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日油气博弈及合作契机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颖文 张淑英

  摘 要:中日油气产业发展具有较突出的共性,如中日两国同属于石油需求与消费大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极高;石油进口来源地和运输路线高度集中,石油供应安全性差;中日两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趋同。由此决定了中日两国在世界油气领域存在竞争博弈的一面,包括中东市场上的油气竞争、俄罗斯远东石油管线争夺、中亚里海石油争夺,以及在东亚地区内部东海油气资源的争夺等;同时,作为东亚的油气消费大国、原油进口大国和经济大国,两国也应当在加强油气领域的技术交流合作、加强油气安全领域的合作和建立东北亚能源共同体与抵制亚洲溢价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以实现双赢。
  关键词:中日油气;共性;博弈;合作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111-03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中日两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石油消费大国。近年来,中日两国作为亚洲毗邻的油气消费和进口大国在国际油气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如俄罗斯远东石油管道之争、海外油田开发权之争、东海石油勘探之争等,并成为影响两国政治、经济贸易关系的重要因素。中日两国如何避免对抗性、排他性的传统博弈方式,努力扩大既有的油气合作领域与规模,实现双赢,是摆在中日两国面前的重要课题。
  
  1 中日油气产业发展的共性
  
  1.1 中日两国同属于石油需求与消费大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极高
  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资源愈显匮乏,国内石油产量远赶不上需求的巨大增长,石油进口逐年增加,现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也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20.6%,天然气占2.95%;2007年中国石油消费量达3.46亿吨,同比增长7.3%;国内原油产量仅为1.8665亿吨,同比增长仅为1.6%;原油对外依存度由2003年的36%增长到46.05%。据中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预计2007~2020年期间,中国石油消费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石油供需缺口将分别达到1亿吨和2.5~4.3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也将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
  作为油气消费大国的日本,2006年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45.17%(2.35亿吨),天然气占14.63%(0.76亿吨油当量),油气消费严重依赖进口。其国内油气资源极度匮乏,仅在日本海岸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油田,国内石油供给率仅为0.2%,石油进口依存度接近100%;其消费的天然气也主要依赖于进口。
  
  1.2 石油进口来源地和运输路线高度集中,石油供应安全性差
  (1)石油进口来源地以中东为主,油源稳定供应存在隐患。
  中日两国石油进口来源地均以中东为主,石油进口地集中度较高。中东是世界上政治最动荡的地区,各种矛盾交织,恐怖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石油生产和供应的稳定。以中东石油进口为主的中日石油进口的稳定性自然存在较大的隐患。
  中国自1993年原油净进口以来,中东一直是中国原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从中东进口的原油占中国原油进口比重由1993年的42.1%发展到2007年的44.6%,最高为1998年的61.01%和2001年的56.19%。
  
  日本的原油进口主要来源于中东,且比重逐年提高,由1973年的78.1%提高到2005的89.06%,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日本从中东的原油进口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工业国家的进口。据美国《石油基础数据手册》,在2004年中东出口的石油中美国占12.81%,日本却占到21.38%。
  
  (2)运输路线高度集中。
  中日进口石油的运输安全上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中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的原油运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从亚太地区进口的原油部分运输也必须经过此地;2007年中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的原油12580.86万吨,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比重77.1%;对中国而言,马六甲海峡是中国海上石油名符其实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中国进口石油的安全和中国石油供应的安全,被称之为中国石油安全中的“马六甲困局”。马六甲海峡对日本的重要性更突出,日本进口原油的90%以上都要经过此地,被称为是其“海上生命线”的关键点。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商船往来最繁忙的海峡之一,该地区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并且海盗活动也日益猖獗。这对石油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使得中日两国共同面临着不断增长的海上油运风险。
  
  1.3 中日两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趋同
  鉴于中东地区动荡的局势以及海上油运存在的巨大风险,中日两国积极推行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以确保石油供应安全。两国能源投资逐渐转向俄罗斯、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国家与地区。中国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进口的原油大大增加,其中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进口原油由2002年的403.32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2052.47万吨,从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进口的原油由2003年的69.88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799.8万吨。日本也同样如此。
  
