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筑创意的模型建构与辨证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存钢 张 弛 李 勇

  摘要:本文从建筑创意生成的模型建构开始,着重探讨一种创意生成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著名建筑实例进行了辨证的分析和思考,最后提出建筑创意必须回归生活,注重其价值选择的本质。
  关键词;模型建构创意审视辨证思考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37(2010)06-0100-04
  
  建筑创意的模型建构
  
  模型虽是理想抽象的产物,但我们却要求它尽量客观有效地反映建造逻辑,以便更能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将此模型形象化为一座“建筑创意的金字塔”。建筑创意金字塔从下到上分别代表“集体无意识”的共同源泉和建筑师个人的创意源泉。再往上,金字塔内部划分为左右两边结构,一边代表生活的智慧,另一边代表艺术的方法。创意正是在这两边结构的互动中诞生出来的,最后从顶部吐出创意作品。
  具体来说,建筑创意金字塔的左右两边结构,一边用来代表建筑技术与材料,另一边用来表示建筑艺术与风格。这两边的对应关系回应了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的观点。强调出这两点有利于带给人们建筑创意最直观感性的印象。
  为了使建筑创意金字塔能对生成建筑创意的逻辑予以较明确的定性,我们基本依据时间顺序在这两边上填充一定具体的内容。例如在左边反应建筑技术与材料的边线上,我们不妨主观地定下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基点,他们从下往上依次是“原生材料和原始技术”“以土木石为主的简单加工技术”,“以土木石为主的精美加工技术”,“以钢筋混凝土,玻璃、一般金属材料为主的现代一般建造技术”;“以常规建材或是废旧建材,异质建材为加工对象的高科技加工建造技术”,最后一个是“高科技材料及高科技加工建造技术”。
  相应地在右边反映建筑艺术与风格的边线上我们也定下六个基点,依次是,“原始艺术风格”,“古代早期艺术风格”,“古代成熟期艺术风格”,“近现代艺术风格”,“后现代艺术风格”,“解构、新现代等其他艺术风格”。要说明一点的是两边的基点有一定程度上的对应关系但不是绝对的。
  在此基础上,笔者大胆提出猜测并认为建筑创意直观感性地源自两边基点不对等的组合关系!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创意或说是人们强调的建筑创新就是来自这种简单的创意技巧。
  我们不妨将代表仍为时代主流的,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现代主义建筑艺术风格的基点与其相对的代表“以钢筋混凝土,玻璃、一般金属材料为主的现代一般建造技术”的基点连线,代表一种建筑创作的常态。不妨将这条线段称之为“参考线”用来对比不对应的基点连线。人们观念中的建筑创新和创意来源于两种情况,其一是高于参考线的基点间连线:其二是相对与参考线,基点问的连线发生偏斜或是与参考线交叉。现在就此举例说明如下。
  
