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具有文化特质的大学新校园环境景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欧阳国辉 王 轶

  摘要:我国大学校园正处在高速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在此期间也正面临着校园文化内涵缺失,文化氛围难以短期形成的困境,通过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新校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实践,探寻一种人文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提出:文脉传承、故事记忆、人文积淀、自然生态和个性化设施等文化景观设计策略。
  
  关键词:大学新校园;环境景观;文化氛围;设计策略
  
  Abstract:Universities are being constructed with the high speed in China. In this period, they faces the difficulties, like the campus culture connotation flaw,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cannot form in the short time. Through the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practice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ntang campus, we inquire about the method of campus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with humanities. We propose the cultural landscape design strategy, such as:arrangement inheritance, the story memory, the humanities accumulate, natural ecology, personalized facility and so on.
  Keywords: university new campus;environment landscape;culture atmosphere;desig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8-0106-05
  
  上世纪末以来,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发展迅速。从征地到拆迁,从规划到单体建筑,从土石方到道路,从市政管网到设施设备,从场地平整到广场绿化,无不体现出建设的速度和能力。两到三年,几十万平方的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崭新的校园陆续投入使用运行。作为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新校区建设的参与者,在参观考察国内多所大学新校园以及本校新校区建成之后,反思建设的过程和结果,新校园建设中最大的难题是文化。人文环境的建设是新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
  
  1新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
  大学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的硬质环境和人文的软质环境。物质环境包括校园内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宿舍、食堂、体育馆、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室内室外的物质空间,它是校园人文环境的物质载体。人文环境是建立在物质环境上的校园历史、校园文化的精神空间,它是校园物质环境的精神依托。两者相互相成,共同构建大学校园环境的个性特色。大学校园环境不仅是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好的大学校园环境能够激励学生、教师职工的内在精神特质,潜移默化,感染师生的情绪,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形成富有特色的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
  但是,高速发展的大学新校园建设带来了大学自身历史性、地域性以及自然环境特色的缺失,流程化的规划方式和批量生产式的建筑和环境设计使大学的校园环境个性差异减小,校园特色丧失,大学的人文精神无以寄托。在多数大学新校园建设中,文化氛围缺失,文化驱动不足,文化指向迷失。其结果,校园空间冷漠、校园活力下降,学生老师对校园环境失去认同,没有场所的归属感。物质空间环境的优越与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散失带来了大学发展建设的困境。
  一个大学是需要很多年才能成长起来的,大学校园的人文环境是由时间来决定的,是成长的。大学是一个充满记忆的场所,人文环境的营造是要苦心经营的。大学新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多方位、多层次的过程。大学新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是校园人文环境重要的做成部分,也是一个成长和细化的过程。在新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方面,应该做好文化景观规划和环境设计的文化策略研究。
  
