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制造成本控制管理及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渐增大,这为国内企业制造了一个严峻的竞争形势,现代企业同时面临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双重竞争。尤其是近年来科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自动化和网络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企业竞争环境的出现,更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压力。基于此,企业的成本控制就成为了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本文就针对企业的成本控制理及措施念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企业制造;成本控制;管理理念
前言
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实体经济也无法幸免,世界经济进入到下行周期,我国企业也饱受影响。企业想要度过这次金融海啸,降低成本成为了首选良策,因此,加强和完善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成本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紧系外部经济环境。市场经济一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另一方面使企业面不得不面对激烈的竞争。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一部分,实行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降低企业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强化企业成本控制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为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必须要根据市场竞争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成本控制的管理模式,更新成本控制的管理理念,追寻更适合于企业竞争的成本控制方法,于是现代成本控制方法应运而生,通过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新模式,支持企业的成本管理决策。
一、企业制造成本控制的管理理念
(一)成本管理战略化
与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相比,传统的企业管理是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只注重企业短期内生产和销售所产生的成本,却忽略了企业长远的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现代企业必须要从企业长远的利益出发,由传统的成本管理变为战略性的企业成本控制。这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从成本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优化;另一方面对企业的成本实施有效控制的战略。前者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的一个侧面,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对成本控制的制度、方法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实施以此实现控制成本的目标。
(二)成本动因多样化
成本动因指的是引起成本变化的原因,除了传统的原材料、人工等动因,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动因还包括企业的规模、市场的开拓以及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等等,这些动因是现代企业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必然改变,与传统的成本动因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在新时期,有必要根据企业的战略成本将传统单一的数量动因扩展为一系列的成本动因,以便正确地分配各项间接费用,客观、真实、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
二、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思考
(一)加强成本管理意识的培养
首先,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应当更新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的成本控制理念。在如今的市场竞争中,按需生产和降低成本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缺一不可,而建立科学的成本竞争能力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有着同等重要的竞争能力,现代企业成本控制实行“成本否决制”为核心的全方位的成本管理。这其中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在企业内部建立模拟市场,从领导者,到每一个职工,都按照模拟市场的运行方式,对自身在成本控制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实行成本“一票否决制”。第二,实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一是加强对成本事前管理的重视,从采购到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进行充分的计算和规划;二是及时进行成本的事中管理,建立与生产和经营过程同步的成本控制体系,同时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对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三是对成本的事后管理,根据企业生产和经营效益,结合成本分析和核算的结果,对成本控制的责任进行强化。第三,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应当实行市场、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成本管理,一是把国际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作为考察企业成本管理的的背景,实现成本控制对市场的适应和利用;二是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成本的降低,通过科技的进步实现企业效益的增加;三是在成本控制的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借鉴国外的行为科学理论。
(二)完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运行机制
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内部成本管理运行机制的完善:第一,组织机制。在企业内部要形成由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组织机制,这也是确保成本管理顺利运行的组织保证体系。第二,责任机制。在企业内部实行成本控制责任制,确定每个成本责任的单位和部门,将成本控制的目标与措施进行分解,分别落实到企业内部与企业生产和经营成本相关的各部门,同时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此实现整个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第三,控制机制。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控制时,要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对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信息进行监控,企业内部的部门和职员即每个责任单位,都根据指定的成本控制目标对本单位的成本控制负责。第四,激励机制。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包括正面的激励和负面的激励,促进管理者和每个职员即每个责任单位都对成本控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关注。
(三)成本预测的有效开展
成本预测是在调查研究掌握经济信息和成本有关的各种资料、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估计和推算。成本预测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大量的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对目前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判断,通过科学的成本预测,能够帮助企业领导者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有科学的了解,对目前和未来会出现的问题找到科学的解决办法。通过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和计算,对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就能够发现降低成本可以从哪方面入手,可以采取什么手段来降低成本,从而确定企业成本控制的方向和措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是不断变化的市场,成本预测的重要性凸显。成本预测既要在成本决策开始之前进行,又要在成本控制计划的过程中进行。而成本决策之前进行的成本预测,能够为成本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能够帮助企业确定目标成本,据此进行成本计划的编制。在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的成本预测,能够经常性的掌握成本的变化趋势,根据这个趋势有效的进行适当的成本控制,能够确保企业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四)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按照一定的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以计算确定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的主要对象是成本计划的执行成果以及执行成果的事后反映。现代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当遵循核算和管理相互结合的原则,核算的方法一般包括:定额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多种方法。随着会计理论的逐渐扩展,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也必将会有更多的选择,方便企业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核算方法。
(五)科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
成本考核是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 定期对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进行评定和考核。合理的成本考核指标体系需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成本的考核。在成本考核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企业销售收入的成本率、成本利润率、全部产品成本中物化劳动和新增价值的比率、可比产品或全部产品成本降低等指标来考核。另一方面,应采用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差异率, 责任成本降低率,质量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质量成本占制造成本的百分比等指标来反映各责任单位的责任履行情况,以评价其工业业绩。
三、企业制造改进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一)完善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1.制定先进而可行的消耗定额。定额是对产品成本进行预测、审核、控制和考核的依据。生产技术、劳动工资、设备动力、财务等部门应积极配合测算、制定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物资费用的定额,使定额成为企业良好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2.科学制定物资流程,完善物资的计量、验收、领退和盘存制度。建立、健全物流程序是进行成本控制、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重要前提。一切物资的进出、消耗、都要经过计量、验收。对于可用的废料也要及时回收和计价。
3.制定费用的开支标准,明确费用的审批权限。企业必须制定各项经常性费用的开支标准,并规定对各项费用的审批权限,哪一级、哪一部门负责人有权审批何种性质费用及其金额范围。
(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成本有效控制
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实施成本考核,全面总结成本计划执行情况,揭示影响成本变动的各种原因及影响程度,评价企业内各级单位成本管理工作情况,并按评价结果予以奖罚。另一个有效方法是严格执行成本预算。通过严格按照成本控制标准对实际费用的发生进行监督,使其不超过标准。严格按照预算方案进行成本差异的核算、分析和考核。通过实际成本和成本标准的比较,确定成本的有利差异(节约)或不利差异(浪费),并根据差异发生的原因,明确权责,最后对成本责任部门进行相应的考核和奖惩。最后,针对差异原因分析所显示的问题调整成本控制标准。
四、结束语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从根本上对企业成本控制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人才和服务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某方面来说,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成效是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确保企业产品服务和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企业的成本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增加利润的主要途径。为了能在金融危机的浪潮下彻底提升制造型企业的效益,并快速盈利,需要公司从上到下坚持进行成本管理,而且成本管理是个循序渐进的和持之以恒的工作。加强企业制造成本管理工作,使企业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良华.成本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6.
[2]张鸣,颜昌军.成本战略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陈浩.试论企业全面成本管理[J].上海财税,2007(04).
[4]孙茂竹,姚岳.成本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9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