  建筑创意的模型审视
  
  1、具象建筑的创意评述
  让我们从京郊的天子大酒店谈起。这是一座颇受争议的当代建筑。与这座建筑类似的建筑物还有不少。例如沈阳的方圆大厦,五粮液酒厂的酒瓶楼等。现在的问题不是依据建筑业内的专业视角去对其求全责备,而是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这样的创意。这样的建筑创意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
  天子大酒店一类的建筑创意无非是那个做的有些过于夸张了的具象化的外壳。而外壳内的建筑还是该怎样还得怎样。这显然是只“进化了的鸭子”。(按照文丘里的定义,原本“鸭子建筑”是指整体形象直接地表针其内部的某种功能和意义的建筑。如果这样集商务、金融、贸易办公于一身的沈阳方圆大厦以及五粮液酒厂的那个酒瓶楼自然是地地道道的“鸭子”,而天子大酒店的外表并不是对于内在功能意义的反映,但又不是简单的立面装饰而是一个整体造型,故而应该算是只“进化了的鸭子”。)对于第一只“鸭子”的创意价值也许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时尚满足了人们猎奇的心理需求。这里提及的“鸭子”又不禁让人联想到文丘里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将广岛的那只鸭型建筑名正言顺地命名为后现代建筑时,当时笔者就感到很可笑:“建筑怎么能是这样的呢?”因为这种鸭型的造型语言根本就不是建筑的――从古代一直到现代。也许这正因此,它才被惯以后现代的头衔。随后文丘里用自己的“鸭子论”――既然现代建筑的形式都追随了功能,其外部崇尚的是技术性构件,崇尚的是混凝土,这都是直接将整个建筑扭曲成了一个大装饰物,成了一只“抽象的鸭子”――最终将柯布西耶、密斯等人的现代经典建筑也拖下了水咸了一只“抽象的鸭子”。并认为既然都是鸭,一个抽象的,一个具象的,那么就没什么必要“抽象的鸭”要骂“具象的鸭”。
  虽然在文丘里眼里大家都是“鸭子”,但是他却刻意回避了“长岛鸭子”的直白,直自到几乎没有象征意义的象形建筑,显然天子大酒店也正是如此。这与惧怕沦落为原始欲望的工具,现代建筑便以剥离具体文化为代价走向抽象的普适化的人文主义不同,后现代建筑肯定并且满足了具体的人的欲望表达,认为商业性广告式的、适合小人物的地方语言,才是充满生机的、人性的,发展的建筑语言。它借助现代主义建筑的技术与材料反映了更高的人性追求。这恐怕应算是后现代建筑创意价值的最佳体现!N・沃林格尔说:“抽象源于恐惧”,而笔者要续言:“恐惧源于对人性的物化与扭曲”。现代主义建筑这只“抽象的鸭”在这点上无疑是不比后现代式的具象要显得高明。既然如此,对于一种新类型的建筑形式,我们也不该盲目地贬损其创意价值。至于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比如当今中国的某城市某地点)这种做法是否合宜,工艺是否完美那是另外一回事,这不影响其客观的创意价值。“存在即有理”,人们没必要摆出狂热地拥护现代主义建筑的愤青式姿态咒骂诋毁之。
  说了这么多,只想明确地说明天子大酒店一类的建筑其实是不属于现代主义建筑的范畴,但是其创意未必就没有价值,它们应该算是一种后现代的建筑艺术风格。只是利用了现代主义建筑常用的技术和材料而已。这样一来,在我们的建筑创意金字塔中,如果将后现代风格的基点与常规技术材料一项的基点相连接,我们就发现其相对于参考线发生了明显的偏斜。其客观的创意及其价值似乎可以验证笔者前面提出的观点。我们不妨再来分析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来验证这种创意生产的猜想。
  
  2、其它时尚建筑的创意评述
  借着2008年北京奥运的契机,首都北京迎来了一批当今世界上最时髦的明星建筑争相竞技。无论是有“鸟巢”之称的国家体育场,有梦幻水晶之誉的“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还是天安门广场旁拥有浪漫弧线的国家大剧院,以及令人惊呼称绝的CCTV中心大楼,无疑在世人眼中他们除了创意还是创意。建筑创作似乎就应该仿其道而行之。果真如此吗?
  先说“鸟巢”。乍看之下甚是壮

