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群体极化最初被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处于群体决策的人们如何影响相互之间的观点,随着全球化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体极化现象发生在网络空间的意见表达,随之而来也引起了一系列网络暴力,人身攻击的乱象。寻找这种现象发生的规律和形成机制,从评论方式上做出新的探索,增强网络群体“自我负责”意识,能净化网络空间环境。
关键词:网络舆论 群体极化 产生原因 治理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全球化,网络凭借其简单、便捷、匿名等特点,聚集起海量的、具有明显偏向性的民意,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策源地。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背景下,舆论扩张的速度也变得史无前例的迅速起来,网络舆论一触即发。群体极化从现实转向网络,网络群体极化中,情绪型舆论越来越多,理性思考的成分越来越少。网络空间中,说话的责任通过数万网民分担和弱化,群体极化变得更加容易发生。各种由网络舆情群体极化所引起的现实群体性事件也有“井喷”之势,网络塑造的公民性格可能会影响未来社会,因此,群体极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注意。
网络群体极化的含义及表现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概念最早从社会心理学领域发展而来,它是指个人在进行群体决策时,先前已有的想法和观点在经过群体讨论之后得到强化,变得更加坚信这个观点,并且有可能比原来更加偏颇。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他的书中这样表述这个定义: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①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民话语权不断被解放,群体极化现象变得更加显著和激烈。在这样一种语境下,笔者认为:网络群体极化是指网络群体针对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进行讨论,并通过讨论出现观点的交锋和偏移,最终使群体意见走向极端的状态和过程。群体极化在现实社会中表现为群体性事件,在网络空间则表现为极端情绪和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实际上又是极端情绪的外在表现形式。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发表带有侮辱性、伤害性和煽动性的言语、图片、视频,对他人身心健康带来极大伤害的行为现象。在网络舆论中,大量网民就一个舆论热点争论不休,并出现大规模的言语攻讦和谩骂是群体极化的直接表现。在最近几年里,网络暴力性事件并不少见,“辽宁女张雅事件”“艾滋女事件”“重庆公交坠江事件”都能看到网络暴力带给人们的巨大伤害。
事实上群体极化在现实生活中和在网络空间的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可以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且相互影响和催化。总而言之,极化的观点一旦形成,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要看清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找到群体极化得以滋生的土壤,以及在它背后推波助澜的因素。
网络群体极化产生的原因
一、群体心理是网络群体极化产生的心理基础。要探究群体极化的原因,首先要探讨作为舆论主体的“群体”或者说“公众”的特点。不少学者认为,真正处于群体环境下的人们在讨论问题时不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理想状态,而是人云亦云的附和,或者是失序的争吵。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里面指出“群体经常失去方向感,表现为一种纯粹的无意识形态。在群体的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占了上风。当群体无意识在更大范围内积聚起来的时候,结果便是疯狂,这是一种可能导致革命、战争或类似事件的精神瘟疫。②諸多群体研究都显示了群体的这种不可避免的缺陷,他们难有自己的主见,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同时易于煽动和控制。
还在孩提时代的我们就会因为有哥哥姐姐或伙伴的陪同而变得更加大胆地去做一件之前不敢做的事,事实上不止是孩提时代,群体怂动心理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整个过程,这种心理可能会影响我们方方面面的行为。这种心理扩散到网络群体中同样适用,有了这样一个心理基础,群体在行事中表现出更少的顾虑、更低的理性,更大的胆量,更高的情绪。群体极化现象在这样一种心理基础下催生也不难理解。
二、责任缺失是网络群体极化产生的根本原因。人们现在已经普遍感受到了网络空间匿名化的缺陷性,匿名在让人大胆说出自己想法的同时,也使得人们认为可以乱说那些当面说不出口的话。网上言论几乎不受限制、不受拘束,有相当宽泛的言论自由,舆论的形成速度比真实社会快得多。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不敢讲的话,在网上没有顾忌,突破了现实社会的表达限制。失去限制自然也失去了责任,在不用负任何责任的轻松心理下,说话的程度往往会失去分寸,过分夸张的表达,失范词汇的任意使用,是群体极化产生的又一因素。“网络的匿名性并没有减轻人们发表不同意见时的社会群体压力,过于自由的言论反而纵容了情绪化和极端化言论的产生。”
另外,责任的分担让更多越轨的行为发生,自古以来人们就受到法不责众的观念的影响。在这样一种心理机制下,群体甚至还隐隐抱着能够逃避责任的侥幸心理,“因为人多不好罚”“因为人多找不到具体的人来罚”……种种想法为群体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