  2新校园文化景观规划
  新校园环境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应当遵从本体文化的深层驱动,以文化内涵指导环境建设。尊重校园环境的生活内涵,塑造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空间环境,构建具有文化特质的是校园环境是大学发展建设的核心原则与价值基础。
  异地新建大学校园,可以按照理想的思路设计建造,充分体现先进的当代教育与设计理念,但是,在原有校园空间的历史脉络容易被割断,学校的人文传统也容易散失。新校园的文化氛围,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形成。当然,文化需要时间的积淀,学生和教职员工在新校园的记忆和故事就是校园的文化,这种文化需要时间。一届两届,十届二十届,十年二十年之后,这种文化就慢慢地积淀下来,当然,在现有的校园环境中,我们要创造学生留下记忆的场所,产生交流和互动的空间,营造发生故事的“老地方”。在新校园文化积淀的过程,应该做好文化景观的规划。
  长沙理工大学于2004年元月在距老校区12km的长沙县暮云镇云塘村征地建设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新校区。校区占地138hm2,2005年开工建设,2006年一期投入使用,2008年8月全部搬迁,学生规模达2万人。新校区整体建设本着传承文脉,积淀历史,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指导方针。在营造新校园的文化氛围过程,我们制定了校园的整体文化景观规划(图1)。这是文化积淀的基础,也是个性化人文校园环境构建的前提。文化景观规划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校园的空间格局和原有校园的人文内涵而进行。在校园中轴空间上,从南到北依次设置富有记忆场所的学校大门景点、学校地标、中心专业柱林交流广场、生态自然的人文聚集地――云影湖、以奠基石为中心的学校发展脉络――年轮广场、以学生生活为历史记忆的场所――T台广场和云霞山上的精神高地――九云方鼎等七个核心文化景点。依托原有的文化资源,在新的校园空间环境中设置引起学生和教职员工回忆和历史记忆的环境场所,通过多个富有场所精神的环境景点,形成校园文化景观轴,以点成线,以线带面,带动整个新校园环境的文化特质提升。
  3文化设计策略
  大学新校园环境景观是新校园的视觉景观和人文精神景观。在设计方面,为增加环境景观的文化特质,为校园文化积淀做好准备,我们采用了文脉传承、人文积淀、自然生态、交流交往、名家书法和个性化设施等文化景观设计策略。通过文化景点、校园文化景观轴,以点成线、以线成轴、以轴延伸等方式构建新校园的文化特色和人文环境氛围。
  3.1文脉传承策略
  大学新校园,文化需要积淀。环境景观设计,应该从学校原有校区的历史文脉中寻找设计的灵感,将原有学校的文化资源在新的校园环境中充分体现。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环境景观设计,依托原有校区的历史文脉,设计了富有场所记忆的学校新大门、学校历史发展和理工精神的九云方鼎、学校历史记载的年轮广场和由学校校徽演变而成的特色路灯。通过这些环境景点和个性化设施来强化校园环境的历史文脉。
  记忆大门学校大门是学校与城市连接的节点性建筑。它在两个空间之间起到联系、通行、标识等作用。大门因其位置的特殊性和良好的标识作用,是构建场所的重要记忆空间。云塘校区南大门、东大门皆是依据原有校园的大门的形态和历史人文内涵进行设计(图2老校门)。大门形态简洁,场所记忆性强,增加了新校园的历史人文感(图3新校门)。

