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物流装备业在高速发展中迎接新的挑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而物流业的发展要以物流装备为依托,同时更离不开物流技术的支撑。在2006年这一“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年中,我国物流业进入了快速、全面的发展期,同时也为物流装备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市场契机。
  对绝大多数物流装备企业来说,2006年是个不错的年景。
  
  工业车辆行业再创新高
  王以高
  
  工业车辆作为重要的物流装备,近10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年销售量从1996年的17508台,上升到2005年的75733台。国内叉车市场连续大幅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在“九五”和“十五”时期投入大量资金对重点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同时近年来物流业发展迅速,直接带动了叉车需求量的大幅上扬,为工业车辆行业的大发展以及叉车产量的迅猛增长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则归功于国外叉车巨头不断加快进入中国叉车市场的脚步,他们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对中国叉车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叉车企业纷纷采取新的竞争策略,在产品定位、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促进了叉车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GDP的平稳增长、物流业的不断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众多利好,都给叉车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增长空间。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国内机动工业车辆销量为49894台,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4.04%。非机动工业车辆销量为698612台,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56%。2006年全年机动工业车辆销量已突破10万台。
  机动工业车辆按照销售量直销排在前六位的企业是:安徽叉车集团公司(含TCM)、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台励福机器设备(青岛)有限公司、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大连叉车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现代京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从销售区域来看,2006年上半年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市场情况仍然较好,边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叉车销售较差。
  综合来看,2006年中国叉车市场的特点如下首先,国内叉车使用情况复杂,仅以行业分析,用量较大的行业领域包括造纸、汽车、烟草、物流、零售以及仓储配送等,他们对叉车的特点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其次,中国又车市场初步呈现出金字塔式格局,即以林德叉车等为代表的跨国巨头的中高端、高端市场;以合又、杭又为代表的中端、中低端市场;以浙江如意、诺力等民营企业为首的轻小型搬运车辆市场,销售量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叉车产品。第三,国产叉车的总体制造技术与国际水平间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发动机动力性能、噪音和环保性能等方面。这直接影响到国产叉车的整体性能,也是导致国产叉车无法大批量打入欧美市场的主要原因。
  展望未来,中国叉车市场潜力仍然巨大。但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企业还需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具体包括:1.拓展内燃叉车的发展空间,应从提高发动机的排放标准、降低噪声、增加可靠性等方面入手,进行产品创新,提高内燃叉车的整体质量。2.加强主机厂和零配件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主机生产厂可以向零配件提供商提出要求。同时,零配件厂开发出来的新产品也要及时跟整车生产厂沟通。此外,在设计理念上,可以尽量采用国外配套件,提高产品的可靠性。3.重视代理商队伍建设。中国的代理商发展一直不够规范,目前还没有形成大块的代理商模式,因此建立有诚信、高素质的代理商网络是当务之急。
  
  货架行业应尽快结束低价竞争
  李宗邺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货架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企业的数量,企业的经营产值、设备设施、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产品的品种、数量、性能和质量,货架的安装、维护等均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当我国物流业进入快速、全面的发展期时,货架行业基本能满足市场需要。
  
