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不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量量 王 伟
摘 要:本文通过对厦门同安文化中心设计方案的总结与分析,探索了设计大型综合文化建筑时,如何深入挖掘关注地域文化特色,在设计中提炼为建筑语言,体现对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地域文化; 文化建筑; 建筑设计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design of Tongan culture center of Xiame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he designer use architecture language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tradition of regional culcure in the large-scale compositive culture building design.
Key words:regional culture; culture building; archetctu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5-0116-03
1前言
厦门是国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点发展城市。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厦门市政府也非常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重点建设了一批旨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大型综合文化建筑。厦门市同安文化中心项目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启动的,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施工阶段。
项目选址位于厦门市同安区同安文化公园的入口位置,基地西侧与已经建成使用的同安体育馆相隔不过百米。南侧紧邻324国道,东侧和北侧是规划面积6hm2的同安文化公园。项目选址是同安总体规划中的中心地段,也是未来同安市民休闲活动中心。(见图1)
厦门同安文化中心规划总用地面积30000m2,总建筑面积为20000m2。由文化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广场等部分组成。其中科技馆建筑面积约8000m2,内设1000座剧场1座;文化馆建筑面积7000m2,图书馆建筑面积5000m2。
2无动不舞――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构思立意
2.1同安的历史与文化
同安历史悠久,始建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1996年撤县,设为厦门市同安区。同安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民间有着“无金(金门)不成铜(同安)”的说法。同安也是厦门民间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民间习俗。其中以“歌仔戏”尤为著名。目前,歌仔戏已经成为闽台交流的重要文化项目,是两岸关系不可或缺的文化纽带。
2.2立意构思植根于地域文化
作为一个为市民服务的综合性文化建筑,如何体现当地文化特色?这是方案构思的重点,我们认为在表达对传统文化的集成时,不能只作表面文章,只运用传统建筑符号,应该从地域文化的特色入手,深入挖掘其内涵,寻找切入点。
通过对同安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发现“歌仔戏”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活动,有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如何能从歌仔戏中抽取有价值的理念便成为设计者思考的切入点。
2.3无动不舞与水袖的构思立意
歌仔戏的表演艺术属于传统戏剧的一种,传统戏曲最重要的元素为身段与唱腔,所谓“有声皆歌,无动不舞。”这种艺术特色,也非常完整地体现在歌仔戏中,尤其是歌仔戏对于“舞”的重视。
“水袖”虽不是歌仔戏所独有的舞蹈动作,但在歌仔戏众多的舞蹈动作中,却是给人深刻印象的代表性动作,因此“水袖”成为了设计者构思的源泉。它是古典戏曲表演者在舞台上夸张表达人物情绪时放大、延长的手势,通过抛甩,旋转长袖等一系列动作组成的。方案构思与立意便是根据“水袖”这一动作特点,提取其原型特征,即围绕中心旋转形成一种流动的动态作为构思的原点。
围绕着这个立意,同安文化中心建筑的布局模式及空间处理要体现出旋转和舞动的特征。(见图2)
3整体规划
3.1主体建筑的布局
依照设计原则并根据所得出的“无动不舞”构思立意,通过图形拓扑的方法将建筑形体划分为三个部分,中间是科技馆,东西两翼展开为文化馆和图书馆。从总体构图上如同翩翩舞动的水袖,整体造型极富动感。同时,也使得整个建筑群体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打破了原有的三栋建筑相互孤立的规划模式,具有一定的突破性。(见图3~5)
3.2城市肌理的延续
通过对城市规划及项目周边环境的认真调研与分析我们发现同安文化中心位于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区位。首先,此项目周边的城市肌理虽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但还是呈现出比较规则的横平竖直的方格网形态。同时,新规划的同安文化公园,由于受到东西溪走向的影响,其肌理特征呈现出与正南北向有一定角度的斜向方格网。
