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对比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发展成为人才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了研究目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在学校体育发展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中国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帮助学校在今后的体育教育上完善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  日本  学校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6(b)-0136-02
  21世纪以来,中国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上取得了理想的成绩,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到成功落幕,加上政府对全民运动的宣传,激发了人民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体现了大国顽强的体育竞技能力。中国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发展的摇篮,只有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发扬体育精神的良好习惯,才能让中国体育实力发展有良好的提升。
  二战后日本学校体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身体态度、提高学生体力、耐力以及运动能力,重点培养学生体育学科能力,将学校体育和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虽然我国在体育竞技事业上获得巨大进步,但在体育教育事业上还是有些许欠缺,本文将对日本和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对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
  1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目标对比
  1.1 日本学校体育发展目标
  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对日本学校体育目标有着明确规定。在二战后,学习指导要领每十年修订一次,每次修订,都会对体育目标有着新的要求。1947年的《学校体育指导纲要》指出,“体育是通过运动与卫生的实践来发展人性的一种教育”以生活体育为主要方向,创立了民主体育的目标。21世纪,日本体育以快乐体育为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关心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日本小学体育以解决问题为主要学习目标,中学体育以自由选择为方式取得很大进步。学生在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对体育的热情和参加体育运动的欲望和态度上都有着明显的增强。但在这宽松的环境下,日本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学生的运动能力反而有所下降,肥胖症和近视也在学生范围内增加。面对以上的情况,日本马上修改了学习指导要领,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进行“发展式学习”。2005年日本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通过学校、家庭以及社区一体化体育活动的建立,提高学生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拥有健康的身心,并主动进行体育活动。具体目标为:幼儿园到小学中年级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小学高年级到初中一年级以快乐体育为目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浓厚的体育兴趣;中学到高中能够让孩子擅长运动,将运动发展成為特长。
  1.2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目标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旨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协调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优良的体育运动能力,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都能全面发展。在1990年国家教委发布了一系列条例,明确规定了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有以下几点:第一,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第二,学生应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讲究卫生和常锻炼的好习惯;第三,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审美和加强身体能力。我国学校体育目标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单纯追求技术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能和技术;第二个阶段是以体质教学为目标,注重实践;第三是将体育学习作为考试的目标,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联系进行强化。21世纪初,我国将小学到高中的体育教学分成了6个水平目标,对每个水平目标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要求,给课程目标体系划分为3块: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和水平目标。
  1.3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目标发展比较
  对比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两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目标始终都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但是日本更注意体育的娱乐性,希望学生能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中国对学校体育教学的要求比较形式化,以考试为目标的体育教育增加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负担感,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教学对比
  2.1 日本学校体育教学
  日本大部分教育家认为,当前体育教育的重点不再主要是增强学生的体力,而是应该全面影响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身心健康,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增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2014年日本学校体育教学规定小学生体育课程应保证每周3个课时,一个学年需达到90个课时;中学体育课程标准总课时应达到105个课时,体育方面的课时数应为267课时,保健方面需达到48个课时。在课程内容方面,日本学校体育教学的思想为“集团学习”和“生涯体育”。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被取代,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体验乐趣的教学方式是当前日本学习体育教育的主要方式。教学多样化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体育能力的锻炼。日本体育课程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程为舞蹈和武道,其他为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择。
  2.2 中国学校体育教学
  根据中国教育部规定,小学体育课程在二年级之前每周要达到两个课时,每学年64课时,三年之后每周要达到3个课时,没学年要达到96课时。体育课每周要有两课时,每学年不能低于64课时。在课程内容上,我国的体育教育课比较重视组织工作,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我作用结合,更重视教师设计和控制教学过程,留给学生的空间比较少。体育课划分为理论和实践课程,理论课主要是老师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实践课主要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而设立的课程。根据各项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教学的目标划分了选修和必修课,选修课程在小学二年级之前的课时占比为7∶3,三年级开始课时占比为6∶4,到了中学必修课和选修课各占50%。
  2.3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对比
  对比中日两国体育教学,中国和日本在体育教育课程上规定的时间差不多,但在课程内容上,日本留给学生的个人空间较多,学习内容几乎由学生自我决定,体育特长也是由学生自我决定发展。而中国传授式的课程还是占主导地位,留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较少。
  3  结语
  对比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之后,笔者认为体育教育应该推行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教育不应仅仅局限在学校和课堂,也不能割裂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教育关系。多发展户外活动让学生对体育的了解也能更深刻,学生通过课外活动能了解到体育其实无处不在,体育锻炼的趣味性,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力能保持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长久热情。
  同时,笔者认为体育运动不应该给学生带来过多的负担,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不应该用同一套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学生。体育运动发展成考试制度对学生来说压力过大。本来孩子们在学习的时候就已经背负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巨大的压力,体育作为一门让身心都得到放松和锻炼的课程,应该减少严肃教育和应试教育,通过适当的引导,真正让孩子们喜欢上体育。
  参考文献
  [1] 郭伟.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对比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2):24-25.
  [2] 杨磊明.中日两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3] 于勇.日中两国学校体育的比较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24-125.
  [4] 徐涛.中、日两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对比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3.
  [5] 马磊.中日社会体育基本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86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