  九云方鼎位于校区北端,云霞山顶,是整个校区中轴线的末端。作为山顶标志,起着高屋建瓴和在城市空间中界定场所的作用。云塘校区地形曲折通幽,九个山脚平缓伸向中心腹地,呈“九龙戏珠”状。山川形胜,巧夺天工。为尊重校园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特在云霞山顶筑“九云台”,台上立鼎,其名曰“九云方鼎”。鼎高19.56m,喻意学校之肇始和的未来之腾飞。鼎的造型既有“一言九鼎”理工学子诚信为人之意,也有“桥墩”坚固且甘于奉献的精神内涵,同时,方鼎也暗喻着四校合并共同打造理工大学美好未来。九云方鼎建成投入使用至今,深受学生喜爱,这里既是校园最好的观景平台,也成为了学生学习、交流、休闲的重要场所。(图4,5,6,7)
  年轮广场 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不应局限在基本形式的表述上,而应该带有文化或地域的印迹。
  长沙理工大学年轮广场环境景观设计构思,以2005年11月28日云塘校区建设工程奠基石为中心,结合自然坡地环境,用900x600x350mm本地丁字湾麻石,沿中心展开,每块石头记载学校一年中的一件或两件大事,寓意学校发展的历史,一年一个烙印。2006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备受学生喜欢。早晨学生在这里晨读、学习英语,课间是休息交流的场所,晚上学生三五成群在这里活动,也是学生社团重要的室外活动空间(图8,9)。
  理工路灯 作为校园的市政设施,在晚上照亮校园,在白天也是重要的文化设施。景观设计中在保障电气照明的功能基础上,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路灯与学校校徽结合,学校环境特色突出,收到了良好的记忆效果(图10,11)。
  3.2自然生态策略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建立在清新自然的山水环境之中。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就是对人类本身的尊重。人是自然的部分,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是最好最高层次的人文环境。云塘校区规划建设,是尊重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校园东北角、北端和南端,皆保留原有自然山体和植被,通过对原有植被的梳理和整治,在依循校园整体文化规划的基础上,赋予自然山体以诗意的名称:云霞山、梅岭,将自然环境特色与人文环境特色相结合,形成了师生乐于停留的场所。
  云影湖是云塘校区的空间中心,也是校园的人文核心。云影湖在保留原有自然水塘的基础上,经过自然生态的设计,形成东西走向的宽阔水面。依据原有地形高差设置三级水面,湖水清澈、充满活力。湖体驳岸设计遵循自然生态法则,驳岸与沿湖道路留有5至10m的绿化生态带,给植物、水体和生物留有足够的栖息空间,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生态链。通过调研,师生最满意的新校园场所,云影湖排在第一位。这里安全舒适,宁静清新;这里天光云影,晴岚荡漾;这里尺度宜人、有清和感和身份感;这里是师生最有环境归属感的地方。云影湖将成为长沙理工大学自然和文化的中心福地,也将变成学校的代名词(图12,13)。
  3.3交流交往策略
  世界建筑大师路易斯・康这样描述学校:“学校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与另外几个谈论自己的想法。谈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老师,听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学生。‘学生’们听得出神,不禁惊讶万分,要是这个人能留下来多好啊。于是他们就在那个所在地划出一个地方,于是世界上就诞生了第一所学校。学校的诞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代表了人类欲求的一部分。” 这段话表达了大学的几个要素:一、大学是为了留住“高人”而产生的;二、交流是大学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的事情,大学的空间是为了各种不同规模的交流而存在的。大学的空间为交流而存在。大学新校园建筑室内,我们应该营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交往空间,同样,在校园的室外环境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学科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交往的场所和平台。
  专业柱林广场位于云塘校区南向中心广场,南北长280m,东西宽140m,除去两厢道路宽度,广场空间有280m×90m,在这样一个空间尺度中做环境设计,重点是把握整体的空间关系,运用现方景观设计手法组织好空间的划分,流线的组织,功能的定位,同时,整个广场必须设置一个主题。设计构思中我们将学校52个专业以12个7.5m高的文化柱围合成一个中心。赋予广场以文化意义,体现学校独特的文化个性。作为专业学习,学科之间交流和影响是构建学校学风校风的重要手段,专业柱林广场以其独特的空间形态,形成了中心绿化广场的主题内涵,在环境文化属性方面,构建了同学之间、学科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营造校园生动的文化氛围(图14,15)。
  3.4故事记忆策略
  东南大学建筑系王建国教授对校园环境这样认为:许多年后,毕业了的学生回来寻找什么?就是寻找充满了记忆的场所,大学校园在规划中要留出可以创造的空间,成长的空间。学生在大学期间发生的故事的地方是重要的校园文化成长的空间,云塘校区学生T台广场就是这种思路的尝试。
  学生T台广场位于综合教学楼和综合实验楼之间,间距为70m。原设计为联通两栋楼的天桥,在实施过程我们提出设置学生为主体的景观性广场,提供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场所,让学生在校园留下回忆,留下故事。投入使用之后,效果非常好,甚至,有些功能在设计时根本没有想象出来,这样的场所很受学生欢迎,它在积淀校园的文化(图16,17,18,19)。
  理工外语角采用天然的鹅卵散落在“云影湖”东向自然坡地,每块卵石上刻有英、法、德、日等国日常单词,让学生在游玩时学习外语,感受学习的乐趣。外语角中心设置“眼睛”抽象雕塑,隐喻曾国藩名言“放眼看世界”,体现景观的湖湘地域文化特色。在设计手法上体现自然的精神和现代的功能属性(图20)。遗憾的是该景观没有实施。
  3.5名家书法与文化名称策略
  在校园建筑名称方面,校方聘请文学教授取了很好的励志和文雅的名称,如行健轩、弘毅轩、至诚轩、汀香园、甘怡园等。在环境景观设计上,我们建议邀请名家书写名称,再将名家书法刻在景观石上,这样,文化名称、名家书法和自然景观石,再配上特色的植物,从而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校园环境增加了许多文化的内涵,彰显了学校的人文艺术特色,提升了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图21,22)。
  在大学发展建设过程,人文环境的建设与学科建设和科研同等重要。新校园文化景观规划和环境景观设计中的文化策略仅仅是人文环境建设的前凑,大学新校园的文化内涵是随着时间而成长的。自然生态人文的校园环境才是学生和教职员工所需要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注:文中图片来源为本人现场拍摄和设计草图及设计成果。
  
  参考文献:
  [1]刘万里,张伶伶.大学校园发展中的文化困境. 新建筑, 2009.05.
  [2]欧阳国辉著.建筑钢笔速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06.
  [3]何镜堂,郭卫宏,吴中华.现代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 建筑师,2004.02.
  [4]郭洪兰.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02.
  [5]齐康主编.大学校园群体.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50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