三、意见集中是网络群体极化产生的重要支撑。群体极化部分依赖于群体高涨的情绪,而使群体出现高涨的情绪则需要群体拥有一致的意见做支撑。网络空间里舆论观点的扩散呈现一种裂变式的趋势,在这样一种趋势下,人们可以第一时间获得他人意见,并迅速找到和自己意见一致的另一个群体交换意见。这个意见通过交换和商议后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同并且拥护的观点,甚至能内化成为群体心中坚定的信念。这样一来,外界一旦出现不同的声音,就等于在挑战群体的这个信念,于是大家群起而攻之,抵抗与之相违背的不同的声音。这个一致的意见或者说信念可以说是群体极化的重要支撑。
在人文科学领域,尤其是心理学领域,不管怎样的现象要探讨成因都会略显苍白,因为这些从心理角度出发寻找的原因很难避免主观臆断,但无数学者还是试图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审慎的给出一些意见。李良荣和于帆老师在2003年合著的一篇论文——《网络舆论中的“前10效应”——对网络舆论成因的一种解读》中提出了“前10效应”。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这篇论文收集了新浪新闻频道的60条新闻数据下的49424条评论,对这49424条评论进行分析发现,网络上出现的某些新闻或社会现象,前十位网民的意见和评论决定了后续的数十甚至成百上千的意见和评论的内容与态度。这就是所谓的“前10效应”。其实我们可以很快联想到“沉默的螺旋”理论,人们在做决定时总是要先观察周围环境的意见气候,如果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相符,他们就选择大胆地表达出来,而如果与周围的大多数意见相反,他们则选择默不作声。“前10效应”可以看作是对“沉默的螺旋”的映证。“沉默的螺旋”效应无疑加剧了群体极化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占优势意见的人讨论热烈,意见气候持续升温,情绪不断被激化,极化的一方势力高涨走向极端。 四、表达相对不受限是网络群体极化产生的刺激因素。哈贝马斯在其《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出的“公共领域”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它是一个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公民们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受国家的干涉。网络空间的出现似乎就是或者说确切就是这样的一个理想的公共领域,在这个公共领域里,人们自由发表意见,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网络上还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区,这些社区或是根据兴趣爱好组织起来,或是根据专业领域組织起来,或是根据自己喜爱的偶像组织起来,又或者是根据一个共同参与的事件活动组织起来。总之,这些社区的人们拥有共同的话题和语言。在这个社区里,人们的意见高度一致,并且愿意去接受另一些人的说法和观点。网络空间这个理想的公共领域为社区群体交流搭建了平台,通过网络,哪怕这些人相隔很远,也经常能在这个虚拟空间进行聚会和讨论。
互联网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意见获取的方式以及平等交流的空间和权力,在这个开放的社会空间,人类的话语权从来没有这样大过。当人们抱着几乎是一种不吐不快的心理对事情去进行评价时,会更加夸张地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强烈的表达欲望自然而然会让群众丧失一部分理性的思考。这种激烈的表达在得到网民的赞许和支持时,会让他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被鼓励去认同这种想法,接受认同的一群人接着去鼓励潜在的更多的人。这样,最初的这个观点开始以一种裂变式的方式扩散开来,极化现象开始产生和蔓延。
网络群体极化的预防和治理对策
一、从评论方式上做出新的探索。如果按照从原因出发寻找解决办法的逻辑,治理并不难,无非就是促进群体自律,加强法律监管,提高意见领袖责任的责任意识,真正难的是如何去实施。从群体特性来看,即使我们知道了是群体商议催动了极化的产生,但是网络环境中群体自由发言讨论是不可避免也不能避免的。
一些APP的技术人员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在他们的评论区里留言,经常会将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写在留言区域的横线上,只要你输入留言,这些被预先打上去的字会自动消失。如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里就可以看见它在留言板的横线上预先输入了“说点什么吧,也许Ta都听得到”“千头万绪,落笔汇成评论一句”“随乐而起,有感而发”等一系列的鼓励评论的话语。这种做法更多局限在音乐APP里,类似微博、微信、天涯、猫扑以及一些主要的新闻网站等最活跃的舆论阵地中,它们留言板上的横线上只简单的写着“评论”或者“写评论”几个字。如果按照网易云音乐的思路,在留言版上预先输入“明辨之,慎思之”“自由表达,理性表达”“字字珍贵,落笔无悔”之类的告诫网民独立思考、理性评论的话语,是不是至少也能起到一点暗示性的作用,从而降低群体极化的可能?这是从暗示群体心理,促进群体自律的方面进行考量的。
二、增强网络群体“自我负责”意识。前文已经说到从推进群体自律这一层面是很难实施的,怎样将群体意识层面的东西进行外化为人们的行为,以便达到社会预期的效果,才是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新一代的网络原住民从还没出生起就已经开始接触媒介或间接受到媒介影响。从这一代原住民开始加强他们使用媒介的自我负责意识似乎更好操作。比如课堂上老师有意的强调,比如社会风气上有意的引导。但是归根结底,这一切的实现还需要有国家的足够重视,如果能让网络群体的“自我负责”意识像每年的学雷锋活动一样进行得如火如荼,甚至在平时也加以熏陶和提醒,相信可以在很大一部分网民心中牢固树立起“自我负责”意识。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
注释:
①[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②[法]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47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