  2 中日能源博弈势态分析
  
  美国能源专家卡尔德认为,由于地缘政治结构和自然资源的差别,能源对于敏感地带而言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能造成大国对抗从而加剧地区紧张;另一方面,通过新的形式合作,各国之间的矛盾可以得到化解。”近些年,中日两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油气能源面对面的竞争与较量,包括中东石油争夺、俄罗斯远东石油管线争夺、中亚里海石油争夺、以及在东亚地区内部东海油气资源的争夺等。总体上看,中日两国在竞逐全球油气资源的过程中针锋相对,竞争明显大于合作,甚至出现“零和”趋势。
  
  2.1 中日俄石油博弈
  俄罗斯是世界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天然气和石油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其远东地区油气资源分布范围广,储量丰富,开采前景广阔。无论是按俄现有的开采能力还是按今后每年不断提高的油气生产能力,该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都具有很大的开采潜力。
  从地缘上看,中日两国都与之相邻,无论是从分散石油进口过度集中的风险,还是降低能源运输成本和提高能源供应安全系数上,远东油气资源都是实现两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的最佳选择。因此,中日两国在远东石油管道的争夺上不期而遇。日本为争夺远东能源的主动权,不惜代价地提出“安纳线”方案试图搅乱中俄先期达成的“安大线”方案。
  “安纳线”不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更多地是从政治角度上体现了日本对中国的竞争与防范,担心中国掌控了东亚能源的供给权后,扩大在东北亚的影响力,同时日本竭力想阻碍中俄两国之间进一步巩固战略伙伴关系。然而,即使是在这种高额的经济代价下,日本提出的“安纳线”最终还是被俄提出的“泰纳线”取而代之,从贝加尔湖的泰舍特到太平洋沿岸纳霍德卡的石油管道向日本输油,同时在这条管线上修一条通往中国大庆的直线,以兑现对中国的承诺。
  在这场石油争夺战中,中日双方可以说是两败俱伤,均付出了沉重的经济和政治外交代价。这种非合作式博弈使得俄罗斯坐收渔利,经济上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同时牵制着中国和日本,满足了俄远东地区石油出口多元化的战略需求,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降低两国对其所谓的“战略威胁”,成为了此次博弈中最大的赢家。

  
  2.2 中日在中东石油市场上的争夺
  中东地区是世界常规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该地区油气储采比高、开采成本低。截至2006底,中东探明石油储量为1098.71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0.88%,储采比为79.5。美国地调局研究表明,中东地区剩余可采资源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中东是中日两国最大的石油供应源地,两国对其依赖度都非常高。尽管两国都积极推行石油供应来源多元化战略,以降低对中东石油的依存度,但由于中东石油储量有着其他任何地区都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两国不可避免地又在中东石油争夺战中展开激烈的较量。
  中日对中东油气资源领域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为谋求中东产油国的开采权。较典型案例就是中日两国争夺伊朗阿扎德甘油田的开采权。伊朗阿扎德甘油田是是自俄发现普里奥博耶油田后,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油田,估计可采量在50亿至60亿桶。日本很早就与伊朗进行开发阿扎德甘油田的谈判,但随着伊朗核问题的不断升级,以及美国政府的不断加压,日本被迫失去了开采权。按伊朗方面的新计划,阿扎德甘油田将由英国皇家壳牌石油公司、法国埃尔夫石油公司和中国石化总公司中的一家通过竞标获得,但日本表示其不会放弃获取阿扎德甘油田的开发权。这成为继远东石油之争后中日两国的又一次交锋。其次,在投资中东石油工业方面。投资中东石油工业这一政策对于中日两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机遇,通过投资中东石油工业建设,加强与中东产油国联系,从而获得石油方面的优惠待遇。中日两国积极参与中东地区石油化工领域的投资,但双方各自站在自身的利益上,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竞争,如在沙特石油工业投资中不期而遇。此外,中日双方还积极争取中东石油美元到自己国家投资上。石油美元的投资将进一步扩大中东地区和其他地区的能源合作,鉴于亚洲能源消费的迅速增长,未来中东的石油美元很可能将大幅度地向亚洲移动,中日两国这两个超级能源消费和需求大国,将再度成为强劲的对手。
  
