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识过程,教师应在这个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的学习天赋得到充分发挥。很好的学好数学这门基础学科。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数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细致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在小学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数学教学中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如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都考虑到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探索。教材编写方面也逐步考虑到课程实施的需要,为改变死记硬背、强化训练的状况奠定基础。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构建“情景性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数学化”的过程,为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提供载体。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
一、运用迁移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学习方法等都能迁移。例如,学习整数乘法对小数乘法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形成了解答简单应用题的技能有助于掌握解答复合应用题的技能,学习梯形的面积可仿照三角形面积的学习方法等。数学知识中相似点越多,越利于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师出示新的学习材料时要尽量揭示它与原认知结构中的数学知识的相似相通之处,这样学生就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主动学习新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
二、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活动中,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为前导,思维是关键。操作活动能引起和促进学生把外界的运动和内隐的思维活动紧紧地联系起来。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变教师的“讲”为“导”,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去探究,让学生通过操作来观察、比较、议论、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探究知识,发现规律,变书本知识为自己的智能,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目的。如:在小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具有初步认识的特点和已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三、创设“成功”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义、规律、法则等,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自己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其学习也就越积极。因此,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实践证明,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怜悯,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满怀热情的投身于学习。为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力求使全体学生的学习都获得成功。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表述或操作应以鼓励、赞许为主,即使学生表述不完整或者不正确的,对于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给予肯定,在旁人的帮助后,再请他表述一遍也给予赞许,使他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又如,学生的作业,批改时,错题不打叉,划出错的环节,让学生订正后,仍然评为优等,这样做不是降低要求,而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了解到每个学生的知识缺陷,另一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树立自信心,主动不断地努力进取。
四、教给“尝试”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在探索学习中,不一定总能选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必然会出现思维受阻的时候。这时,就必须调整思路,另辟蹊径。此时教师应及时激发学生“试一试”的欲望,启发他们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向可能解决问题的各个方面辐射,尽量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在不断的尝试与选择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由于受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干扰,首先会想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也看个位,经过尝试发现这是错误的,这时就应调整思路,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学生可能会从反面考虑,看最高位。也可能综合考虑,既看最高位,又看个位。还可能整体考虑,看各位数字的和或积。经过不断的尝试,摒弃错误,最终获得正确的认识。尝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这种方法,否则学生一旦思维受阻不能调整自己的思路,不能另辟蹊径,就无法继续学习。
五、结语
总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要从学生从具体实际出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多方渠道,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16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