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成果评价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从高校科研成果相关概念的界定,当前高校科研成果的通用评价方式,以及应该遵循的相关评价原则等方面对高校科研成果评价进行了相关理论探究和分析。由此,建立了一套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三点评价策略,即鼓励延时评价、人员多元化评价和结果处理科学化评价。希望能为当前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从而起到优化评价科研成果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 科研成果 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教师系统的科研工作,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及技术后盾。对高校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技术价值和应用前景进行确认和评定,能够更好地弄清高校当前科研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高校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改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提高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科研发展目标,而且影响到科研的健康发展,对树立正确的学术风气准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目前我国各高校过于注重对科研成果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进行评价,缺乏对科研成果实际应用水平的评价,尤其是对成果的创新性、产业化后取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没有明确的要求。教师的工作考核、职称评定等,依然强调发表论文著作的数量、级别等。这一方面导致了个别教师在名利驱使下,出现了造假、抄袭等不良学术行为;另一方面,抑制了教师在科研中的创新思维。许多人选择急功近利的研究课题,而放弃成功风险大,却有可能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科研方向,进而造成了科研成果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因此,有必要对高校科研成果评价做进一步地探究。
1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的内涵
1.1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的概念
“科研成果”是指利用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和经验形成的涉及产品、工艺、材料及其改进的技术方案,包括专利、专利申请、技术秘密、速记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和植物新品种等。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认为,科研成果,当然也包括高校的科研成果,核心是一种创新技术,这种技术可能是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也可能是专有技术,而专利、登记软件等应该是该技术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技术的载体。
“评价”是指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根据价值标准对事物及其属性做出的价值判断。其是以事实信息为主要参考,又不完全依赖于事实,是在下结论的过程中伴随着评价者个人的许多观察和思考,是一个分析和比较的过程。
我们认为,“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是指评价人员根据一定的评价目的,制定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并据此对高校科技人员形成的科研成果进行分析、比较和认定的过程。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评价的目的不应该单单停留在对科研人员或学校进行绩效考核的阶段,而应该向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并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即从评价的鉴定功能转向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
1.2 高校科研成果的通用评价方式
目前,高校主要采用引用评价、鉴定评价和专利评价三种科研成果评价方式。理论研究成果以论文或著作的形式公开发表后,常采用引用评价;应用技术成果常采用鉴定评价或专利评价。
引用评价是自发的、不带有主观性,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强,弊端是评价的绝对化和简单化易导致发表论文的数量性方面的压力。鉴定评价其特点是时间短,见效快,成果鉴定通过率很高。有利于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弊端是鉴定的申请人为了保证鉴定结论符合主观意愿,经常自选鉴定专家名单,拔高评价结论,难以保证结论的公正、科学、客观。专利评价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最大,具有相当强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弊端是审查周期长,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科研人员的奖励申报、年度考核等。
2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科研绩效考评体系中,所列指标因素和考评标准应该尽可能是可量化的,以便能用最终的评价分值来反映不同类型成果的业绩状况。同时,由于科研成果评价自身存在着模糊性,很多科研成果是不可能确切测量的,因此,需要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评价方法。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为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3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现阶段,我国高等科研成果评价缺少客观、科学、量化、直观的标准,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应该包括科研课题难易程度、科研成果转移、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科研成果市场需求性、科研成果内在价值、科研成果环境效益、科研成果社会效益八个维度。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在课题难易程度这一维度上,课题越难,该评价得分应该越高;在课题难易程度这一维度上,投入越少,这一维度上的评价得分越高。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与自然科学科研成果评价都可以使用上述指标体系,但在不同的指标上侧重点不同,需要在评价标准设置上与结果处理上区别对待。同样,不同学科、不同院校也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与结果处理方式。
此外,为了使该评价体系更具有操作性,还需要为各评价指标设置具体的权重、具体的测评点和评价标准,并且要针对不同的评价指标开发不同的评价方法,编制一定的评价工具。例如问卷、访谈提纲、量表等,这些还有待于有识之士作进一步地探讨。
4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的实施策略
4.1 评价时机
评价时机上应鼓励延时评价。科研成果的价值体现在认识世界的广度、深度及改造世界的效用上。前者可用成果的真理性标准检验,后者可用成果的效益性标准检验。由于成果研究出来以后其成果经实践检验还需要时间,其效用不能立即显现。因此,对成果价值宜采取延时评价,即在成果发表后一定时期或验证后进行,这样可以避免过早评价而出现的误差。
4.2 评价人员
评价人员应该包括:同行评价,从对研究成果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来看,除作者之外,对成果的内容、意义理解力、认识力最强的就是学科同行;专家评价,由若干名(5~7或更多)专家组成评议小组综合评议,专家评议法可以充分发挥专家的智慧和才能,也便于理论上的沟通;科研评价中介机构评价,具体负责学术成果的鉴定、评奖、成果价值评估等;科研工作者自评,充分听取研究者个人的意见。
4.3 评价结果
4.3.1 评价结果的统计
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最终要形成综合判断,从总体上做出综合意见,对评价对象做出优良区分或者其是否达到应有标准的结论。其次,还要进行分析诊断,对评价过程得到的信息进行细致的分析,以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4.3.2 评价结果的反馈
由于科研成果评价是为了提高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素质,并为高校和政府今后实施科研改革提供参考,因此。评价获得的信息需要向三个方面进行报告:向科研工作者进行反馈,目的是使他们今后能有针对性地改进自身的不足:向学校科研处报告,这样有利于与教师的奖惩、晋级等挂钩。也为学校今后采取措施提高本校科研水平提供了依据: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这样有利于他们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为他们发放科研基金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科研成果水平的高低很难用一种方法来准确评判,而科研成果水平的标准有很多,所以科研成果的综合评价比较“模糊”,比较复杂,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评价问题。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许多评价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之,对高校科研成果进行科学评价,改良传统的评价模式,需要从多种维度来完善评价体系和进行信息整合。科学的评价会使评价具有公正性和权威性,有利于促进科研工作者创新思维,从而丰富高校科研成果的内涵和外延。将使有限的科研成果资源得到最优化使用,同时也有利于鼓励科研专家多出和早出科研成果,造福社会,促进人类进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49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