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企业用人视角浅谈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改革和完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胜凯

  【摘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而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建设则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是否实现顺利就业,然而现行的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学时较少、授课方式单一、师资队伍匮乏等。本文分析了当前就业指导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用人标准,最后对就业指导课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改革
  一、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现状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是为适应我国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创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职业理想,提前做好就业或创业的准备,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在目前大部分高校,课程标准由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负责,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每学期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组织上课教师学习新的就业政策,交流授课经验及心得,探讨授课形式和方法,同时聘请本校资深专家听课,根据听课情况适时进行指导。就业指导课程一般为20学时,计1个学分,大部分高校将该课程分为两大模块进行授课:第一大模块,包括现今就业形势分析,职业理想的树立,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等内容。目的是教育大学生认清当前形势,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寻找人生目标和定位,并根据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人生历程。这部分内容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第二大模块为就业前的准备和指导。包括就业前的心理准备、求职简历的写作技巧、礼仪与面试技巧以及创业。这部分内容在大三或大四第一学期开设。从整体来看,高校历来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还是很重视的,但如何根据新的就业形势及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来改变就业指导课程的传统模式却有待探讨和研究。
  二、经济社会中,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用人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也在不断变化。今天,大学生毕业后除了极少数能进入国家公务员行列外,大部分都要踏进企业,走向社会,那究竟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高校毕业生才受欢迎呢?依据本人长期来对企业和有关用人单位考察、接触、了解与交流,谈了如下几点看法。
  1.企业最重视的是敬业精神与团结协作。现代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除了考察其是否有责任感、敬业精神;是否诚实正直,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这些之外,还特别注重所选人才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及合作精神。
  2.企业最看重的是能吃苦耐劳的作风。什么是吃苦耐劳?不要总以为吃苦耐劳只有在生活艰苦时才能表现,吃苦耐劳是一种精神,只有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适应不同环境、不同工作的需要。能吃苦耐劳的人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未来建设做出应有贡献的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注意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适应能力,走向社会才能尽量缩短适应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3.企业最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本世纪人才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既懂技术又能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从人才规格的要求看,现代企业急需复合型的管理和专业人才。尤其是容纳相当数量高校毕业生的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人员精干,职能部门比较精简,这就要求从事具体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专业技术人员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4.企业最欢迎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劳动者。专业素质只是“敲门砖”,职业道路能否走得好,还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现代企业用人的新特点。专业素质好、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强,对遇到的问题,能及时调动自己能力和所学知识,迅速订出方案给予解决。而且品行、态度、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不错,这样的大学毕业生才能真正受欢迎。在企业的眼中,与人沟通、心理素质、综合能力等软性、非专业性技能和技术性要求同等重要。
  总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宽广的知识面,需要的是适应性、创新意识、综合能力、接受挑战性工作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素质都较强的人才。因此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为大学生的全方位“修炼”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全国各高校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开课率很高,但从各高校课程开设现状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用人需求情况可以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为:(1)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难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在我国高校开课仅有十几年的历史,课程建设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目前,一部分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只注重形式,信息量小,内容陈旧空洞与学生的就业需求脱节,教材内容及编排都有待进一步调整。大部分学生反映就业指导课实用性不强是导致其上课热情减退的主要原因之一。(2)师资队伍匮乏,专业化程度不高。大部分高校缺少就业指导专职教师,授课主要由从事学生工作或行政工作的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大多数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缺乏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此外,由于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了多方面领域的知识,因此,对授课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也相对较高。(3)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多样化。就业指导课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但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在教学形式上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指导”的现象,只是停留在传统的“你讲我听”的单纯课堂授课形式上,内容比较空泛,一般很少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或人才市场等参观学习,进行实践体验,这样使得就业指导课普遍显得单调,缺乏生机与活力。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1)革新授课方式。在授课方式上应打破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合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课堂教学应做到灵活多变,减少理论知识方面的讲授,增加招聘面试中的案例分析;减少教师单一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增加学生互动的模拟招聘演练;减少书面讲述,增加多媒体教学的综合运用。(2)与时代同步,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从事就业指导教学的教师,除了日常课本理论授课外,还应密切关注当前社会就业形式动态,以实例和模拟演练等生动灵活的模式作为实践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规划教学内容,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学改革开创新方法、新思路。(3)开放师资,引进成功企业人士上讲台。作为一门现实性很强的课程,如果企事业单位等校外机构的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人士能够给学生作现场交流,将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此,高校要以开放的思路,不定期地邀请企业界人士和热心的校友,来到课堂为学生现身说法,开展深入交流。(4)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首先,就业指导课程应纳入高校课程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价,分析教学质量,建立通畅客观的信息反馈机制,提高课程质量,保障教学效果。其次,对课程的教学评价应体现科学性、发展性、全面性、开放性和激励机制。
  总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既包含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注重各项技能的全面培养。高校就业指导课在我国是一门新兴课程,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经验和理论,需要一批有责任心、有热情,且具有专门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教师针对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认真扎实地开展教学研究、实践活动,将高校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建设工作切实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史辉.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实效性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5)
  [2]赵驹.学分制条件下就业指导课“全程教学”模式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8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