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特困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无论是特困生的数量,还是特困生的思想状况,都将对高校的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关系到高校今后的招生办学.更是“教育要面向未来”的需要,是关系到社会稳定、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强盛的大事。要做好特困生工作,至关重要的前提是了解、掌握特困生心理状况、思想状况,从而有的放矢地从物质到精神上做好特困生工作。
  关键词:高等院校;特困生;心理健康;经济状况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以及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变化冲突的影响,人们的心理问题普遍增多。在大学校园里,休学、退学、自杀、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加。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困地区较多,加之人们生活指数日益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在高校内部出现了一些经济上困难,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生活和学习用品,甚至无力维持学业的大学生,即特困生。随着高等院校招生制度和收费制度的改革,大学生中的特困生问题日益突出起来。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扶困工作措施,为这些学生创造了解困的条件。近几年来,由于个别特困生的种种心理障碍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引起了学校及社会各界对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一、特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特征
  (一)自卑感。
  自卑心理的主要来源:
  1.家庭的贫苦、生活的困难,有部分特困家庭学生不希望老师同学知道自己家庭困难,尽一切可能筹措学费和生活费,但自卑感很重。
  2.高中时是学习尖子,自我感觉尚可,在强手如林的大学学习中处于不利地位时,往往难以承受。
  3.个别同学的言行:一个轻视的眼神,一句冷言冷语,都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4.对于低年级的特困家庭学生来说,他们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社会活动、业余特长等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而产生自卑,而对高年级特困家庭学生来说,他们发现自己在就业前比别人缺少资本而产生自卑。
  5.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现代高科技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或更时尚的文化消费,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种种差异并以此产生的自卑。
  自卑感导致特困生自轻、自贱、自我鄙视,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最终形成抑郁孤僻的性格。自卑心理的长期存在就会形成退缩性人格或抑郁性人格,极个别的甚至导致绝望轻生自卑和无望感。
  (二)焦虑、冷漠。
  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往往表现为紧张、忧虑、不安而消极的情绪状态。而过度的或
  过于持久的焦虑会损伤他们正常的心理活动,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如忧虑症等。冷漠是个体遇到挫折后的一种防御手段。往往表现为情感淡漠、情绪低落、意志衰退,缺乏进取精神,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从而严重地影响特困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三)人际交往困难。
  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困家庭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因此特困生最大的心理特点就是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和冲突。他们对周围同学对他们的看法非常敏感,极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他们希望融入群体,获得集体带给的温暖,但又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希望得到周围环境的认可和支持,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所以,特困生们往往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与其他同学很少交往甚至不交往。
  学校中总有一小部分的贫困学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常常把自己封闭在图书馆、阅览室里,他们衣着简朴,不愿在人前走动,他们囊中羞涩,只是为省几个饭钱而不得不远离集体,把自己冷落在一边;还有个别的特困生不愿接受资助,不愿向外人吐露自己贫困的真实一面,认为宁可自己苦一点心里踏实,接受别人的帮助心里会产生负疚感,更无法忍受别人会对自己另眼相看。大部分的贫困生学习刻苦,能获得奖学金;但是极个别的特困生厌学,考试有不及格的现象。无疑,贫困给莘莘学子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障碍,是心灵的创伤。因此,在解决这些学生物质贫困的同时,解除他们的“精神贫困”工作更为重要。
  二、教育对策
  (一)营造有利于特困生身心健康的集体氛围
  对特困生而言,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它问题。因此,学校要十分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特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创造一个和谐、互助、互谅、团结向上的学生集体,对特困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应经常组织学生通过勤工俭学活动,自力更生,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高品位的文化、科技、体育活动,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增进友谊,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让特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深切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特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
  (二)帮助特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体区分对错、好坏、美丑的观念系统,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对客体做出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不同个体由于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精神境界等的不同,所形成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从大学生成长发展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方面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下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塑造等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大学中的特困生来说,在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有所抬头的形势下,加上他们的生活处境比较艰难,往往容易出现价值观的偏失,认为完成学业、努力进取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这时对他们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就显得尤为迫切。应大力倡导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乃至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使他们能够在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的付出和贡献之中,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
  (三)解决特困生的基本生活保障
  特困生问题的解决应遵循帮助和教育相结合这一宗旨,在帮助他们解困的同时,应着重培养特困生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鼓励他们奋发成才。没有经济帮困作为坚实的基础,精神扶贫工作将无法开展,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要切实有效地开展针对特困生的经济帮困工作,使特困生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和不断改善。不断完善“奖、贷、助、补、减”等资助制度和措施,提高帮困工作的水平和效益。大力开拓校内外勤工助学渠道,并加强管理、监督和培训,让更多的特困生具备自助的观念,提高自立的能力。发动社会各界关注高校特困生问题,形成关心、资助、激励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使每一位教育管理者,如辅导员、任课教师,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尽早的发现学生中特别是特困生中的心理问题,利于教育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引导他们在品德上、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健康的发展,使他们最终成为心理健康、体格健壮、智力健全的优秀人才。
  (五)教育工作者以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师德教育感染学生
  所罗门曾说过,“在个体人格之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高校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他们健康的心理品格和良好的师德形象对学生健康心理品格的形成和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事实也表明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某些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关。只有具备健康心理的教师,才能坦然面对学生的疑问,才能愉快的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才能真正贴近学生的心灵,形成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特困学生更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教师的情绪更容易感染他们。因此,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自我完善,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合理的知识结构、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心理品格,在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中,深入细致地了解特困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营造学校大家庭温暖的氛围。既要积极增加师生沟通的渠道,又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过分宣扬特困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使他们在信任和关爱的环境中建立健康的心理品质。
  特困家庭学生是高校学生中一个动态的群体,是心灵特别敏感的群体,是特别需要关爱又易于自我封闭的群体,是承受巨大压力而又有理想,有抱负的群体。如何为这一特殊的群体创造条件和机遇,给他们的心灵撑起一片绿荫,需要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努力探索,细心的关爱和辛勤的浇灌。掌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特征,做好调试工作,这是一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8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