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等院校服务外包英语人才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志换

  [摘要]服务外包行业发展迅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平台,服务外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高校办学增加自主性。从业人员的外语能力的培养应高校为依托,建立订单培养,用一种方法解决就业和寻求人才的两个问题。
  [关键词]服务外包;外语能力;培养方案
  
  一、服务外包的现状
  
  1.服务外包相关含义。外包是指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专门)公司完成。外包可以分为产品制造过程外包和服务外包,服务外包指技术开发与支持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其中技术开发与支持的外包一般采用一次性项目合同的方式寻求第三方专业公司的服务,称为“合同外包”;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多通过签定长期合同的方式交由专业外包提供商进行,称为“职能外包”。服务外包企业指根据与其服务外包商签订的中长期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服务外包业务的服务外包提供商。
  2.服务外包的重要性。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特点高。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专业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为我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大力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有利于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出口;有利于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3.服务外包的发展前景。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企业现阶段以信息技术外包为主,业务流程外包业务增长迅速,业务流程表外包业务主要以操作层外包业务为主。信息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并重的企业数量规模有明显的增长。从产业实践角度,是有部分企业从原有的信息技术业务逐步培养能力进而承接业务流程外包业务,这类业务流程业务的发展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延伸产生。
  
  二、如何提高服务外包人才的英语能力
  
  1.从事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来源。服务外包的从业人员有来自企业的在职人员,按照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对所欠缺的技能和知识进行重点培训。大规模的人才培养还应该以高校为依托。通过相应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2.从事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行业知识、外语能力、管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相关企业的实训、自主持续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外包的从业人员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应有过硬的英语能力。在服务外包人才的外语能力的培养上首当其冲的是计算机能力的提高,其次是外语能力的提高。
  3.从事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应该具备的英语能力。服务外包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外语能力,应该具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在具备综合英语知识、掌握英语学习的技能的基础上,结合服务外包行业的专业词汇、句型、文章等的学习,逐步掌握行业英语,这些能力的培养在高校完成能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大规模人才。
  
  三、高等院校的服务外包培养方案
  
  1.师资来源与培养。在高校教育中,离岸服务外包人才应具备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服务外包人才英语能力的培养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其中可以引进境内外有经验的专业培训人员,补充完善有关师资、教材、课程管理体系。同时,有关高校要增加培养服务外包人才办学的自主性。
  2.教学材料准备。在教材的来源于实践和实际需求,在服务外包这个领域里,应该积极探索培养外语能力的承载物,也就是说教材。
  3.教学方法的改进及课程设置改革。在服务外包企业人才英语能力的培养上,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高校开展课程设置的改革,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外语能力。其目的是让学生能迅速及时的学习到有用的外语知识。这个现在主导的“够用为主”的实用主义的高职教学思想也是相吻合的。
  4.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服务外包专业的英语来说,重要的是能够学以致用。建立共建机制,培训机构签订共建协议,与开展业务的企业与培训机构签订合作培训协议,明确共建内容、合作方式、工作目标、责任权利,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保障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适用人才的需求。
  
  四、高等院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前景展望
  
  不断以新产业和新学科为主导,将服务与科学、服务与高科技、服务与网络紧密联系,要不断完善充实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教学与产业相结合,教学与市场相结合,教学与服务外包国际发展趋势相结合。教学与产业相结合,教学与市场相结合,教学与服务外包国际发展趋势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落实国办(2009)9号文件精神促进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2]《中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企业调研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0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