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把尖端科技“移植”八桂学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人物简介
  吴尽昭,男,汉族,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马普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外引入杰出人才)”入选者,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组部中央直接联系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广西优秀专家。中科院成都计算所、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萃英讲席教授,中国数学会计算机代数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分委会委员,广西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广西高教学会科研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西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专家评议委员会委员,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励评审专家,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
  从吉林扶余到甘肃兰州、从首都北京到广西南宁,他划了一道弧,圈起了自己从学生变身教师的梦想;
  从数学和计算机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学者,到致力于推动大学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快速发展的校领导,他擎起一面旗,带领师生向建设高水平民族大学目标坚实迈进。
  他,就是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优秀专家、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吴尽昭教授。
  “用数学这把钥匙打开科学的大门”
  通往科学殿堂的道路没有捷径,学术的积累均源于汗水和毅力。
  出生于东北小城――吉林省扶余市的吴尽昭天资聪颖,少年时便在各种数学竞赛中屡获大奖。
  1984年,吴尽昭考入兰州大学数学系,本硕连读,他立下誓言:“用数学这把钥匙打开科学的大门。”1991年取得硕士学位后,吴尽昭考取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基础数学专业,师从我国著名数学家、数学机械化的创始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院士。1994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吴尽昭进入北京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是著名数学家程民德院士,主要研究符号计算与自动推理。
  1996年,博士后出站后,步入而立之年的吴尽昭成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信息科学系副教授。“做学术就不能坐井观天。”为了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追求科研突破,1997年,吴尽昭在美国Texas A&M大学电子工程系担任副研究员,1998至2005年先后就职于德国Max-Planck计算机科学研究所和Mannheim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任研究员。
  回忆那段求学之路,吴尽昭说:“当年我们都坚信要取得一定的成绩,就必须辛苦付出。”在美、德计算机科研机构、大学长达9年的科学研究,他为通晓德语文献原著刻苦学习德语,为验证一个方程反复与同行专家讨论。长年扎实的科研工作使吴尽昭建立了自动推理、逻辑程序设计和并发系统设计与分析的代数符号化理论,开辟了自动推理、逻辑程序设计和复杂并发系统设计与分析的新途径以及代数符号计算新的应用领域。他在《中国科学》、《Acta Informatica》、《ISSAC》、《ICFEM》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研究论文180余篇,其中SCI、El收录1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得软件著作权10项,申请专利3项。
  在学习研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吴尽昭首次系统地提出处理计算机逻辑程序语义的代数方法论;在曼海姆大学工作期间,与一名德国教授合作率先建立混合并发系统的加细理论,实现了性能验证和评价的组合层次化,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1997年,他获得德国“马普基金”。
  自“百人计划”启动,我国拟引进一批海外高科技人才,2001年,吴尽昭成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外引入杰出人才)”入选者,2004年成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方向。”吴尽昭带着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说服家人,举家回国。
  海外科研的历练,奠定了吴尽昭从事数学与计算机应用研究的坚实基础。近年来,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200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吴尽昭人选“广西优秀专家”。
  “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
  在国际上备受赞誉的“吴方法”,是吴尽昭的导师吴文俊院士创立的机械化数学理论,导师的创举,让吴尽昭深深领悟到:“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
  2005年,吴尽昭放弃国外优越的待遇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回国致力于拓展运用“吴方法”。
  吴尽昭首先将目光投向集成电路设计的核心技术――验证技术的研究及其系列软件平台系统研发。验证技术之所以是集成电路设计的核心技术,是因为完成集成电路的设计之后,还要进行设计的正确性检验.然后才能加工制造,这种正确性的检验过程称为验证。而在当时,我国测试验证评价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设计能力,验证技术成为制约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瓶颈,只有突破“集成电路芯片产业在中国”的现状,才能真正建立“中国的集成电路芯片产业”。
  吴尽昭深入分析当时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普遍存在的“缺芯少魂”状况,以芯片设计作为突破口,以形式化方法为核心,以传统的模拟技术为支持,以两种方法技术的结合为桥梁,开始探索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满足当今和未来集成电路发展需要的统一验证技术与平台,他成功研发“巨微”通用芯片测试评价系统,可以验证评价较大范围内的各种电路,为业界提供快速、高效、可靠的测试验证与评价服务。
