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先秦诸子”选读 读出人生境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 昔

  时下社会呈现“国学”热,校园亦掀起东方古国文明热潮,为广大高中生开辟了一方了解中华古代优秀哲学思想的沃土;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先秦诸子选读》无疑是一场哲思的及时雨,滋润着学生的思想心田。选读“诸子”,便能读出一些思想境界:有容乃大、自强不息、实事求是、辩证思考、以人为本、超越自我……
  
  1 有害乃大
  
  中国古代哲学发于汉族人却被大多少数民族认同。诸子百家各法有异,却皆能“海纳百川”,终“有容乃大”而成其大。它们相反相成,相对相纳,取他山之“玉”,可以攻自家的“石”。儒、道、墨、法是古代哲学思想江湖的四大派,他们的终极目标是相同的:世治,民和,已安――推仁善,事容忍,建和谐,求发展。
  他们都是从“阴阳”开始,明是非,识正误,知生死,辨荣辱,懂治乱。比如孔子崇礼、仁、义;孟子要求世人求性善,行四端,人人可为尧舜;荀子认为人性恶,而人为(伪)可向普;墨家嫌儒礼繁,去之,求实用之仁爱,以达兼爱相利;道家(老庄)以无为成大为,追求至大境界;法家取法道家反求刚强有为,集百家成刑名术法之学。如此看来,诣子百家的相容为大正为当今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思想;“教书”只是手段(桥梁),“育人”方为真果(彼岸)。
  
  2 自强不息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反映中国哲学的积极进取意识,
  中国古哲人崇尚健动,以动态眼光看待世界、看待人生,宇宙生生不息,流迁不止的运动过程,不存在任何一成不变的东西。正如《老子》中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易传》中“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理论也证明这种哲思。
  “生”最能体现中国哲学的特有风格,古希腊哲学家从“有”(存在)开始哲思;中国古哲人从“生”(形成)开始哲思。《老子》有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气”,既是宇宙万物的质料,又是宇宙万物的动力,此为动态的、有机的宇宙观。“生”作为人类社会的最根本原则,鼓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高扬乐观主义精神。在逆境中奋斗总见光明,《易传》有“否极泰来”,燃起人们心中的希望之灯,实是“生”之意识,自强方能自生。
  《论语》中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所推举的是“生”之道――力求创出一条世人之生路。同时显示一种韧劲,就是自强不息的思想境界的体现。
  
  3 实事求是
  
  先秦哲学尚实――以虚入实,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传》)可以反推先秦哲学关注现实问题,注重人生实践品格的思想境界:
  《论语》有记载,季路问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为实事而求“知识”,求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知识。这是孔子注重学问与做人的一致性。
  华夏先哲之思不仅在短文、札记、书信、语录、注疏等文字语言上,更体现在实践,孔子无宏篇巨著,只有弟子记载言行的不到两万字的《论语》,其言语都为后世儒家心目中经典,行为举止却是后世儒家效法的楷模。正因此而孔子获“世界文化名人”之称。美国有166所孔子学院,可证明“孔学”的实用性在西方的重视程度。
  《韩非子》之法家学说更追求依现实而活之功效。“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老”“庄”用虚求实亦然。《老子》:“是故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虚入实,求是才是目标。
  《庄子.养生主》:“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目无全牛“得养生焉”;“求无可所用为予大用”(《庄子人间世》),都是以虚求实。
  《荀子》:“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磋而不舍也。”这可证明经世致用求实际的思想在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4 辩证思考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以阴阳为基本范畴。阴阳范畴传说为伏羲所画,不可确考,说法有三种:
  ①两性说(阳为男性特征的抽象,阴是对女性特征的抽象);
  ②蓍草说(古人用蓍草占卦,中间有结者为阴,中间无结者为阳);
  ③山体说(山朝向太阳一面为阳,背着太阳一面为阴)。此说较贴切,与自然元气说相合,《易传》“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可以证明。
  三种说法可证明“两点论”看待世界,而非单一角度。先秦时期以阴阳为核心形成三个辩证学说系统:
  一、道家“贵柔”辩证法(守弱曰强),以老子为代表。
  二、兵法家“刚柔”辩证法,以孙武、韩非为代表。“上兵伐谋”;“用兵之法,全国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些言论体现用兵“尚刚”与“贵柔”相济的智慧。
  三、儒家的“执中”辩证法,以孔、孟为代表,《易传》、《中庸》(中庸:儒家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态度。)《论语》为经典。孔子教育培养弟子就是辩证生活的典例。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赦退之。”
  
  5 以人为本
  
  “仁以为已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在此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人道原则之人,后世儒者纷纷以此原则当自己宗旨:
  孟子提倡治理国家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先民,其次政权,最后君主)――得民拥护,国政有稳基;政有固基,君位才坐得住。
  荀子恰当地把君主和民众间的关系比作船和水的关系,更体现“民贵君轻”之思想境界。“人妖致民苦,君人者重法爱民而霸”就是“民本”思想的最好证明。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以人为本,顺应民心之自然。“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并不为自己的私利着想而是为天下百姓着想。老子倡导的自然法则中包含着公平原则,“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天道”公平,“人道”不公平。老子对当时社会中种种不公平现象提出严厉的批判,指责当权者:“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道夸。非道也哉!”
  先秦哲学以人为本精神中含尊重他人、尊重民意、与人为善、利群利他、忧国忧民、严于律已、推已及人、向往高尚人格等合理思想。
  
  6 超越自我
  
  认识世界,指导人生,是先秦现实主义思想倡导经世致用的人世精神的“内在性”(重实用理论)的反映,有如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
  西方理想境界是“天国”而非“人间”;理想人格不是“人”而是“神”(上帝的选民)。《圣经》中人类始祖夏娃与亚当因偷吃智慧果而被上帝逐出伊甸园,因而人生来就有罪,称之为“原罪”,人只有洗清“原罪”才可能重返天国。――人不可自救,靠上帝恩惠才可超凡入圣,实现终极目标,走的是“外在超越”的路向。
  印度佛教:人生下来即入“苦海”,因之人生不值得留恋。茫茫苦海,回头是岸,与人生相对的彼岸就是佛国净土。
  基督教与佛教共同点:都否定人生的价值;追求超越的终极价值目标,都选择了一条外在超越之路――外救。
  中国古代哲学之“内在”就是肯定人生的价值,肯定在人性中存在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因而不必否定人生价值,不必寄希望于外力的拯救与超拔;“超越”就是设定理想的价值目标,以此作为衡量自我完善的尺度,作为意义或形上追求的方向。
  先秦哲学的“内在的超越性”或“超越的内在性”都可以在诸子百家中找到论证。
  《论语》记载,“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知其不可而为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怒矣”;“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有教无类”;“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
  《荀子》中“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君子慎重地对待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而不羡慕那些取决于天的事),这就是超越内在,完善了自我。
  《韩非子》“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责也”,超越了先王;“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靠此完全可以自救。
  《庄子》“求无所可用为予大用”完全是超越了自我后至臻理想境界。
  
  7 学无止境
  
  综上所述,《先秦诸子选读》的启思是无尽止的,“国学”的境界更是有得探求的。选修“诸子”,的确能修出一些境界。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探究一番,人生就会好好的。“诸子百家”早具明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25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