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中娴 李庆浩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迅速崛起,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公共政策制定除借助于传统的信息收集外,越来越受网络的影响,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这其中既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同时也隐藏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络舆论的特点和影响政策制定的机制进行分析,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网络舆论;公共政策;影响
  一、网络舆论作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订的新途径出现的必要性
  (1)网络舆论作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订的新途径。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成为民众表达情绪、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网络舆论使得民众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网络舆论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2)必要性。传统的体制内利益表达渠道存在着可操作性差、成本高、效率低、实名制导致人身安全问题等缺点,这些渠道已经逐步丧失在公众利益表达方式中的主导地位。网络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在其上传播的网络舆论,有着许多传统表达方式所不具备的特点,因而越来越成为公众表达利益影响公共政策的渠道。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1.有利方面。(1)提供了政策制定新的议题来源。网络舆论使更多公众所关注的诉求进入政策制定机构的视野,并以相对透明的方式在政策制定结构中得到关注和回应。公众所关注的问题突破了传统渠道无法顺利到达决策者的障碍,客观上对政策议题起到了一个筛选和推荐的作用。(2)拓宽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使政策制定更科学。政府部门可以从互联网上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3)提高了公众直接参政的积极性和可行性,推进了民主建设。在现阶段公众无法直接参与政策制定的状况下,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表达个人意见,反映利益诉求,间接影响政策制定的途径,网络舆论带来了民主意识的觉醒,使得公民维护自身利益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2.不利方面。(1)网民结构的复杂性导致网络舆论与实际公众意愿之间存在差异,影响政策制定的合理性。网民结构和我国居民结构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由此带来的结果是网络舆论不能真正反映最大范围内的公众意见。在性别结构上,男性群体占比高出女性近10个百分点,女性互联网普及程度相对较低,在学历结构上,截止2010年6月,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分别占到整体网民的27.5%和9.2%,分职业看,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这一系列的特点反映不了我国的居民结构,因此,网络舆论代表不了全体公众的意愿,部分群体在网络上话语权的缺失导致他们的利益诉求被忽视。(2)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舆论的参与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发布信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3)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络舆论有可能被操控,成为谋取集团利益的工具。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民无法判断消息来源和身份,加之每个人掌握的信息量都是不同的,因此更容易受到现有舆论的影响,导致舆论的盲目性。
  三、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1)对公众来说,应当积极完善并利用好这一渠道,理性对待网络舆论。作为网络活动主要参与者,网民可以合理利用这一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同时,应当加强法律意识,理性参与网络讨论。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不为自己的网络行为承担任何责任。因此,公众应当理性客观的参与网络讨论,合法合理地利用这一渠道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的重要前提。(2)对于政策制定机构来说,应当合理利用、科学引导与积极回应网络舆论。在政策出台之前,利用网络环境来试探公众反映,可以为实际制定政策提供很好的参考。一些民意的搜集和调查也可以借助网络完成。对于网络舆论中关注度较高、民意较为集中、争论较大的问题,政策制定机构有必要及时做出回应,以缓和公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3)对于政府来说,应当科学引导,逐步完善,加强监督。政府一方面要规范和引导网络舆论的发展,防止网络暴力的出现和非理性情绪的蔓延与扩散,另一方面要规范这一利益表达渠道,使之成为公众表达意愿的合理合法场所。
  
  参考文献
  [1]郭春甫,定明捷.网络民意影响公共政策构建的力度和效度[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63~166
  [2]郭昭如.网络舆情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以公共维权为视角的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8(4)
  [3]张倩.我国网络舆论的社会效应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8(4)
  [4]刘剑.试论网络民意在公民利益表达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7(8):787~788
  [5]李鹤翔.浅论网络信息与公共政策的制定[D].开封:河南大学.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7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