  一、2006年产值增长三成
  2006年货架全行业总产量估计约为24万吨,产值约22亿元,比2005年增长三成多。综合分析有以下特点:
  1.市场、销售、生产全面兴旺。2006年需求货架的行业面越来越广,尤其是汽车、家电、图书、医药、零售、食品和冷冻冷藏等行业发展比较快。单个项目货架需求规模也越来越大,例如,2006年第三方物流按照行业、地区、产品不断细分,汽车物流、家电物流、电子物流和医药物流等企业为了实现物流系统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在加强仓储配送信息化进程的同时,集中建设大规模的货架库区;在这些项目中,上千万元的大订单很多,但由于竞争激烈,货架企业的效益普遍偏低。
  2.新品应用逐步扩大。近几年,80%新建的自动化立体库货架高度都在20米左右,并且组合式货架已成为高层货架的主导结构,焊接式货架应用不断减少。为适应存放特殊物品的冷冻库货架、防静电货架的应用领域也在逐步扩大。库架合一式货架在自动化立体仓库建设中的优越性已为越来越多的建设方接受,其应用领域逐步扩大、项目日益增多。
  3.企业内功普遍增强。前几年,大多数货架企业已完成了ISO9001:2000版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现在各企业普遍重视设计计算、货架的内在质量和安装质量,重视营销工作。有的企业不断扩大再生产,新添先进的设备,人员素质、研发及创新能力、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大大增强了整个货架行业的生产能力。有的企业为了进军国际市场,已在试行国际标准,着手进行国际通用标准的认证。
  4.用户需求趋向理性。在烟草商业流通领域物流中心的建设中,开始采用的是由自动化分拣和码、拆垛,高位货架和有轨巷道堆垛机组成的建库模式。这种模式货架区面积的利用率高,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高,安全性好,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比较适合。同时也出现了另一种模式,即采用人工码、拆垛,低位货架,电子标签拣选和叉车组成的建库模式,由于采用RF技术,管理操作简单,可靠性高。这种模式货架区面积的利用率和自动化程度比前者稍低,因其投资少、实施周期短、设备维修费用和运行成本低,因而更适宜推广。
  5.钢材价格走势影响企业收益。2006年钢材市场价格走势,上半年持续、缓慢上升,下半年开始略有下降,但价格比年初大约上升了8%左右。2006年货架市场大项目增多,从投标报价、合同签订到材料采购,一般都要经历几个月,价格上升的部分就要从利润中抵扣。因此,货架生产企业表面看似红红火火,效益却反而不如2005年。
  6.低价位竞争及其隐患近年来货架市场上低价位竞争愈演愈烈。货架的制作要经得起时间和承载的考验,过低的报价只能扰乱正常的价格体系并最终拖垮企业自己。为了保障货架市场健康发展,低价位竞争行为应休矣!

  
  二、2007年需求仍然旺盛
  1.市场需求前景宽广。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物流总量将持续上升,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促进国际物流量迅速增长,为我国的货架行业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更多商机;随着新农村建设,农业物流对货架需求增加;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工业物流需要提高专业化水平;区域物流的协调发展,也促进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在新一轮中心城市规划中,城区生产企业大量迁移到郊区去,企业建设随之升级换代;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及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意味着经济发展将更重视质量和效益,节约用地将会放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在上述这些利好因素的带动下,2007年货架行业市场需求将和2006年一样前景宽广,年产值可能以略高于40%的速度继续快速增长。
  2.新的需求拓展货架市场空间。具体表现在:我国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藏等流通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30%,未来几年,农产品、水产品和果品物流存储设施的建设将会明显加快,货架是其中重要的物流装备之一。物流园区在经济开发、资源整合、改善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全国几十个中心城市都在进行建设准备;随着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的临近,以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逐步建设,航空物流和口岸物流建设正在加快进度。
  
  自动化立体仓库发展好于预期
  祁庆民
  
  一、2006年发展速度加快
  1.市场发展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自动化立体库的保有量已超过500座。2006年建设的自动化立体库在80座以上,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汽车、烟草、食品加工、服装生产、医药生产及流通等行业,与2005年相比,整个市场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
  (1)烟草行业建设的自动化立体库数量有所下降,新建立体库约10座。目前,烟草制造行业还有上一轮全面技改项目中部分尚未完成的项目。烟草销售企业多采用简易平库或叉车立体库,基本不采用自动化立体库。如希望烟草行业出现大的市场需求,则要等待烟草制造、经销企业的进一步升级改造和设备更新换代;
  (2)医药行业:医药生产企业对自动化立体库的需求依然稳定,2006年建设的自动化立体库为10~20座,像三九制药、扬子江制药等企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都建设了自动化立体库。在GSP认证的推动下,医药经销企业对自动化立体库的需求依然很大,2006年新建自动化立体库超过10座;
  (3)机械行业中的一些标准件、紧固件生产企业、阀门、水泵制造企业纷纷建设自动化立体库;
  (4)汽车生产企业虽然在车身及配套件存储方面均采用了自动化立体库,但基本采用国外产品,每年汽车行业新建自动化立体库在10~20座之间;
  (5)伊利、蒙牛等大型乳品企业建设自动化立体库的热情高涨,2006年该行业建设的自动化立体库超过15座,而且普遍规模较大,2007年规划建设的项目还很多,其中包含一定数量的冷冻库;
  (6)虽然家电制造业对自动化立体库的需求依然不旺,但家电销售企业如苏宁等企业纷纷建设自动化物流配送中心,扩大了自动化立体库的市场;
  (7)2006年服装行业巨头雅戈尔公司率先建设了服饰自动化物流中心,其中包含1座自动化立体库。随着使用效果的凸显和企业间的传播,其他企业必然效仿,该行业孕育着巨大的市场;
  (8)军队自动化立体仓库建设速度加快,近两年全军列入建设计划的自动化立体库有几十座,各供应厂商格外重视该市场领域,今后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2.技术和产品发展情况
  面向冷饮生产企业、工作温度在-20℃以下的自动化立体库在国内有一定需求,目前国内供应商还不能提供完全符合要求的解决方案和相关产品,只是简单置换为适用于低温条件的元器件,或者采取一些局部加热保温措施,勉强满足用户使用要求,但效果不理想,急需供应商攻关研究,从总体设计和设备研制上全面着手,提供适合行业需要的整体解决方案。
  3.供应商发展情况
  行业企业总体数量变化不大,除有个别企业经营不善淡出市场外,也有几家国外厂家加入国内市场竞争,同时出现了国外企业并购国内企业的现象。另外还有不少企业处于资本和业务的重组进程中。
  
