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资源计划教学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 义

  摘要:企业资源计划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套先进的管理思想,是一个先进的企业管理系统平台,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应用,很多企业得益于这个先进的管理思想,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社会对ERP人才的需求也就越来越来大,我国开设ERP课程的高校也越来越多,将对ERP教学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ERP;企业资源计划;教学;教改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3-0177-02
  
  一篇题目为《ERP:下一代MRP II的远景设想(ERP:A Vision of the Next-Generation MRP II)》的文章于1990年4月12日,由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发表,L・Wylie首次提出了ERP概念。企业资源计划,即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它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在这近三十年的时间里,ERP管理软件有了高速的发展,2008年上半年仅在中国境内的通用ERP软件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1.36亿元人民币,可见社会对ERP人才需求的旺盛。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联想和海尔等企业的ERP系统在企业运营中的成功应用,更加刺激了社会对ERP人才需求。为满足社会的需要,全国各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均加大了对ERP人才的培养力度,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文章结合本人多年的ERP教学实践。针对ERP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见解。
  
  1 ERP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ERP教学课程可以分为ERP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类,课程设置往往是重实践轻理论,这种设置极不科学存在着诸多问题。
  
  1.1 ERP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思想的缺失。ERP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与企业实践密不可分。由于教师缺乏企业管理实践,很难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解ERP理论,对ERP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加之学生对理论不感兴趣的现状,适合教学的ERP理论教材极度缺乏,所以在ERP的教学过程中对ERP理论体系及核心管理思想讲解严重不足,把ERP当作一套应用软件来讲授,机械地学习ERP软件的操作,学生并没有了解其内在管理内涵。事实上,ERP是一系列的先进管理思想的综合,管理手段和ERP信息系统只是提升企业管理层次的一个手段、一个工具,所以没有ERP管理思想的教学,失去了设置ERP课程的真正意义。
  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我国自主研发ERP软件的企业几乎全部是财务软件公司,这些财务软件公司对ERP在我国的推广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导致了高校讲授ERP课程的教师以财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居多,情况好一些的也只是具有这二个专业能力的复合人才,几乎没有具备财务、计算机、管理三个专业能力,且有企业生产管理的复合人才。正是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ERP课程的内容设置极不合理。目前高校开设ERP课程的专业很多,而在课程设计及讲授内容、重点上这些专业没有什么差别,不同的专业在课程体系及内容要求方面要符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以不变应万变是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同时也由于课时的限制,致使授课内容以财务管理及成本管理为主,而ERP的精髓由供应链、生产制造、客户关系管理等组成的一个“协同集成”系统,几乎没有涉及。
  教学案例配置失衡。ERP的先进管理理念是依托ERP管理软件来实现的,但事实上并非企业应用了ERP管理系统就能获得成功,还要通过改进企业的业务流程,使之与ERP的先进管理思想相容,才能真正发挥ERP的真正作用,否则。反而阻碍企业的发展。而在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几乎都是ERP的成功案例,很少让学生了解应用ERP系统失败的案例,学生产生应用ERP系统企业就能节约成本、减少库存、能扭亏为盈的错觉,事实上,ERP实施的成功率还不足百分之三十,故在案例选择上一定要合理安排失败和成功案例的比例,对ERP实施失败的案例进行剖析,找出原因,总结经验。
  
  1.2 ERP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ERP实验教学方面,我国高校通常应用ERP实验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ERP软件操作,另一是ERP沙盘模拟对抗实验。
  软件操作实验缺乏整体性。ERP软件是高度集成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各模块间紧密联系协调配合,才能体现出ERP的优越性。目前,在ERP软件实验教学时往往是没有摆脱传统的软件操作式的教学方法,各个模块独立操作。学生无法体会到系统资源共享、模块功能协调配合和ERP的系统性,无法完成ERP系统管理企业整体资源的教学目的。很多高校在实验教学中对供应链、生产制造环节是非常简化,有的甚至干脆一点也不介绍,这更无法体现出ERP的系统性和集成性。
  模拟市场环境过于简单。在ERP实验教学中,很多学校采用ERP沙盘模拟对抗实验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它一改传统的“验证式”、“演示式”实验教学,采用体验式、互动式的模拟实验。使学生置身于模拟企业的不同管理角色中,充分体验企业的整个运作实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战略思想,提高了学生素质和能力,优势非常明显,但模拟企业毕竟不是真实企业,它所处的环境为一种理想的市场环境,无法与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相比,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验数据过于简化。ERP沙盘模拟对抗实验中的模拟企业是理想化的,而对生产系统的数据,如供应链、生产制造环节是非常简化,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少,无法应用于ERP系统。同时,ERP软件系统与ERP沙盘模拟对抗实验所用的数据是两套完全独立的实验数据,无法实现实验数据的兼容,这样也不利于学生对ERP思想的理解。
  
