往往在多灾之年仍然能取得较好的收成。梨树县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冰雹、低温冷害。各种气象灾害发生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地域性,因此,防御各种气象灾害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关键词】 气候 农业生态环境 分析 对策
  
  农业气象灾害是作物在生育期间或某个生育阶段遇到的不利气象条件,使作物所需的气象条件得不到满足,或气象条件的数量、强度超过了作物所能忍受的程度,使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受到影响,甚至受害致死。
  1.地理环境与气候概况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南部有大黑山脉,中部为平原岗地,东、北两面有东辽河环绕,由南向北地势渐低的地形趋势,是梨树县地方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北纬43度30分的纬线,东经124度20分的经线从梨树县中部通过,温带大陆东岸的位置,决定了梨树县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明显,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3.8℃,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13.9℃,年较差为37.7℃,大于10℃积温平均为3046.8℃,无霜期平均为152天,热量条件正常年份能满足一年一熟制大田作物的需要。年降水量平均为577.2毫米,主要集中在6~8月,占年降水量的65%,降水集中于夏季,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但因变幅大,造成雨少则旱、多则涝的旱涝不均现象。
  梨树县气候资源的特点:
  1.1光照充足,光合生产潜力大光能资源在我省属中上水平,但水热条件优越于光能利用,受水热条件限制小,光合生产潜力大。
  1.2 热量丰富,积温年际差大热量资源多数年份可以满足作物需要,有时略有盈余,也有少数年份热量不足造成低温式冷害减产。
  1.3 雨量适中,地域差异大平均雨量比较适中,但因地形复杂,雨量地方分布差异大,加上降水变率大,因而季节性、地方性的干旱经常发生,干旱的为害不容忽视。
  1.4 水热同季资源的有效性高春季温度升高比降水增多速度快,有利于种子萌发与蹲苗;作物生长旺季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水热条件均可满足作物需要;作物灌浆成熟阶段,雨量减少、晴天多照、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产量的形成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2.农业气候区域划分
  根据梨树县农业气候类型和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可分成三个农业气候区,在各区中根据气候、地势、土质、植被和生产条件的不同特点,可建立不同的农林牧农业结构。
  2.1南部低山丘陵湿润气候区 本区包括石岭、孟家岭、十家堡三个乡镇,为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在250~400米。地势较高,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正常年份在600~700毫米左右,较中西部明显偏多,气温较中西部明显偏低,5~9月≥10℃积温为2800~2900℃,4~9月降水量为530~600毫米,低温、霜冻、冰雹、洪涝是本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由于地势复杂,本区内部差异也比较大。从资源利用来看,应利用其多雨而避其寡热;从种植业来看,适于各种作物早中熟品种,晚熟品种在本区地势平坦、涡风向阳的小环境也可种植,但比例要小于中西部地区;温和湿润宜林宜果,发展林业、种药栽果条件适宜;有荒山草坡,发展牧业也有一定潜力。本区可建立以农业为主,林业为辅的农业结构,走靠山致富的道路。
  2.2 中部波状平原温暖半湿润区根据旱涝灾害的特点和春季土壤增温快慢,分为东部低洼易涝区,包括蔡家、小城子、双河、东河、万发、金山、泉眼岭7个乡镇;西部易旱区,包括郭家店、梨树、白山、喇嘛甸、四棵树、胜利、榆树台7个乡镇。中原区海拔一般在160~250米之间,气候特点是热量丰富、雨量适中,加之土壤肥沃,地势较为平坦,是主要的农业区。5~9月积温为2920~3000℃,4~9月降水为450~530毫米。由于温度偏高,雨量适中,作物生产季长,适于各种作物旱、中、晚熟品种生产。东部低洼易涝区,水涝为主要灾害,春季由于土壤冷浆,播种要晚5~10天,但后期热量较高,4~5月气温要低0.5℃左右,中西区多受干旱和冰雹的危害。