  二、2007年市场需求看好
  2006年自动化立体库市场总体发展是稳健快速的,虽然总体利润下降,但各厂家均生产订单饱满,销售结果好于预期。预计2007年形势会更好,全年自动化立体库建设规模将接近100座。
  今后,随着中国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以及重视与合理应用土地这一稀缺资源的意识不断增强,具有节约土地资源优势、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自动化立体库必将得到更广泛使用。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将对相应设备和技术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企业必须进行全面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才能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
  
  输送分拣设备行业合作促进发展
  傅涵东
  
  一、2006年唱响合作主旋律
  2006年,输送分拣设备的需求仍持续增长,主要归因于企业对物流行业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物流装备的发展。
  合作是国内输送分拣设备行业2006年的发展主题。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一些国外物流系统及设备供应商逐渐在中国站稳了脚。2006年,范德兰德、大福、村田等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均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同时,他们与国内同行的合作也在不断加深。2006年11月,德国西门子集团与上海邮政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表明国际行业巨头已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并为中国的物流行业带来了新的合作理念和发展模式。
  此外,行业中的合作关系还体现在供需双方之间,需方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系统方案规划、信息管理等环节中,他们已从单一的设备和系统使用者,转变成为与系统供应商紧密结合、共同创建和打造行业物流配送处理模式的合作伙伴。
  
  二、2007年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的储备和提高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对许多国内企业而言,要想在短期内在技术上取得较大突破,需要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勇敢地借助外部力量。这无疑是一种务实的选择。
  近年来,国内市场已经逐步趋于理性。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培育出一批有一定技术能力和资金积累的设备供应商。虽然他们与国外同行存在一定差距,但成长速度是惊人的,而且更了解中国市场,更能适应国内的市场环境。
  同时也应看到,国内的分拣技术与国外技术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如何将国内企业的市场、成本、服务优势与国外同行的技术、管理等优势相结合,是需要业内诸多企业认真思考的问题。

  从技术角度来看,国内厂商将会从几个主要方面入手,加强对自身实力的打造:
  1.自动识别技术
  输送分拣设备与自动识别技术的结合是必然趋势。目前,条码仍然是最主要的信息载体,条码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物流配送分拣系统中。RFID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受到诸如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但是,技术的发展是必然趋势。
  2.产品的系列化、标准化
  国内企业常常困惑于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与产品系列化、标准化的矛盾,其实二者并非不可调和。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的宗旨,而产品系列化、标准化是实现规模化生产、保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的必要条件。深入分析后发现,正是由于企业对系列化、标准化的认识不足,才导致了疲于应付非标设计、成本难以控制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仔细进行行业分析,制定合理的标准,使标准化的系列产品能够最大限度地覆盖用户的实际需求。
  3.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输送分拣设备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应用效果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技术指标和运行的可靠性。
  4.产品的工艺水平和品质
  产品的工艺水平主要体现在材料、加工、涂装、装配等方面,反映了厂商的综合实力。国内一些企业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十分重视成本控制,却往往忽视了产品的工艺和品质的提高。因此,如何协调产品成本与品质之间的矛盾,仍然是许多厂商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预见,2007年将会有更多的国际物流装备厂商进一步加大与国内企业开展技术与战略合作的力度。将会在短时期内提升国内的输送分拣技术能力,有效地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周边设备中端市场表现突出
  孙 俊
  
