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打垮了市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邢海洋
“天价”IPO的背后是其利益链的急剧膨胀,它侵占了主板资金,使得中国股市全年表现低迷。
2010年,A股成为仅次于希腊,全球收益率倒数第二的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解禁压力趋缓,A股却仅比处于债务危机中心的希腊好一点,最容易联想到的原因是,A股市场的融资额世界第一。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显示:2010年前11个月,全球各地共有1199宗IPO,共筹集2553亿美元。大中华区共有442宗IPO,占全球约37%,集资额为1179亿美元,占全球约46%,两者皆位居全球首位。其中深交所IPO总数达到188宗,占到全球总数的16%,成为全球IPO总数最多的证券交易所。从单个交易所来看,香港联交所以513亿美元成为世界上融资额最高的交易所。据Wind数据,截至2010年12月28日,A股IPO募集4758亿元人民币,首发数量高达349家,超过2007年至2009年3年发行数量之和,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而在上一次大牛市,即使有中石油、建行那样的巨无霸,2007年IPO融资额也仅为4470亿元人民币。
屈指算来,国内凡有些知名度的大企业大多数已经上市。农行的上市为四大国有银行转制画上句号,此后再难找到一次募集上千亿元的IPO。没有企业巨舰来“圈钱”,仅凭中小企业,A股居然挣得了全球第一,着实令人吃惊。一家中小企业募资上10亿已经算多,上交所上市一家大企业,相当于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几家乃至几十家小企业。可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深交所融资额超过了上交所,靠“人海战术”创造了奇迹。实际上,2010年IPO的350家中,创业板110家,中小板达200家,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发行数量占到整个发行量的90%。
企业公开上市获得了很多机会,但是,成本与收益往往相伴而行。企业自改制到发行上市过程中,包括中介机构费用、发行费用、交易所费用和推广辅助费用等成本,对大盘股,成本还有可能控制在融资额的1%以内,小盘股则可能是一笔天价。2010年上半年的统计数字,184家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高达4%。可这些只挡住了几百家去美国柜台市场借壳的企业,仍有大量的企业热衷于国内的中小板、创业板。
创业板的“开闸”或许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中小企业上市激增。但另一组数字揭示的才是企业上市的源动力:2010年,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58.33倍,而上轮大牛市2007年不到30倍。同时,市场上“天价”IPO不断涌现,5月上市的海普瑞发行价148元,12月上市的汤臣倍健发行价为110元。据Wind资讯不完全统计,2010年上市的340多只新股中,持股市值上亿元的个人股东高达824位,且主要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相当于平均每只新股上市就有2.4位亿万富翁产生。而券商获得的上市费用也创了新高,高达195亿元。从一串闪亮的数字中不难得出结论:一个IPO利益链正在急速膨胀。而生态链的基础端,正是“负利率”挤压出的几万亿“打新”活期存款,再向上,则是二级市场上不得不高价买入的股民。新股上市价格既高,二级市场自然难有表现。而围绕新股的利益链,又侵夺了主板资金,造成整个市场的一蹶不振。
股权分置改革后,IPO的市场化已经是制度缺陷里最大的一个,也是管理层几次三番试图解决的。本轮新股改革,管理层市场化的思路贯穿始终,无论市场涨跌,新股发行始终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或许,在彻底实行新股注册制之前,这是最恰当的市场化策略。流量一定的情况下,市场于是靠价格寻找平衡,2010年底,市场上已经出现了150倍的IPO市盈率。但如此高的IPO价格,表面看是市场化的胜利,其中却也包含着投资者心理惯性引致的麻痹――既然打新不赔本,多高的价钱也不计较。要使市场回到真正的自由议价,买卖双方均有利可图的平衡点,打破申购只赢不赔的思维惰性便成了关键。但在一个切切实实的教训出现前,A股却不得不陪着打新者,在IPO疯狂的同时急速探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5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