观,壮观本身好像就是创意,同时也因满足了主体猎奇与崇拜的心理需求而显其价值。因为“鸟巢”作为一个国家形象工程,第一需求便是要这样的视觉效果。而壮观的不外乎就是建筑通体表面像是扎了一圈钢筋笼子。因为其看似杂乱无章很像鸟儿用草茎编织的巢穴,故而得名“鸟巢”。据说看似杂乱无章的钢结构构件的受力均匀合理,但后来也有人批评说其中有不少没有必要的多余杆件,他们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装饰出这样的效果。再说当今建筑的趋势是节能环保,结构轻便。而花费11万吨优质钢材去编织这样一个钢筋笼子,似乎本就不合时宜。但无论如何要完成它需要高端精密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这点上说,此类建筑创意的实现推动了我们建筑施工管理的水平,笔者认为,这才是其真正的价值所在,从“鸟巢”的建筑风格上来说,肯定不是现代主义式的,或说是新现代?!也并非像是后现代的产物,其无序混乱的外表倒是有点解构派的风格。那么在我们的创意金字塔中寻找到相应的基点,连线之,对比参考线,根据我们的猜想,遂而发现连线高于参考线,故而其创意是不言自明的。
  再者“水立方”的情况也基本类似。最具创意的“聚四氟乙烯充气塑模”的表皮形成的水泡在精密的钢结构骨架的支撑下惟妙惟肖。这些非当代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和材料无以实现。只是其风格与其说是现代主义的抽象的方盒子,倒不如说更接近古埃及金字塔的原始艺术风格――单纯的几何体块,有序或无序的简单组合。在创意金字塔里,我们发现这条创意组合的连线与参考线交叉。
  最后看看天安门旁边的国家大剧院。你认为它“像个剧院,像个中国剧院,像个天安门附近的中国剧院”吗?!这是国家大剧院业主委员会的设计要求。而保罗安德鲁大师狡黠地绕过了这圈束缚,玩起了法国人最擅长的浪漫来。后来他说:“当初我也曾按业主的立项要求做我的设计,但被苦苦地禁锢住了,做出来的东西我很不满意,之后我明白思路得打开,不能受字面的限制。我曾读过老舍的一本书,讲他在英国伦敦和北京的生活,我头脑中一直留下了书中描绘的一副北京人生活的场景
  人们安逸地生活着,天上鸟儿在飞,在空中划出了一条美丽的弧线。这个场景很传统,但其实也非常现代。”其结果的确诞生除了非凡的创意作品“概念中的房屋的墙不见了,概念中房屋的顶不见了,概念中房屋的窗不见了:连概念中房屋底层的入口也不见了。”这一切完成超出了人的期待视野,但是就一定在受众期待的潜意识中吗?!对此王明贤说:“这只有等待历史给予其评价了。……”
  回过头来想想当初业主提出的要求,眼前的这种创意是否满足了业主的要求而生成了价值呢?!这座广受争议的创意作品所显现出的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其一,整齐形象与北京、与天安门的大环境不相符合,其二,造型背后的代价除了造价高昂外,内部具体功能空间的安排上也困难颇多,有的矛盾甚至不可调和。所以有不少工程院士联名上书批判并反对建设。当然也有人给予理解支持,并认为”有了卢浮宫新馆的前车之鉴,中国国家大剧院在与环境的协调问题上就可以放心了。……相信中国人会喜欢,那它便是中国的剧院。因为社会在发展,人们的建筑审美意识也在发展,好的美的总会被人接受”。如果这样来理解业主提出的要求,以及业主代表的中国人的接受心理,那也难怪依据字面意思创作出的很多方案都被贴上没有创新的标签而别淘汰。似乎乙方们被甲方耍了一番,而只有我们的“安大师”跳出了禁锢,真正抓住了要求的潜在精神。他的非理性的浪漫的确诞生出了创意。这一点用创意金字塔来衡量很是合适。在其中该建筑在技术与材料上对应的基点绝对是最高位的,这点不用多解释。其表皮化的整体艺术风格,不禁又让人想起了那只后现代的“进化了的鸭子”。因为钛合金的壳体内的建筑还是三个高低不同的较规整的几何形体。因为必须要满足剧院的基本空间要求。实际意义上的剧院与这个壳体其实毫无关联。既然如此在创意金字塔中两边基点的连线不又是相对参考线而发生偏斜的吗?!创意的确存在。而壳体与水面的创意价值还是如同前面“鸟巢”一样,一方面让人满足视觉上的惊奇和心理上对体现伟大光辉形象的自慰,另一方面促动了我国建造技术与管理的发展。也许还有第三个方面,那就是由此创出了新的区域品牌,刺激了消费,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这种角度来看,此等建筑创意怎么能没有价值呢?那我们还要批判他什么呢?!只是也许现代已经不允许让人们仅仅把它当作一栋建筑用建筑业内的老眼光来看待罢了。
  