  一、2006年物流行业需求量明显上升
  2006年同样是物流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的一年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制造业,这一点在周边设备市场需求方面表现更加突出。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回顾2001年以来物流周边设备的应用领域,工业制造类企业所占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物流业的绝对规模和同期增长比率已经遥遥领先于其他各行业。以工业滑升门为例,我们跟踪统计了过去5年的数据,通过分析后得出下面的统计结果。
  数据显示,2005年应用在物流业中的滑升门数量占整个滑升门市场总量的22%,比过去5年累计的物流行业市场平均占有率17%上升了5个百分点,充分说明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出同期其他行业平均增长水平。
  
  还有一个统计数据同样说明了以上的结论:我们统计了过去5年来物流关口设备的客户群,发现5年前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占到了整个物流周边设备市场70%以上的份额,而从2005年开始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50%以下。不难看出,国内用户正逐步接受现代物流设备的理念,而国内市场的规模是空前巨大的,如果其需求得以充分释放,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都将成为物流周边设备市场的中坚力量。
  当大家都看到了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后,更多的国内外供应商纷纷加入到市场竞争中。2006年有更多的国外品牌供应商在中国开始建立自己的生产厂,而国内新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更是数量可观。当然由于产品的定位、价格、质量、品牌、服务、规模等不同,他们在高、中、低端市场形成了各自的主要竞争者。但由于供应商有着不同的目标客户群,相互之间的竞争平和了许多。
  
  二、2007年中端市场需求大增
  据一家知名的投资公司预测,从现在一直到2012年,物流及相关产业的年增长速度将不低于30%。这一预测在过去几年的实践中也得到了验证,物流产业链中许多企业的年增长率都超过30%,有些企业甚至达到了40%~50%。而整个市场的需求增长又有一个明显趋势:高端市场增长放缓,低端市场逐步萎缩,而中端市场却增长迅速,需求量极大。中低、中档、中高端市场已经成为许多物流周边设备厂商关注的焦点及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国内企业迅速崛起,国外企业加快本地化的进程,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市场环境中,产品线完整、性价比高、服务网络健全的企业将受到广大用户欢迎,并成为物流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个趋势是,随着竞争的进一步激烈,一个逐步成熟的大市场必然会朝着市场细分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物流周边设备的供应商要寻求新的突破和增长点,要对物流市场进行行业细分,根据邮政、食品、百货、医药、冷冻冷藏、电子等不同行业不同的产品、流程、环境,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适合其产业特点的物流产品。
  
  托盘共用系统即将启动
  王晓雷
  
  2006年,国内托盘制造企业逐步向规模化发展,并开始重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国外大中型托盘制造企业加紧了在中国建厂和战略布局的脚步,其中包括一些国际知名的托盘共用系统公司和托盘租赁公司。与此同时,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托盘专业委员会牵头推动的中国托盘共用系统启动了前期筹备工作,预计于2007年上半年开始实质性业务操作。
  
  一、木托盘总体产量下降
  2006年中国托盘市场总体保持了2005年的趋势,仍在市场份额中占主导地位,但总体产量呈下降趋势。综合来看,木托盘市场需求很大,但原材料供应跟不上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各大中型企业逐步转变经营方式,开始有计划地放弃一部分低端市场。同时一些企业开始将目标转向新产品开发,例如围板式托盘箱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产品。
  预计2007年木托盘生产企业将维持2006年的生产格局。木材价格预计还会保持上涨趋势,因此企业会在产品附加值和产品差异化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二、塑料托盘处于高速增长期
  2006年塑料托盘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比例。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托盘正以不低于2000万只/年的速度递增,其中塑料托盘约占8%左右。2006年由烟草和医药行业带动的塑料托盘新工艺――塑料托盘内置钢嵌件技术,在整个塑料托盘制造企业中广泛采用,从而带动了全行业的产品升级换代和技术重大革新。
  近几年,塑料托盘的平均更新率和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其中石化、烟草、食品、医药和运输等行业使用塑料托盘的数量更是成倍增长。就国内目前塑料托盘生产能力而言,5~10年后才能基本达到供需平衡。因此,塑料托盘在我国正处于高速增长期。
  2007年将是塑料托盘快速发展的一年。保护环境,以塑代木,国际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都为塑料托盘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塑料托盘取代木托盘成为单元化主导产品已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7年至少将有4家外资企业开始进行市场运作。同时若干国内的大型企业特别是石化企业,正准备高调进入塑料托盘制造业。2007年塑料托盘市

