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绘画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如今很多人将幼儿美术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的像)一味地模仿。其特点大多如下: 1、抄袭儿童画教材形象,以简单笔画为基,造型刻板,表现平淡,忽略个性表现,缺乏真情实感及想象。 2、人云亦云,为奖状画,为被人称赞画、为家长、老师而画,那里热那里画。 3、照抄生活现象,就事论事,缺少创意、刻板单薄,缺少想象和艺术夸张手段的运用。 4、忽视生活感受、生搬硬套,一味模仿成人画,缺乏创造性遮掩了想象力。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使幼儿通过看、摸、听、嗅等一些初级认识手段来了解事物、了解世界。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让孩子画出自己心中的画呢?
一、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指导幼儿学会观察。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大自然是美术表现的丰富源泉,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造用感官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尽量找一些有特点、比较新奇的对象,对司空见惯的事物也要尽量让他们看到其中新奇的一面。 例如:在画人之前,先请小朋友观察一下周围的人,人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部分组成?(头、身体、四肢)幼儿不能进行准确的描述。因此,可以问得细一些:“头部又有哪些东西?(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这样,幼儿就可以观察得更完整些。其次,教师还应注意个别教育,对观察较弱的幼儿给予及时指导;对于观察力较强的幼儿适当提高观察要求,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感受美的兴趣
良好的环境创设,能使幼儿潜移默化地熏陶,加强美的视觉感受,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引发幼儿对美的向往。例如:在过“六一”儿童节时,在墙上张贴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获得美的感受和审美经验。在家庭环境里,应该给幼儿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幼儿的卧室要尽可能儿童化。色彩可以浅色调为主,米黄、米白、浅蓝、白色等给人以松弛、干净、清爽的感觉,更贴近于大自然。再用其他色彩进行适宜的搭配,这样可以创造出活泼的气氛,家具设计要考虑实用性和趣味性,也可以将家具设计成孩子们熟悉的动物形状,如小鸭状的靠背、小狗状的玩具(购买玩具)箱等,既美观又富有童趣,让幼儿体验感受在美的环境中。
三、尊重幼儿,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美术活动中,需要儿童的想象和创造。据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线索作为孩子思考的起点,使其展开想像,大胆创作。 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孩子有足够的想象,但却不知道该怎么样表现出来。这时,作为教师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诱导幼儿如何把他的想法表现出来。 四、丰富绘画表现形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求异、好奇是儿童的重要的特点,一成不变的绘画材料和教学手段,只会使幼儿感觉索然无味。 因此要尽量让孩子多接触一些新鲜的画种. 五、遵循幼儿成长规律,理解和尊重幼儿作品。 每当幼儿画完一幅美术作品老师都要评价,但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注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成功感。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能拿“像”与“不像”作为评价一幅儿童画的好坏标准。评价要恰到好处,并要做到随时发现及时加以鼓励,让幼儿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把所有孩子的作品都进行展出,培养幼儿要创作美术作品不要千篇一律,要有创新,别具一格,要有童趣,而且布局要合理,画面要饱满,色彩对比要协调。作为美术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上去评价幼儿作品。在绘画活动中教师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倾听其绘画时的描述,做好记录,抓住幼儿的思维闪光点,对积极思维,大胆想象的幼儿给予鼓励和表扬,并激励所有的幼儿都积极地去思维去想象.
六、走进大自然,激发幼儿表现美的兴趣
美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幼儿而言,来自现实生活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有效得多。因此我们常常通过参观、散步、郊游等活动,带领孩子们欣赏荷塘、园地、陶艺工艺等,以丰富孩子们的创作热情。我们还可以利用所处环境的有利条件,将孩子带入大自然,让孩子与花草、树木对话,与蜜蜂、蝴蝶嬉戏和审美对象融为一体,学习捕捉事物的个性美。例如:春天来了,让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寻找春天、感受春天。首先让幼儿尽情感受、欣赏春天的美景,然后可以提问:“你们看春天到了吗?”“春天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让幼儿先用语言把春天描述出来,再用纸和笔把春天的美景描绘出来,看谁能把春天描绘得更加美丽,以此来激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现。
又如: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赏落叶的景象,回到活动室后,可鼓励幼儿绘画落叶,还可以引导幼儿用落叶做美术粘贴画。做什么贴画呢?让幼儿大胆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如用树叶做成有趣的动物画,还可以用树叶做出喜怒哀乐表情脸谱等,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象后,亲自动手做一做,然后欣赏幼儿的作品,张贴到墙上去,让幼儿充分体验美的感受,充分感受自然物的趣味性。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感受自然美景,发现美的感受,培养幼儿对美的观察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0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