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管理哲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阿曼达
“商人重利轻别离。”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重利薄情被描述成为商人的本性。然而,在当今全球变暖和温室气体效应使得海平面上升、甚至一些国家可能不复存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相应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也开始不由自主的由“功利”走向提倡“责任文化”,最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商人”开始注意到,“利他”与“利己”并非冲突……。
利他并不一定损己
所谓利他主义,就是一个个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以牺牲自己的适应性来增加、促进和提高另一个个体适应性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引发的产业竞争,激发了企业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强大动力。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不但能产出效益,其本身更是强大的生产力。在现代企业管理经营模式层出不穷的背景下,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所提出的“利他经营”在众多理念中可谓独树一帜。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之与我国现代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吸收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利他经营”的管理理念,使企业呈现合作共荣、和谐共处、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
浙商,中国第一商帮,作为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崛起的商业群体,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国际影响,已经广受瞩目。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代表和引领者,浙商的兴起与发展成为推动中国工业化与小康社会建设等历史阶段的最活跃因子。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国内竞争环境迅速变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等背景下,浙商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种矛盾也逐渐凸显,成为浙商进一步提升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历史性的门槛。跨越门槛的关键是人的转化。对于浙商而言,就集中体现为浙江企业家主体性能的发挥和彰显,浙商发展和转型理所当然地要以浙江企业家的主体属性和性能演化为核心。
自亚当・斯密以来,主流经济学家都把经济人假设为经济学研究的基础,这种过于简化的假设在解释人类的利他行为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随着西蒙、贝克尔、阿玛蒂亚・森等诺贝尔奖得主不断发掘出利他主义的现实价值,经济学家对该主题及其经济意义的兴趣也得到复兴并日益增强,形成利他主义的讨论热潮,利他行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支持。
浙江企业家群体的财富越多,拥有资源越多,肩上的社会责任就越大,浙江企业家由利己向利他转变,从“功利文化”向“责任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显现出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扬利他主义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当前对利他行为的研究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利他提高竞争力
商业文明的发展,一个不利他的企业就很难生存下去。如果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一切从利己的目标出发,例如破坏环境,就可能损害其竞争力。因为他的行为不但会违反法律,在道德上也不被社会所接受。在很多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愿意和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合作。
沃尔玛曾经就是一个典型。过去的沃尔玛曾一直宣称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它反对成立工会,不参加社会募捐活动,拒绝承担社区公益责任等。沃尔玛及极端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完全的利己行为保证了为消费者提供便宜的商品,也保证了企业效率和利润的最大化,使企业更具竞争力,市场经济规则也得以顺利运行。但是,后来沃尔玛的策略发生了变化,它越来越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
利他行为真的可以形成竞争力吗?社会的普遍观点认为,利他动机会产生额外成本,是企业的负担,因此企业的利他行为都是在依赖利己行为而获得的强大竞争力后,有能力做一些善事而已。这么来看,企业实际上不可能从利他动机出发而获得同利己动机所产生的相匹敌的竞争力的。
但是,有些企业家证明,利他是能够产生比利己更强的企业竞争力的。例如,日本管理四圣之一稻盛和夫在他的《活法》一书中,就曾告诉我们利他动机和目标可以产生更强大的企业竞争力。日本的京瓷就是一个例子,在这个企业里上上下下,对外对内都奉行“奉献社会、奉献人类“的理念。稻盛和夫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论述了这些有利于社会的动机和行为是如何保证企业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的,而那些纯粹利己的企业是如何失败的。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也开始意识到“利他”的重要性,他们不仅在企业经营上如此,也更加热衷于投身到慈善事业中,当国家和民族遭遇灾难,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选择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善事的同时,也进一步宣传了自己的企业形象。
“利他经营”――UP新势力
利己,归根结底源自生存的需要。但是,人生活在群体中,利己的博弈教育人们:单方的利己是行不通的,互相帮助更有利,帮助别人是帮助自己。这也就产生了群体中利他的行为准则。有关专家通过对浙江宁波中小企业家价值观和道德判断调查分析发现,宁波企业家社会行为表达内敛、含蓄、克己自制,他们愿意创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强调义利并重,人格独以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逐渐获得业界共识,首先缘于其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宗旨:一切满足用户需求,剔除一切排外观点,调动包括所谓“同行冤家”在内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为我所用,谋求市场最大化。将“排外经营”转变为团结包括所有用户、合作伙伴、企业员工以及竞争对手在内的各类人员,组成产业同盟,形成利益共同体,以达到产业创新、企业做强的最终目的。
“利他经营”就要重视企业与社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有作为的企业,必须从宏观上强化战略管理,同时将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社会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加以有机整合,本着公平协作、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原则,形成以产品为纽带的协作群,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交往,企业适时制定“尊重理解、精诚合作”的外交通则,处处依法办事、高效率办事,树立自身的社会诚信度和满意度势在必行。
“利他经营”也意味着企业应注重人才技术和素质的重点培养,以及对他们生活的关爱。对职工实行人性化管理,在职工的生活福利、劳保待遇、健康关注等方面做到“零距离”服务,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同样大有裨益。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利他经营”理念,企业定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大潮中立足于不败之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27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