场有可能重新洗牌。
  
  三、钢质托盘成为市场增长亮点
  金属材料托盘的增长成为2006年市场的亮点,带有上部结构的金属托盘更成为增长的重点。目前钢质托盘的使用在汽车行业中最多,其次是乳制品行业和造纸行业。同时,个性化的托盘需求,特别是针对单一产品的特别设计是市场需求的重点.通用型钢质平托盘的需求也在逐步上升。
  2007年,钢质托盘的使用将更加普及,新结构、新工艺的平托盘将抢占塑料托盘的市场。国外一些专业的钢质托盘制造企业将会进入中国市场。
  
  四、塑木托盘技术急需升级
  塑木材料在我国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技术工艺水平制约了塑木托盘的发展。尽管早在2003年国家发改委就将塑木材料列入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新材料”专项项目,但受种种原因的制约。塑木材料市场推广严重落后。同时塑木复合材料尚存在弊端,比如其韧性低于母体材料,复合材料性能容易变异等。因此塑木托盘急需产品的技术升级换代。
  2007年,在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呼吁下,塑木及复合材料托盘将得到更多的认识和扶持,其使用比例也将有所提升。
  
  五、托盘国家标准即将正式发布
  托盘的国家标准一直是困扰我国托盘业健康发展的瓶颈。2005年底,国家特别指定由全国物流标准化委员会牵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托盘专业委员会组织实施托盘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经过近一年的调研,新的托盘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于2006年底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审批,预计2007年1月有望正式发布。
  
  六、托盘共用系统的建设
  截止到2006年底,已有5家国外的托盘共用系统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公司或联络处,其中的4家已开始在中国重点城市开展前期业务。国内方面,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托盘专业委员会多年来一直倡导和推动的中国托盘共用系统也进入了实质性的前期准备工作,预计将于2007年初正式成立并开展业务。
  
  自动识别技术面临新一轮冲击波
  孔洪亮
  
  2006年,我国自动识别技术继续稳定、快速发展,射频、条码和生物识别技术都有较大突破,各项技术在市场应用上的拓展力度也不断加大,新产品与服务种类层出不穷。无论是传统的一维条码还是二维条码都值得关注,而作为热点的RFID/EPC更是火爆至极。
  
  一、条码技术关注深层次应用
  目前正在积极探索条码在重点领域的深层次应用问题,包括建材、食品安全跟踪与追溯、医药与健康等领域。
  随着二维条码识别技术的成熟、成本降低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种种优点,二维条码的应用呈上升势头。汉信码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在二维条码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研发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U码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二维条码核心技术与移动终端的结合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为了携带更多的信息,同时在体积较小的产品上应用条码,国际上出现了缩减空间条码(RSS),将于2010年在全球普及推广开来。
  
