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凤仙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健康教育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疾病知识、饮食、药物治疗、心理健康与运动疗法的指导。结果: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健康教育降低了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疗效,对促进高血压的稳定康复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8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01-0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终生慢性疾病,也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加大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的养成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我国人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特点是“三高三低”,即发病率高,并发症发病率高和病死率高,检出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因此,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高血压患者护理及健康教育的内容有:
  1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指导
  膳食营养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如饮食中动物脂肪,胆固醇含量较高,食钠过多,食钾、钙过少,饮酒过度等,这些都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故高血压病病人合理选择饮食十分重要。
  1.1 限制钠盐的摄入。钠盐引起高血压的机理可能与体内水钠潴留,细胞外液增多,心排出量增加等因素有关。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6g[1]。钾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所以可以多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和水果。
  1.2 饮食结构及习惯的注意。晨起、晚睡前各饮一杯白开水,不应暴饮暴食,平时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宜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如鱼、瘦肉、豆类及豆制品,少食或不食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多食粗纤维蔬菜,如韭菜、豆芽、芹菜等,也可选用面粉、大豆、豆腐、毛豆、马铃薯。尽量不食用咸肉、腊肉、咸菜等含钠量较高的腌制品。
  1.3 维生素的摄入。维生素有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故高血压患者宜多食用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豆芽、芹菜、胡萝卜等。
  2 高血压疾病的知识指导
  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1)高钠盐的饮食;(2)超重与肥胖;(3)饮酒;(4)精神紧张,刺激;(5)遗传。要知道高血压的基础知识,包括:正常血压,高血压和低血压的概念,高血压的分期,如何测量血压,多长时间测一次血压,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高血压与遗传的关系,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治疗高血压药物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通过基础知识,使病人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并定时测血压,要教会患者及家属测血压时注意事项,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确定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强压≥90mmhg。高血压起病缓慢,早期常无症状,时间延长的高血压患者常有头痛、眩晕、气急、疲劳、耳鸣等症状。
  3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由于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病的发病及预后不甚了解,所以容易表现出两种不良情绪:一种表现出对治疗和疾病的预后毫不在乎;另一种表现为紧张不安,唯恐愈后不良,遗留后遗症。医护人员针对不同患者运用多种方法使患者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护理,当患者有思想顾虑时要及时发现,并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医护人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运用多种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特殊症状、体征及预后。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出现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
  4 药物护理指导
  目前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方法就是药物治疗,所以越早地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危险就越小。根据药物的起效时间与血压的规律,选择每天的最佳服药时间[2]。向患者讲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正确服用药物是有效治疗的重要保证;讲解药物的治疗作用、作用时间、特殊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副作用、强调应长期按医嘱规律性服药;不得擅自突然停药或增减剂量,调换药物,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进行调整;服药期间应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尤其在大便及夜间起床时,以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4.1 逐渐降压:避免短效药物引起血压骤然下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血。除高血压急症以外,降压以在数日、数周内逐渐降低为佳,特别是老年人,以及有高血压病史多年的患者,其机体已经适应了高血压目前的水平,突然降低反而无益。由于人们对高血压病的危害认识不足,有的因无自觉症状或症状好转或怕麻烦,加上经济因素,药物副反应等种种原因导致病人擅自停药或不规律服药。针对这些原因,反复向病人解释病情及治疗的意义和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
  4.2 随服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剂量:加量后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则以2种或3种以上药物联合;从单药开始,阶梯加药及联合用药,首先选择单味药从小剂量开始,随着使用时间加量,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联合用药来达到目标血压,用药期间忌突然撤掉某一种药物或骤停药物,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是长期的,血压达到目标血压后应坚持服药,切忌擅自停药。
  4.3 治疗因人而异:高血压患者大多数是老年人,而老年人的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进而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因此药物的选择、用量、给药途径等都要根据每个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一概而论。
  4.4 尽量避免使用贵重药品: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利于长期服药,病人出院后嘱病人定时测量血压,每周1次,随时修订治疗方案。
  5 运动疗法的指导
  因为激烈的身体运动,可使脉搏增加,血压升高,所以太高时应减少活动,最好绝对卧床休息,以免血压继续升高。一个有计划的、适度的运动计划是有益的,每天散步30分钟是一种非常好的运动,但应避免爬楼梯,若必须爬楼梯,速度应放慢。平时应避免提重物或自高处取物,以免导致血压升高。
  6 预防便秘
  训练病人每天大便的习惯,在每次排便时,应有充分的时间。每天实行腹部肌肉收缩运动,促进肠蠕动,是大便能定时排出。增加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的摄取量。必要时可给缓泻剂。
  7 预防合并症
  7.1 脑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病人的动脉会发生粥样硬化,动脉内膜产生纤维脂肪性的斑块,脱落后形成血栓,阻塞在脑血管就会导致脑血栓。或者病人的颅内小动脉发生了多发性微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出血。
  7.2 肾衰竭:病人的肾小球流入小动脉发生脂肪玻样增厚的现象,使肾灌流减少,肾脏浓缩能力丧失,不能制造正常的小便,废物排不出去,血中尿素氮及肌苷均升高,导致肾衰竭。
  7.3 心脏衰竭:高血压患者发生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比例是血压正常者的2―3倍。因为病人的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使得冠状动脉的灌流减少,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
  7.4 视网膜病变:眼底是全身唯一可直接观察小动脉的部位,利用眼底镜在点散瞳剂后,可直接观察眼底视网膜的病变。
  平常应注意头痛的性质、精神状态及语言能力,以便及早发现有无脑血管病变的合并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遵医嘱服药,规律测量血压,注意选择适当的饮食,每天有充足的休息与睡眠,避免情绪紧张,就可以预防上述的合并症。
  8 讨论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加快,高血压病作为一种心身疾病,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身心教育,将健康教育的操作体系从一般知识的灌输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有针对性地与患者沟通交流及实施系统化的教育,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使患者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动,改善、维护和促进身体的健康,掌握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实现自我约束,防止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曲慧馨,吴兴云.高血压健康教育[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535-539
  [2] 同莉华.降压药物谷峰效应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评价[J].现代护理,2006,12(9):7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51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