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完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课
  堂教学成为主要阵地,教师起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开拓思维,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创新 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竭动力。”创新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我们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学生
  以创新的态度对待学习,使学生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
  增强学生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出
  了兴趣的重要性。课堂教学创新,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
  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是形成创新意识的首要条件。因此,在教学
  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情景,
  使学生为之感动,产生共鸣。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
  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利用大屏幕,出示桂林山
  水美景图,播放录音,伴随火车一声长鸣,师生共同乘坐
  特快列车,来到了美丽的桂林。再让我们乘着游船,尽情
  地观赏桂林的山水。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桂林
  山水甲天下”?联系课文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引
  导学生抓住桂林的“山”和“水”的特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问题,让学生默读课文,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
  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
  秀、险”的特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确有“舟
  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身临其境之感受,收到理想的
  教学效果。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
  的创新意识。同时,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心灵受到滋润。
  
  二、鼓励质疑,积极探索
  
  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而能思,思而敢说。
  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的质疑释疑中实现质的飞跃。学生
  有疑问,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我们认为质疑
  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
  
  应该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多提出
  疑难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紧扣课题,让学生充分质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质疑多问,课题中的“野”是什么意思?索溪峪的“野”
  体现在哪儿?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教师经过引导,
  学生质疑,合作交流,解疑答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
  学生感受到索溪峪的美景和作者的匠心独具。培养了学生
  的质疑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到以教材的重点、
  难点、特点为依据,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到学生提出的问题
  要有一定的准确性,要有一定的难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三、逆向推导,点明中心
  
  逆向推导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好方法,也是
  尊重个性的创新教育方式。这种方法适合于一些课文的结
  尾句、段点明中心的文章。如《埃及金字塔见闻》一课最
  后一段,引用鲁迅先生的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古
  埃及的帝王们想通过金字塔使自己万世不朽,但真正不朽
  的却是奴隶们的劳动和创造成果。”教学这篇课文,就可
  以让学生运用逆推法自学课文。教师先让学生说出金字塔
  建造的两种传说,理解奴隶们的辛劳和聪明才智。再让学
  生说出金字塔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和“胡夫”金字塔的
  伟大建筑。最后推导到首段,抓住“巍峨”、“奇迹”、“象征”
  等主要词语,联系课文内容,加深理解金字塔的历史意义,
  使学生懂得埃及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它既
  蕴含着成千上万奴隶的聪明才智,也渗透着成千上万奴隶
  的血泪和汗水,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营造氛围,合作探究
  
  新课改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放
  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
  个宽松、和谐、愉快、充满信任的氛围,生生互动,师生
  互动,教学相长,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真正
  感受到学习时的心理愉悦,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生生探究、互相合作,
  可以让学生之间产生智力上的交流,使其相互启迪而共同
  进步。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般为四人小组学习,各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让小组
  的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职责。这样,组内每个成员都能
  够成为合作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教师既是学生
  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当好“导师”,特别是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巡
  视并深入到小组中去,充当小组的一员,了解合作学习的
  真实情况。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不认识到
  认识,由不懂到懂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必然要提出问题,
  质疑释疑,这样才有提高。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提高学生总结、
  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小组合作学习
  更加优化。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自发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并作出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才能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有了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创设一种
  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合作氛围,有效提高合作学习
  的质量。因此,教师是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合作者。教师
  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倾听同学们的发言,给予鼓励,使学
  生从中得到领悟,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的主阵地。教师通过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挖掘
  教材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这样,
  才会培养主体意识明确,个性明显,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
  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责任编辑于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8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