  二、RFID/EPC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
  RFID/EPC技术在研究、标准、成员发展、应用测试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发展。
  2006年7月1日正式启动的欧盟项目BRIDGE(利用RFID技术给全球的环境提供解决方案,经费750万欧元),为全球推进RFID技术提供了前瞻性技术支持,共有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2家单位参与其中(包括两家来自中国的单位)。
  2006年6月9日,科技部联合15部委出台了《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对我国RFID的发展现状与技术趋势、RFID技术战略、应用领域、产业化战略和宏观环境建设进行了全面阐述。国家在863项目中设立了“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重大专项,给予了1.28亿元经费的支持,围绕我国RFID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前瞻性技术、涉及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应用关键技术、典型行业或企业RFID技术示范应用以及RFID标准基础研究五大方向,开展RFID技术与应用研究,包括超高频RFID防冲撞技术、RFID中间件研究、RFID公共服务体系架构设计、RFID标签天线设计技术、RFID系统测试技术、RFID信息集成管理技术以及RFID产业化等20项课题。上述项目的开展,对我国RFID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6年7月,EPCglobal批准发布的第一个标准――超高频第二代空中接口标准(UHF Gen 2)被ISO正式批准发布成为ISO国际标准。这无疑将加快EPC向全球的推广和应用的步伐。此外,EPCglobal还发布了EPC标签数据标准、EPC中间件标准、EPC网络服务标准、EPC一致性测试标准、EPC识读器管理标准等。
  为了更好地推动EPC的应用,沃尔玛、麦德龙等公司做了大量的试点工作。同时,EPCglobal还开展了第一阶段从香港到日本在服装上应用EPC的测试,即将开展第二阶段从上海到美国在电子产品上应用EPC的测试,我国企业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也将参与其中。
  总的说来,我国EPC发展与世界做到了同步,但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应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建立我国的EPC网络应用体系,发展相关应用支撑技术,出台我国UHF频段和有关标准,积极开展应用试点,是目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三、2007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2007年,自动识别技术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其中,条码技术的深层次应用挖掘将会取得实质性进展。随着我国RFID/EPC的频率出台,相应标准的立项也会得到落实,对于保证我国企业应用EPC技术将起到决定性的保障作用。可以预见,一旦频率、标准确定,EPC必将在我国掀起新一轮冲击波。
  
  物流咨询业百花齐放
  董中浪
  
  物流咨询行业在2006年仍是高速发展,并呈现出整合的态势,新的业务形态逐渐呈现。具体表现在
  物流咨询作为一种管理咨询服务被大众所认可,客户的成熟也带来了市场的整体扩大。预计2006年较上年约增长了25%。
  物流咨询热点纷呈,行业细分市场出现。2006年除医药、烟草等行业依然热络外,出版发行、家电零售、冷链、汽车物流、服装物流等细分市场都是形势大好。
  新型物流咨询业态出现。除了独立的物流咨询公司外,一大批具备物流系统集成背景或物流软件企业背景的人员投身物流咨询业务。物流咨询业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新型物流咨询业务发展迅猛。2006年物流界最热门的话题应是“物流商业地产”和“物流银行”,相应地,物流地产战略发展、商业模式构建等新型物流咨询业务也应运而生。尤其是以“物权法”为核心的动产质押业务与物流业务的密切相关性,从金融和物流运作的角度为这一新型业务提供咨询的服务已经诞生。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物流咨询从单纯的物流工程咨询开始升级到供应链战略和网络优化咨询。
  国际物流咨询业者也在国内开始了本地化进程。
  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客户的成熟,他们对物流咨询公司的要求不仅仅是理念领先,还要求其拥有良好的案例、口碑和品牌,拥有丰富的知识库和相应的工具。因此物流咨询的门槛将越来越高。
  展望2007年,物流咨询市场将仍然高速扩展,一些未雨绸缪的业者会获得较多的商业机会。总体来说,热点市场仍然是:
  食品冷链行业:国内外的投资者将会在2007年投以巨资建设中国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这一迹象已在2006年有所显现。构建一个为跨国食品企业服务的优化冷链物流网络成为物流咨询行业2007年面临的挑战。
  服装零售业:全国性的品牌开始呈现,他们以强化物流运作和虚拟制造为策略,掌控价值链终端。他们将是2007年物流咨询行业主要的雇主。
  出版发行业:出版业和图书零售终端的物流最佳实践仍然是仁者见仁,各地的出版业物流项目都紧盯北京高教出版社和上海世纪出版社项目,希望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零售连锁:以家电行业为典型代表,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设计一个配送中心,更是企业整体供应链网络的优化和整合。
  汽车行业:2007年将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益物流生产体系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售后服务物流体系。
  当然,医药物流仍会是主要市场之一,只是咨询的业务重点应是配送中心的运作持续改进、网络的扩展和供应链的优化。烟草行业的重点是全国性打破地域限制的商业网络的大整合。乳品业的整合即将来到,全国性的基础设施的优化是重点。物流商业地产的热度还会增加,一些在民用住宅方面发展受限的投资商将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个产业中来,他们需要专业的指导。能够为物流业者提供增值服务的“物流银行”业务需要咨询业者提供更为专业的跨学科综合服务。总之,2007年市场形势将大好,但每一个业者应当做的仍是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85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