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们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畏惧心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因此我们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有针对性的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将针对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兴趣激发的有效策略展开分析和研究,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学习兴趣;有效策略研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当前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学习自主需求的内在原因,做好激趣教学工作,切实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学生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对小学生数学教学产生的影响比较深刻,因此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模式优化工作,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其知识应用能力。
一、利用故事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故事本身就对小学生具有很大吸引力,如果在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应用故事教学法,则更利于小学生的兴趣激发,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开展数学学习。通过创设故事教学情景,可以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学生在融入数学故事的时候,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升,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就会更加深入。例如,在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时候,我创设这样的故事情景:“动物园大象过生日,要求其他的动物来参加。猴子家族派了2个代表,老虎家族派了3個代表。熊猫家族派了4个代表。现在生日晚会上一共有20个动物,问大象家族有几个?”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解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会使学生在故事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实现激趣教学目标
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建立数学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基于小学生形象思维较为显著的特点,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方法也为学生的主动从学习和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例如,在“分数加减法”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超市购物的教学情境,按学习小组将学生分为顾客和售货员,我提前标好价格的商品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虚拟商品的买卖,这种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模仿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在进行分数计算的过程中热情更加高涨。
三、创设实践操作情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好动和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操作。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操作,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激发,学生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升。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有效的激发,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会更加全面。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拼组》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进行拼组实践操作,让学生拿着不同的学具进行图形拼组活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图形拼组知识会有更好的理解。同时,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数学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创境激疑,创设问题思考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应用疑问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常用的兴趣激发手段,当教师成功设置疑问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知识学习欲望,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的欲望随即机会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兴趣,驱使着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探究。正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尝试创设疑问情境,全面激发学生参与下一步课堂活动的兴趣。例如,《可能性》教学过程中,我随机将一枚硬币向上抛出,随后用手盖住,请学生猜测硬币的哪一面朝上?这个问题可把不少学生难住了,他们有人认为应该是正面朝上,有人认为是反面朝上,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观点,毫不相让。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他们好奇地问:老师,究竟是哪一面朝上,能不能让我们看一下?揭示结果之后我正式导入课题: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例如,抛出的硬币究竟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这个事件就是不确定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生之前对这个话题就比较感兴趣,因此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
五、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合作学习法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交际需求,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积极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竞争机制,使他们的学习动力十足。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相关内容的教学中,为了给小组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我在课前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物品,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具体的合作学习问题主要是长方体的特点讨论。然后我在一段时间后,让学生派出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纠正和总结,提升了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六、完善教学评价,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完善教学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针对学生的表现开展过程性的评价,鼓励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大胆的尝试。努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保证数学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有的学生直接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出了一些三角形的应用,比如塔吊或者房梁的三脚架。针对学生这样的表现,教师应该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数学综合思维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综上所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密切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持续性兴趣,使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被激发,为其数学数感培养提供有效契机。反之,如果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则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则会一直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何新才.小学数学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J].学周刊,2017,32(02):125-126.
[2]李春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6,43(02):542-543.
[3]李金丽.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科技经济导刊,2016,11(04):241-242.
[4]李玲.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赤子(上中旬),2016,21(02):254-2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46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