  从2008年开始,吴尽昭开始探索数理逻辑和软件方法如何运用于轨道高速列车运行控制软件系统设计与验证分析。
  吴尽昭认为,形式化方法是复杂控制系统设计分析和验证的有效手段,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必要途径。多年来,吴尽昭在形式化方法和逻辑程序设计方面的科研成果具有国际水平,他主持的数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并发系统验证和评估分析的代数符号化理论与方法”“微分半代数程序模型的等价及等价谱系”等,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基于代数符号计算的新型软件形式化验证技术和支持工具”以及“嵌入式软件验证与评估若干关键问题研究”、“现代城市与城际轨道交通运营形式化控制与分析关键技术”等多项省部级项目,成为高铁列车运行“高速、高密、高安全”要求的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   “能为西部地区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是一种幸运”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取得什么。”这是吴尽昭的心声。
  2009年10月,作为广西引进的专家人才,吴尽昭离开妻儿和京城,带着投身八桂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决心,来到壮乡,担任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
  “我跟广西很有缘,此前两次访学,感觉广西山清水秀,壮乡人民淳朴善良,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吴尽昭说,来到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的民族地区工作并不容易,但他看到广西对科技发展的重视,看到北部湾的风生水起,他激情倍增,他说:“能为西部地区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是一种幸运!”
  从国内重点大学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高校,从拥有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在的北京交通大学到理工科专业相对较弱的广西民族大学,从单纯的科研工作者和分管高校学科建设和科研的副校长,吴尽昭面临人生一个重大转折,他义无反顾:“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创新科研成果不太容易,但我愿意发挥自身特长,为西部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平台构建做一些工作。”
  来到相思湖畔,吴尽昭全心投入建设高水平民族大学的目标,他认为,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科研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离不开高水平的科研团队,高水准的科研平台成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孵化器。到任后,吴尽昭整合专家力量,聚焦研究方向,建设了6个科研团队及平台:广西混杂计算与集成电路设计分析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成都计算所博士后流动站广西民族大学基地、广西混杂计算与集成电路设计分析“八桂学者”岗位、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广西船联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广西形式化方法“八桂学者”岗位。吴尽昭力促引进一批年富力强的专家学者,并努力为中青年科研人员搭建良好研究平台。作为这些科研团队的领导核心,吴尽昭在其中起着“顶梁柱”和“主心骨”的作用,一方面他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用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带动团队开展科研,着重从应用基础、高新技术和上程应用3个层面展开创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广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他科学设置目标,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将团队成员个人智慧整合为群体的智力资源,使每位成员既充分有效地为团队发展做贡献,又获得自我发展的空间。
  在吴尽昭的推动下,科研平台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科研管理制度。比如广西船联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3所高校和2家企业组建而成,以船联网的技术研发为核心,进行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实时动态预警和安全预测等船联网技术研究,其组织管理就是由个体、封闭、分割方式走向流动、开放、协调,从而实现创新要素由孤立分散的状态变为汇聚、融合。
  吴尽昭还致力于促进学校学科的均衡发展,积极争取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交流的机会。2010年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计算机与计算智能国际会议在南宁召开,此次会议由广西民族大学承办,对广西的计算机科学发展意义重大。此外,吴尽昭促成多位院士及国内外知名学者到广西民族大学举办专题讲座,为师生讲授科技前沿和学术动态。
  近年来,吴尽昭对科研服务社会有了更深的思考,他在兼任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院长时努力激发该院科研团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东盟学院智库、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觉得,客观理性的态度、不畏艰难的精神、百折不回的毅力、脚踏实地的作风是学者必备的品质,作为一名教师,我也引导学生们朝着这个方向前行。”吴尽昭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他每周举办一次学术讨论课,每位研究生要根据选题发言,以此提升学生的学术敏感度。他还经常修改博士生、硕士生的论文,一个英文语法错误、一个标点符号都修正到位。至今,吴尽昭已培养毕业博士生22人,目前指导在读博士生15人、博士后2人。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已届知天命之年,但吴尽昭依然保持着充沛的工作激情,在实践中寻求治学与治校、专家与管理者两种岗位的良性互动。
  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路上,只有勇者和智者才能享受到喜悦和幸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462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