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质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凌云 刘海平
【摘要】 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扩大产品销售,赊销是扩大销售的基本方法之一。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财务风险总是存在的,只有采取适当的信用政策及管理方法使风险最低、收益最大;应收账款质押是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质量的一大举措。
【关键词】 应收账款管理;对策;应收账款质押
一、应收账款概述
1.应收账款的概念。应收账款的发生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扩大业务量,把产品或服务赊销给客户,为客户垫付短期资金而采取的一种商业促销策略。用法律上的语言表述,应收账款就是指在票据、存单债权之外债权人有权向债务人主张和收取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债权。
2.应收账款的功能。(1)促进销售的功能。企业销售产品可以采用两种基本方式,即现销方式和赊销方式,现销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应计现金流动入量与实际现金流入量完全吻合,即能避免呆坏账损失,又能及时地将收回的款项投入再增值过程,因而是企业最期望的一种销售结算方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地依赖现销方式往往难以行得通。由于赊销方式下,企业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向买方提供了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无偿使用的资金,即商业信用资金,其数额等同于商品的售价,这对于购买方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赊销是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对于企业销售产品开拓并占领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市场萎缩、竞争不力的情况下,或者在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时,适时地采取各种有效的赊销方式,显得尤为必要。(2)减少存货的功能。赊销可以加速产品销售的实现,加速产成品向销售收入的转化速度,从而对降低存货中的产成品数额有着积极的影响。这有利于缩短产成品的库存时间,降低产成品存货的管理费用、仓储费用和保险费用等各方面的支出。以食品公司为例,如果在开拓新市场时,不采取赊销的方式,不通过经销商的大量宣传销售,那新产品不为大家所熟悉,就会影响其销售量,与此同时,各种管理费用、仓储费用的不断产生,使其成本不断的增大,也会给新产品的销售带来消积的影响。当产成品存货较多时,可以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尽快地实现产成品存货向销售收入的转化,变持有产成品存货为持有应收账款,以节约各项存货支出。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1)赊销比例逐年上升,应收账款总体水平居高不下。据专业机构统计,我国企业的赊销比例在逐年上升,目前大约占企业销售收入的50%左右。(2)我国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率、平均拖欠率、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及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例较高。
三、提高应收账款管理质量的对策
(1)制定有利企业的信用政策。制定合同的信用政策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信用政策,即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精心规划和控制的基本策略与措施,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三个方面。(2)建立行之有效的销售责任制,强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信用政策建立以后,企业要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控制工作,进行信用调查和信用评价,以确定是否同意顾客赊欠贷款。当顾客违反信用条件时,还要做好账款催收工作。企业要对应收账款的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防止恶化。(3)应收账款的催收。当企业应收账款遭到客户拖欠或拒付时,企业应当首先分析现行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大纰漏,然后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重新调查摸底,进行再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收账方式。(4)用应收账款去融资。应收账款质押是一种以应收账款债权为质押标的融资担保方式,在商业银行经营实践中,出质人将其对债务人的应收账款向银行质押获取贷款等融资授信,其充分利用和扩张了应收账款债权的价值用益属性,创设了对债权本身加以利用的新型方式。
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担保方式看,70%的贷款采取不动产抵押和保证担保方式,大企业银行贷款中信用贷款占27%,小企业仅占5%。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规模小、拥有的不动产较少,且难以找到合适的保证担保人,商业银行出于风险防范的考虑又要求企业提供土地、房产等不动产做担保。由于中小企业总资产中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比较高,可用于担保的不动产十分有限。从实践效果来看,对于那些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拥有着优质项目来源与良好盈利模式的中小企业来说,长期以来,他们却因普遍缺乏能为银行所接受的固定资产或有实力第三人保证等担保资源,在以传统方式向银行申请融资时,其结果多半是到处碰壁,银行推出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则为中小企业融资解了燃眉之急。应收账款质押立法也有利于推动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宋朝晖.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探讨.煤炭经济研究.2003(6):52~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03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