同安文化中心位于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就必须用特定的方法对周边环境肌理进行有效的呼应。我们的设计方法是将两种不同的肌理模式相互叠加,形成正斜交叉格网肌理。(见图6)
3.3总平面的构成
总平面的构成分六个步骤完成,第一步,城市轴网的融入,即将前文所述的正斜交叉格网肌理进行梳理调整以适应用地条件和建筑功能。第二步,建筑体量的融入。将富有动感,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形体放入到用地内。第三步,路径的插入。即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的完善。第四步,水系的融入。第五步,环境的融入。包括绿环景观,文化广场在内的环境体系进一步完善。第六步,构成总平面。
3.4合理的交通架构
3.4.1车行交通
通过合理组织,规划中将主要的车行系统布置在用地西侧。为了不割断文化中心与文化公园的联系,方案中只允许紧急消防通道从文化中心和公园之间穿过。在用地的西南角布置了停车场,以满足影剧院的停车需求。同时在靠近影剧院入口的位置设置了临时停车区域,供观众上下车。
3.4.2步行交通
主要步行轴线由文化公园中延伸至用地中,这样可以有效地联系文化中心与文化公园,让这两大文化设施连成一体。另外,规划中还在主体建筑周围设计了环形景观步道,并在主入口附近设置了相应的缓冲空间。为了避免324国道的交通噪声对建筑的干扰,在主体建筑和324国道之间设计了大型的开放广场,建筑主体尽量后退,既可以降低噪音对建筑的干扰,又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的休闲广场。
3.5完善的景观体系
3.5.1轴线
规划中有一主一次两条景观轴线。主要景观轴线是沿着同安文化公园的主轴线一直延伸穿过文化中心内部连接到324国道上的主入口。次要景观轴线是由建筑本身构成,由科技馆中轴线延伸并垂直于324国道。两条轴线相互交错,互为依托,构成了主要的景观体系。
3.5.2节点
在景观轴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布置等级不同的景观节点,每个节点有着自己的特色,进一步完善了景观体系。
3.5.3水景
规划中在建筑东侧与公园邻近的地方布置了特色鲜明的水景,既活跃空间环境又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小气候。
4建筑设计
4.1动感的造型处理
建筑造型取意歌仔戏中常见动作――甩水袖的动作。两部分弧形围绕中间的圆形剧院环绕布置,同时将屋面倾斜布置,为增加动感,屋顶做成柔和的衣袖状,写意的表达水袖的动作,极富文化内涵。
在建筑材料的选取上,我们选择两类有代表性的材质。一是反映时代气息,体现现代建筑特色的铝板和玻璃,使建筑看上去轻盈活泼;另外是选取当地特有的砖和石材,尤其是红砖的运用,与闽南地区特有的“红砖厝”建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见图8)
4.2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功能分为三个部分,科技馆、文化馆和图书馆。我们将三者联系在一起,一气呵成。三个功能分区即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同时,我们充分考虑到建筑空间的丰富性,空间有收有放,室内外空间的过渡有序而又充满趣味。
由于此项目功能繁多,导致流线关系复杂。如何在繁乱的功能中梳理出一套井然有序的流线秩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经过分析,合理的组织了观众流线、演员流线、办公流线、读者流线、书籍流线、道具流线等多条流线,避免相互干扰的流线形成交叉,在最大程度上让交通流线舒畅。
5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大中城市,类似的大型综合类文化建筑项目还有很多,属于热点工程,也是反映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如何更深层次地尊重与传承地域文化,是我们设计工作者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作为中标单位,通过对厦门同安文化中心的构思与设计,我们提出了带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方法,即寻找地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然后从中抽取特征原型,加以抽象提炼,运用建筑语言予以表达。我们也希望此文能对广大建筑与规划设计工作者提供一点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钦南.建筑设计方法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
[2]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 王未,邵龙.论地域文化与城市建筑设计风格[J].学术交流;,2003(03).
[4] 吕学军.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与创新[J] .中外建筑2001(03).
[5] 巫纪光.建筑文化创造与建筑设计方法学[J].华中建筑2005(01).
[6] 何镜堂.蒋邢辉. “和谐社会”下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几点探讨[J]. 建筑学报,2006(02).
[7] 王挺,霍小平,王农.文化传统与建筑创新――从白云山庄设计谈起[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2).
[8] 李俐.建筑创作如何与城市传统特色相结合[J],建筑创作,2003(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62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