  2.3北部沙碱平原温暖干旱区本区包括小宽、孤家子、沈洋、刘家馆、林海5个乡镇,海拔一般在120~160米之间,地势低洼,属于温暖半干旱气候区。5~9月积温在3000℃左右,4~9月降水400~450毫米,光热充足,雨量稀少,春季经常发生干旱,主要气候灾害有冰雹、风沙、盐碱、洪涝等危害严重。从土质来看,除沿河地带比较肥沃外,其它村社土质瘠薄。本区适于各种作物早、中、晚熟品种种植,瘠薄地块晚熟品种比例不宜过大,喜光耐碱的甜菜、花生等经济作物适于在本区生长。本区内的小宽、孤家子以及沈洋、刘家馆沿河村社要发挥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的优势,建立以水稻、玉米为主的生产基地。从资源利用来看,应从防治气象灾害和发挥光热优势并重,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3.农业气象灾害与对策
  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同大自然斗争的过程,真正风调雨顺的年份并不太多,现实当中每年都会遇到各种不利的气候条件,只是灾害种类和程度不同而已。随着农业技术和科学的不断发展,抗各种气象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因此往往在多灾之年农作物仍然能取得较好的收成。总体来看,东南部山区以低温冷害为主,中部干旱突出,西北以风沙、干旱危害较重,全县各地都发生过冰雹的危害。
  3.1干旱
  土壤中水分含量减少到作物根系不能吸收或者不能满足根系吸收时谓之干旱。作物水分供应不足时,先是叶片萎蔫,然后逐渐变黄,严重时可使作物死亡。梨树县经常发生的有春旱、伏旱和秋旱。
  3.1.1春旱 根据春旱发生的时间可把春旱分为三种类型。春旱发生在4月末前称为播期旱,春旱发生在5月初以后称为苗期干旱,春旱超过4旬称为整春旱。
  3.1.2 伏旱和秋旱此时正是伏天高温,大田作物处于抽穗开花期,对水分极为敏感,少雨干旱就会影响抽穗和授粉。
  3.2 防御干旱的主要对策
  要因地制宜,搞好农田基本建设,特别是搞好水利工程建设,多打抗旱井,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搞好植树造林,不但是一项防御干旱的重要措施,也是改善气候、防御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通过几年来气象部门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大大的缓解了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3.3 大风和冰雹
  3.3.1大风和冰雹对作物的危害大风对作物的危害由于季节不同危害也不一样,4~5月大风能刮走耕地表层肥沃的土壤,刮走种子,使土壤失墒造成芽干,也能撕坏或埋没幼苗,造成严重缺苗断条;8~9月大风次数少,此时植株高大,阵雨大风易造成大面积倒伏,减少光合面积,影响产量;冰雹对农业的危害也比较严重,特别经济作物的减产或绝收,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损失,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3.3.2防御大风和冰雹的对策 搞好植树造林,使农田达到林网化,能够降低风速,减小大风造成的损失;减少冰雹的主要措施是人工消雹。全县共配备了四门“三七”高炮,并加大了资金的投入。
  3.4低温冷害
  低温冷害是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作物在整个生育期或某个生育阶段所需的热量得不到满足,而使生育延迟,霜前不能成熟,或低温使作物开花、授粉和结实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减产,东南部山区低温冷害发生的频率比较高,危害也比较大。春季会造成粉种或坏种,夏季会使幼穗分化不良、植株矮小、生长缓慢,秋季会影响作物授粉、灌浆,作物返青晚熟影响产量。
  3.5防御低温冷害的主要对策
  3.5.1根据各地热量条件,选用适宜品种一个地方的热量条件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选用品种时一定要考虑热量能否够用,不能盲目追求高产而种植生育期太长的品种,不能根据1~2年产量就认为该品种适合本地种植,选用品种应以当地积温80%保证率为宜,同时要搞好不同熟期的品种搭配。
  3.5.2 适时播种,缩短播期适宜播种期就是在该期间内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最有利,抓住适宜播种期就能早出苗,苗全苗壮,就能为后期生长争取较长的时间,这就是秋霜春防的道理,要想缩短播种期,推广机播是必要的。
  3.5.3 改土增肥,提高地力合理增施粪肥不仅可以提高地力,而且又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使作物得到充足的养分。经验表明,增施农家肥可以促早熟、预防低温冷害所带来的影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284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