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娟娟

  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十分重视学生课外、校外活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通过学生活动使“青少年迈上科学思维的道路”。他认定学生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当学生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
  
  1 学生活动的特点
  
  学生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又具有以下特点:
  1.1 灵活性。学生活动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定,无论是选择的活动内容亦或是组织形式上皆具有灵活多样性的特点。
  1.2 开放性。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凡符合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提高的活动,学校都可以创设条件为其组织开展,活动和实践的内容接近于现实,为学生打开了走向社会广阔的生活领域。
  1.3 自主性。学生通过自主开展学生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等能力。
  
  2 开展学生活动的意义
  
  高等院校开展学生活动可以营造具有时代特点的、清新、高雅、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形成学校注重活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学校应积极举办各种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以丰富学生的课堂文化生活,提高文化修养。大力开展社团活动、科技活动、文化艺术节等多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学术的、文娱的、体育的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得到熏陶。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设施建设,让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升华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更应加强学风建设,在继续严格考风考纪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学生活动中,有利于大学生突破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或专业界限,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完善,发展兴趣,激发创造灵感,使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得到较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领导、组织、友爱、合作和独立行为等观念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加强他们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有利于扩大学生和教师以及管理人员之间的交往。在学生活动中,鼓励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关系,鼓励社会人士关心和支持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或教育他人或受他人教育,这对大学生能力的提高,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和稳定,往往比课堂教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一般地说,通过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为深刻牢固,影响及于终生。
  
  3 学生学习活动应正确定位
  
  学生活动如果是一哄而起,忽略活动质量和学生的感受,过之,则是给学生加压。相反,学生活动若完全处于“自发”状态,无人重视和支持,则活动的层次和质量方面得不到提升,活动的潜在价值不能尽可能挖掘。由此有必要对学生活动进行正确的定位。
  3.1 学生活动应具休闲性。所谓休闲,必须先根据参与者本身的心理状态再从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及教育文化等多方面去探究,这里学生活动的休闲性是指:利用余暇的时间进行的活动;学生自由意愿的参与活动;满足学生心理与生理需求的活动;能消除学生脑力劳动的疲倦,振奋精神的活动;增进学生之间团结与和谐的活动。
  3.2 学生活动应具文化性和高品质。在学生活动中,通过对专业所涉及到的与社会生活以及专业之外的其他学科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来提升其文化品位有其特定的优势.它是对专业知识外延和深度的拓展。如果要对学生活动是否具有文化性和高品质作出判断,我们可以试着从社会教育、专业等角度来审视:①活动是否体现特色和创新?大学时代,学生的思维已处于活跃时期,如果学生能把自己对所学专业的构想付诸于实践,能产生很多特色和创新性作品,'这种特色和创新是融入了学生的思想的,而有思想性的作品更能彰显其活动的品质。②活动的技术性程度如何?技术性程度往往成为该活动是否具高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势必涉及到教师对活动的技术指导问题。③是否经得起德育和审美的考察?我们所期望的文化性和高品质的学生活动能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也能给他们以心灵的震憾,他们的实践是符合德育和审美高度的。
  
  4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学生活动不仅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积极利用活动这个平台,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容。学生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4.1 举办各种学习班、培训研讨班,组织学生“双学”小组和理论学习会等学生理论社团,广泛开展读(原著)、听(录音辅导)、看(录像报告)、走(社会实践)、讲(讨论交流)、写(调查报告、读书心得、学术论文)的活动,组织邓小平理论演讲会、辩论会、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使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开展得更加广泛、深入。只要设计合理、引导得当,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开展学生活动的时候,应注重对学生的辅导、引导和吸引工作,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吸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参加,使学生活动寓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这是组织开展学生活动不可忽视的问题。
  4.2 学生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从事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各种实践活动,包括举办大学生艺术节,开展美术、书法、摄影、手工、绘画等展览,开展“美化宿舍床头设计”比赛等,这些方面对于增强大学生的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都有积极作用。在组织开展课外审美活动时,教育工作者必要时可引导大学生认真选择审美对象,同时特别要注意审美过程对学生的移情冶性作用。审美过程对于个体的情感共鸣和性情陶冶有重要作用。
  4.3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走入社会的相应环境,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教育的内容是否适当,同时也检验大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是否过硬,是否符合社会需要,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可以发现大学生的现状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对这种差距与不足的正确认识,能为大学生社会化,确定今后的方向。社会实践可以对大学生社会化尚存的不足进行弥补,这种补充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社会实践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②弥补学校课堂教学的不足。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等教育课外校外活动的一种形式,已充分显示了它的作用和价值。它能使大学生了解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新情况、新特点,获得课堂中得不到的知识。
  
  5 结束语
  
  高校教育应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学生在丰气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中完善自己高等院校在教学改革时,要注意引导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只要学生活动的内容是科学的、健康的,与学校规章制度不发生冲突的,高等学校各个部门应该创造有利条件,让大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学生活动的内容,确定活动的方式,让他们自己在充满欢乐的学生活动中学会管理自己,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75~87页
  [2] 林德宏,陈文林,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赵亮宏等,大学生管理基础知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2005
  收稿日期:2007-1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49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