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军训要把握的“三个功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学生军训作为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课,将国防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体育训练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意志品质的磨炼和思想意识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军训 三个功能
  军事训练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依法对大学生进行军事训练,也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性工程。因此,在开展大学生军训时应把握好大学生军训的“三个功能”。
  一、国防教育功能
  由于长期的和平发展环境,当代大学生没有经过战争洗礼,他们很难认识到当今世界战略格局和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带来的危险,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国防教育,提高其国防意识,而军训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校大学生通过在军训期间零距离接触同龄官兵,对军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对“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有了具体而深刻的理解,能够增强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树立把个人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为国家的强盛作贡献的责任意识。当然,在军训期间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时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突出重点。既要着眼于思想观念、精神方面的内容,也要着眼于知识、智力和技能方面的学习;既要突出理论性,也要增强实效性。要找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的结合点,把军训的国防教育功能和高校其他各项教育功能紧密结合,形成有机整体。例如,可结合国际形势,讲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军队建设,讲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战争史与军事斗争,讲和平发展的来之不易;结合军事训练,讲人才成长与育人环境的关系等等。
  二、育人功能
  大学生军训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扬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重视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工作,持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人民军队光荣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光荣感、责任感,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一名大学生进入高等院校之后,接受品德教育最早是从军训开始的。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个开端,发扬好这个开端,就能借着军训工作的“东风”,扬起德育工作的“风帆”。例如,深入挖掘军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对高校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促进意义;深入挖掘军训中集体主义教育和纪律教育的成果,对加强班集体建设、创建优良学风班风、强化宿舍管理具有基础意义;深入挖掘军训中心理教育和意志教育的成果,对加强心理素质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等具有现实意义;深入挖掘军训中身体素质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成果,对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等具有典范意义。实践证明,结合大学生军训育人功能,对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更能从制度上保障德育工作的落实。
  三、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功能
  大学生军训具有“育人”和“练兵”相结合的双重目标。因此,大学生军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高质量后备兵员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一方面,大学生知识面宽、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有针对性地组织军事训练,使其在接受高层次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掌握现代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从而成长为高素质的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将来无论补入现役部队,还是编入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组织,都会使我国武装力量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各级要切实把大学生军训工作纳入本地区后备力量建设整体规划通盘考虑,与民兵预备役组织建设同步来抓,通过健全登记、统计、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完善配套措施,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军训储备、管理的对策研究。对年满18周岁的已通过军训考核、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大学生,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预备役登记。对经过军训符合预备役军官条件的学生,还应当按照《预备役军官法》的规定进行预备役军官登记,确定专业名称和专业编号,并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已训大学生的预备役登记应由学校武装部负责组织实施。没有设武装部的,可由学校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武部代为办理。对不满18周岁的学生,可采取建立学生军训登记卡的办法,存入学生个人档案,在时机成熟时进行预备役登记。同时,对毕业后进入地方工作的已训大学生也要加强动态管理和跟踪考查,定期与所在地人武部取得联系,及时反馈信息,使储备与管理真正落实到位,保证已训大学生训有所获、训有所得、训有所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8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