  2 ERP教学现状分析
  
  基于ERP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二方面的问题,其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深层次的,究其原因主要有教学体系不成熟、优秀的师资短缺和教学资源匮乏三个方面。
  首先,理论教学中的管理思想的缺失、内容设置不合理和教学案例配置失衡等问题的产生,是课程本身存在的诸多客观因素所决定的,如ERP课程在我国的教学时间还比较短,教学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由于课时、师资、教学资源等种种原因的限制没有形成覆盖ERP全部内涵的成熟教学体系(主要体现在生产管理和供应链上)。其次,师资队伍技能缺项是造成ERP教学中诸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讲授ERP课程的老师主要是由财务、信息类专业的教师来兼任的。而课程的特点要求老师是具有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且还要有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人才来担当教学任务,这样才能把ERP系统管理思想讲授出来。再者,教学资源匮乏一直是困扰ERP教学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

在合格的教材、适宜的教学案例和能体现ERP理念的实训资源极度缺乏。现在ERP教学用书几乎都是由任教教师编写的,能全面体现ERP思想优秀的教材几乎没有。无法满足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而教学案例也是由教师自己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编制的,与ERP管理实践的差距相当大,有的甚至只用财务软件的实验资料来代替。院校的实训基地虽已使用ERP软件,但企业本身的ERP的应用程度较低,没有发挥出ERP管理思想的精髓,这种现象在ERP的实践教学中是非常普遍存在的。
  
  3 如何更好地开展ERP教学
  
  3.1 规范ERP教学体系
  建立规范ERP教学体系已经是势在必行的。我国现在开设ERP课程的学校很多,尤其是经管类专业更多。不同的专业,要求对ERP理论掌握的侧重点不同,要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角度出发,兼顾不同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制定符合不同专业领域需求的ERP课程体系。规范的ERP教学体系,可以规范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到真正理解ERP的思想。
  
  3.2 丰富教学资源
  联合ERP相关企业共同开发ERP的教学资源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符合教学体系要求的教材是ERP教学的基础,建议采用任课教师与ERP行业的专家联合开发的方式,开发符合教学体系要求的高品质教材,同时也能拓宽任课教师的视野,还可以以专家所在的企业经营实例为蓝本补充更符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库,企业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成为实训基地,为ERP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教学支撑。
  
  3.3 教师素质培养
  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搞好ERP教学的重要因素。ERP教学一线的教师缺乏ERP管理实践经验,缺乏对更深层次地对ERP理论的理解,理论对高校教师来说并非弱项,重点在于ERP管理实践的亲历培训。故应采用以ERP管理实践为重点的培训方式,让教师到企业管理一线去亲身实践,配合ERP管理的行业专家,加强供应链管理和生产任务管理的培训,彻底改变ERP教师的空有理论,缺乏ERP管理实践的现状,让教师真正地理解ERP管理的精髓。
  
  3.4 全面完善教学环节
  ERP沙盘对抗和ERP软件的操作教学不能代表ERP教学的全部,ERP理论是ERP教学的基础,这是ERP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不能以学生掌握了多种ERP软件操作,或在ERP大赛中获奖为标准考核ERP教学。ERP教学一定要包括ERP基础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环节,三个环节才能培养出ERP的全面人才。
  总之,ERP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受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而我们对ERP教学经验的摸索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为了满足现代企业对合格ERP人才的大量需求,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规范ERP教学势在必行。如何化解教学中的各种困难,培养合格的ERP后备人才,为民族经济的振兴做出贡献,是全体ERP教师的责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204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