  2.3 东海油气田之争
  东海大陆架位于中、日、韩三国之间,是中国大陆领土的自然延伸,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素有“第二个中东”之称。据日方数据表明,东海油气储量约达72亿吨,其中石油大约1000亿桶,天然气约2000亿立方米。面对东海巨大的能源诱惑,日本也试图从中分一杯羹,日本违背《联合国海洋公约法》的规定,强行采取等距离线或中间线划分两国间的大陆架,批准民间企业在东海中日争议区进行资源开采,并一再要求中国政府提供有关东海油气资源储量和开采数据,在遭拒绝后,日本在其单方面主张的所谓“中间线”以东的中日争议海域进行海底资源调查,以对抗中国在东海的油气勘探活动。日本的做法严重干扰阻碍了中国东部的油气开发,无视中国提出的“搁置分歧、共同开发”的战略建议,东海能源博弈的结果又只能是鹬蚌相争,其竞争不断地激化升级。
  中日两国在能源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多是竞争大于合作的态势,在全球范围内的油气争夺中,不断地产生摩擦和恶性竞争。本可以成为扩大两国合作并连接两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枢纽的能源领域,却成为进一步恶化两国关系的利刃,中东石油之争、远东石油之争、东海油气之争乃至非洲与中亚的油气争夺,无不体现了对抗性、排他性,导致“零和”趋势。
  
  3 探索中日合作契机
  
  作为东亚地区的两个大国,中日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能源问题又同经济发展紧密关联,任一方因能源导致的经济问题都将影响另一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两国应该从恶性竞争的后果中吸取教训,共同探索合作契机以实现竞争下的合作,实现共赢。
  
  3.1 加强能源领域的技术交流合作
  两国在能源领域各有短长,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日本国内煤炭消费的50%需要从中国进口;同时,日本是世界上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其单位GDP能耗与欧盟之比为1∶1.6,与美国之比为1∶2.7,而我国单位GDP能耗却高达日本的9倍,中国借鉴日本先进的节能技术,不仅能够缓解国内的能源压力,又可缓解两国在能源领域的竞争压力,对世界能源安全也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中日两国在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上有着也广阔的合作空间,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早已开始,但还需继续深化,提高两国能源的抗风险能力。
  
  3.2 加强能源安全领域的合作
  实现能源安全合作,离不开地区间大国之间的合作,主要包括两方面:加强远洋运输安全与共建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中日两国油气能源运输线几乎完全重合,都主要通过马六甲海峡海上运输。因此,中日双方都应该努力合作建立安全运输机制,或者建立多元化能源通道寻求替代路线,缓解能源安全压力。
  在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方面,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制度,并制定了《石油储备法》,通过立法来强制国家和企业储备石油,规定国家石油储备可以使用91天,民间储备可以使用78天,这种能源储备机制加强了日本抗击世界石油危机冲击的能力;中国在这一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与技术,一旦中国石能源体系出现危机,将直接威胁经济发展,同时也会波及日本的经济发展,所以中日两国有必要合作建立联合能源储备体系以应对石油危机。
  
  3.3 建立东北亚能源共同体与抵制亚洲溢价
  中东地区石油输出国对同一时间出口到不同地区的同种原油采用不同的计价公式,使得亚洲原油一直为进口中东原油支付高于欧美国家的价格,从而形成了亚洲溢价,1995~2003年,亚洲国家进口沙特阿拉伯轻油的平均价差约为1.3美元/桶,而欧美之间的平均价差仅为0.02美元/桶,造成亚洲溢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亚洲(尤其是中日这两个超级石油消费大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高,再加上中日两国之间的恶性竞争,直接导致价格的主导权在中东产油国手中。
  东北亚能源共同体的建立能够增进中日两国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效地防范恶性竞争下的价格战,同时增强两国能源外交协商能力和购买力,实现能源来源的多元化,有效地达到抑制中东产油国肆意抬高亚洲油价的举措,维护地区能源安全,使两国获得廉价、稳定的能源供给,使中日两国在与俄的能源外交中不再陷入零和博弈,从而达到实现两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璐等.解读“马六甲困局”――试论中国石油运输安全战略[J].经纪人学报,2006,(1):79-81.
  [2]姜亦华.节约能源:日本的成效、经验及启示[J]. 世界经济,2007,(9):73-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216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