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项目进度管理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项目进度管理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现实中有许多项目同时存在于一个企业,经常发生项目之间相互影响、争夺资源等现象,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协调每个项目的计划、资源成为学者目前热衷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进度控制;项目;管理
  
  一、项目进度管理
  1.1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
   对项目的进度进行管理首先要对项目的总体情况有所了解,防止以偏概全出现管理上的偏差。项目进度管理的内容包括:项目活动分解与界定,活动排序和工期估算,编制进度计划,进度控制。项目活动分解与界定,确定项目完成必须进行的诸项具体活动,构造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WBS)。
  活动排序,找出各个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形成相应的活动文档。工期估算,估计出各个项目活动的工期长度。编制进度计划,主要是计算整个工期的长度,确定起始时间及结束时间,设置阶段性里程碑,建立时间储备库,找出项目工期的关键路线,为后续的进度控制制定好衡量标准。进度控制,检查项目的实际进度情况,尽量缩小进度计划与实际进度的偏差,实现对项目的主动控制。
  1.2传统的项目进度管理方法
  (1)甘特图
   甘特图也叫横道图,它是以横线来表示每个活动的开始和完工时间。甘特图的优点是直观、简明、便于编制,因此它是小型项目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即便是在大型项目中,甘特图也是项目高层管理者了解项目全局和基层进度的重要工具。绘制甘特图时可以很明确的表示出各项活动的起始时间和完成时间,但是却不能有效的表示出各个活动之间的关系和影响项目寿命周期的关键,因此对于复杂的项目活动甘特图并不适用。图2.1为某转炉工程项目甘特图。
  (2)关键路线法(CPM)
   关键路线法(CPM)是美国杜邦公司和兰德公司于1957年通过研究提出的,并现己在各类项目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网络计划技术,其特点是借助网络图对项目的进度及各个任务间逻辑关系进行综合描述。
  利用关键路线法编制项目计划时,某些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最晚开始时间,两者之间没有可以调整的机动时间,执行活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开工、完工,否则将影响之后活动的作业时间,甚至影响整个工程的进程。这种没有机动时间的活动被称为关键性作业活动。在网络图中由各个关键性活动组成的路线就是关键路线。把关键路线上所有活动的时间加起来就是整个项目的周期的最短完工时间。关键路线图的编制一般按以下几个步骤:确定作业和作业时间、按项目各项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绘制网络图、计算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计算最晚开始和最晚完成时间、确定关键路线。
  
  二、项目进度控制的过程
  2.1确定控制依据
  (l)项目进度管理计划。任何控制都是以计划为尺度的,项目进度管理计划是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这是项目管理的客观规律。
  (2)进度绩效报告。进度绩效报告的作用是对项目的实际实施进度进行跟踪。项目进度控制就是要比较项目进度计划和项目的实际实施绩效,找出两者之间的偏差,以便采取纠偏措施。
  (3)计划调整申请批准。在项目进度计划的不断完善过程中,需要经常对项目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当调整申请被批准后,调整申请就会被作为新的进度计划纳入控制系统中。
  (4)控制工作制度安排。控制工作制度安排是对项目控制范围内各项工作跨度的时间安排,如例会制度,里程碑检查制度,业绩报告制度等工作的时间跨度。
  2.2进度检查
  进度检查是利用进度管理技术和工具比较项目进度计划与进度实施绩效,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进度管理技术和工具包括:
  (l)控制系统。确定控制部门和职能,制定检查制度。
  (2)进度绩效衡量。确立进度绩效衡量标准,对进度绩效进行衡量。
  (3)进度偏差分析。对实际实施中出现的偏差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偏差的原因。
  (4)甘特图跟踪法。利用项目工期甘特图对项目进度进行跟踪。
  2.3偏差调整
   进度控制管理中纠正偏差是针对计划与实际状况的偏差进行的,其内容包括进度纠偏措施、活动清单更新、进度变更申请、进度计划更新和过程资产更新等。因为项目进度计划与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是必然的,所以纠正偏差是不可避免的。纠正偏差一般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采取纠偏措施,这说明原来的计划依然是可行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是执行过程中发生了问题,因此需要对照计划去纠正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种情况是更新进度计划,包括对活动清单的更新。这种情况说明实际的进度远远偏离了计划的轨道,现有的计划已经失去了可行性,采取的措施已经不是解决实际操作的问题,而是必须修改计划。
  
  三、进度变更的控制程序和进度绩效跟踪
  3.1进度变更的控制程序
  进度控制中,不管是对实际实施过程的纠偏措施,还是对项目进度计划的变更方案,都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来施行。项目进度变更的控制程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l)启动绩效跟踪系统,按照一定的规范模式,定期检查和报告项目进度绩效;
  (2)绩效分析,对比项目进度计划,找出项目进度实施的偏差;
  (3)偏差反馈,采取措施纠正偏差,并采取一些奖惩措施;
  (4)如果偏差过大,则提出修改申请,并说明进度计划修改的必要性;
  (5)进度计划修改申请按照变更审批权限进入审批程序,通过层层论证,最后交由最高主管批准;
  (6)实施新的进度计划,进度计划修改申请被批准之后,将追加的进度计划纳入整体项目进度管理计划中予以实施。
  3.2进度绩效跟踪
   项目进度计划确定之后,如何跟踪项目的进度绩效,通过进度绩效判断项目的实施情况是否偏离进度计划以及偏离度等问题成为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问题。项目进度的绩效跟踪一般有下面几个步骤:
  (l)确定绩效跟踪的时间跨度,即确定每次绩效报告和绩效考察的间隔时间。通过确定周例会、月度报告、季度报告和里程碑报告的时间,以点到面的方式确定项目的跟踪周期。
  (2)确定指标。通过确定项目进度的挣值指标、计件指标、完工率指标和里程碑指标,为进度绩效跟踪确定依据。
  (3)信息收集。利用统计方式、报告方式、检查方式和验收方式收集项目的具体执行信息。
  (4)信息处理。首先对收集上来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有偏差的地方;接着评估偏差,确定纠偏措施,如果需要修改进度计划,则要把调整措施纳入新的计划;最后对调整措施的功效和后续影响进行评估。
  3.3基于关键链技术的进度控制
   关键链技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方法是设定缓冲区,通过缓冲区来化解各条链路上出现的任务延期问题。在确了项目进度变更程序和进度绩效跟踪体系后,项目管理者通过对缓冲区消耗情况的观察,能够很容易的判断出项目进度情况,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链的具体控制方法如下:将缓冲区平均分为三个部分,即绿色部分、黄色部分和红色部分,然后根据不同缓冲区消耗情况采取不同的调整措施。当缓冲区的消耗量不超过1/3,即处于绿色部分时,可以认为任务延期属于正常范围,暂时不采取措施;当缓冲区消耗量在1/3-2/3之间,即处于黄色部分时,说明链路上的任务执行情况出现问题,应密切关注执行情况或采取改进措施;当缓冲区消耗量超过2/3,即处于红色部分时,说明项目进展非常不顺利,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改进项目的执行或调整项目进度计划,但一般情况下不主张调整项目进度计划。
  
  结语
   项目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项目进度管理是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保障。关键链技术着眼于解决项目中存在的制约资源和消除项目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通过最大限度的利用制约资源和运用缓冲区消耗量来控制项目进度,是现代项目进度管理中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技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6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