  建筑创意的辨证思考
  
  仅就生成建筑创意而言,先进的高科技技术手段在塑造建筑壮观与新奇的创意上优势明显。从这点上说我们的确要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领域并将之应用于建筑创作中。因为没有这个意识,我们在这条路上就没有什么创意优势可言。但是话又说回来了,除此之外,建筑创意就无路可走了吗?真若如此来理解建筑创意及其价值的生成,那似乎也太过于简单了点,只要在创意金字塔中寻求不对应的基点将之连接作为创意生成的小技巧,同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高新科技手段来包装实现这个创意建筑的窍门似乎就万事大吉了。
  如果把代表“以土木石为主的精美加工技术”的基点与代表“近现代艺术风格”的基点相联系,即用“以土木石为主的精美加工技术”去表现现代主义那抽象的方盒子,是否也能生成一种创意呢?如果用“原生材料和原始技术”去表现它呢?!如果有人愿意试试,只要处理得当,笔者认为这个生成创意的构思技巧或说是一种对创意黑箱的解读猜测从理论上就是成立的。同理如果用“高科技材料及高科技加工建造技术”去塑造一种“古代成熟期的艺术风格”的建筑呢?其结果也许要么不伦不类,要么极具创意。
  北京的菊儿胡同改造工程,是创意的尝试。用创意金字塔来衡量它,也是屡试不爽。它的创意出自将”以钢筋混凝土、玻璃,一般金属材料为主的现代一般建造技术”用于表现“古代成熟期艺术风格”的四合院式的居住形态。(中国四合院形制的建筑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并取得了业内广泛的肯定和好评。
  而20世纪20、30年代对“中国固有形式”的建筑风格的探讨结果无非也是用这些现代常规材料和技术来表现中国古典建筑的大屋顶式的艺术风貌。诚然两者在诞生的那一刻都是很有创意,但人们对之的评价似乎又天壤之别。菊儿胡同被公认为中国旧城改造与更新的范例,荣获世界人居大奖,而中国固有形式的“遗腹子”――传统的大屋顶形式,人们对其先是趋之若骛而后又屡屡批判唾骂。同为一种创意思维的产物,人们对之的态度却大相径庭。这又是为什么呢?!看来创意及其价值的生成并非有如创意金字塔概括的那么简单。就算一时间创意能够生成,而要其能满足人们易变的需求,持续不断地维持其价值。这对创意金字塔来说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创意容易,价值更难持续!
  
  结 语
  
  说到这里创意金字塔算是介绍完毕了。可见它对于建筑创意的探索只限在其表面的那一点光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创意生成与表达的问题。何况这种创意生成的方式背后所要付出的代价也许都很高昂。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除了那几栋”面子工程”外,绝大多数建筑是经不起这种创意代价的折腾的。所以即便创意金字塔所泄露的天机是正确的,然而也不是普适性的。我们只能指望它启发我们的设计思维,但不能绝对依靠它。它反映出的,更多的是当今建筑创意急功近利的一面。
  只是对于创意金字塔的猜想还有一点要补充说明一下
  在金字塔的两边,不对应的基点相联系的确可以产生创意,但不代表彼此对应的基点相连就没有创意可言。创意金字塔两边的基点是一种抽象的模拟和概括,其实每边上何止只有六个基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主客观因素使得这两条边上可以分出许多微观的包含具体信息的基点。表面上看似相互对应的基点可能在微观上呈现出不对应的状态。而用心灵的智慧发掘这种微观层面的基点并将之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产生出的创意,也许才是真正我们应该追求和探索的。而要想这种发掘出的创意有意义、有价值,那就必然要一方面深入我们的生活,关切来自于生活的可能激发创意的点滴,另一方面还需要注重建筑创意的价值选择等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30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