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融创新支持油茶林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文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面对这场巨大改革,金融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
  2009年1月,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在耒阳调研时提出了金融要加大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指示要求。并进一步要求,基层人民银行要根据地方经济实际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支持经济发展。根据这一精神,在武汉分行、长沙中支的指导下,衡阳市中支党委将金融服务创新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结合,全国首创了油茶林承包经营权的抵押贷款模式,推动林权流转,解决资金难题,大力支持油茶林产业发展。最近,总行郭庆平行助在耒阳考察调研时,高度评价了衡阳金融支持油茶林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发展的路子走对了!”。4月30日,《金融时报》以“百里油茶百里富,一方产业一方兴”为题进行了长篇报道。
  为总结试点经验,综合评析油茶林权抵押贷款风险,进一步拓展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思路,加大金融创新支持油茶林产业发展力度,衡阳中支近期对油茶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进行了全方位调研。调查中发现,从地方党政部门、银信部门到油茶开发企业、加工企业,乃至广大的林农,他们无不洋溢着对现实改变的激动之情和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人民银行推动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正在发挥核心支撑作用,党的富民政策正在农村勃发生机。耒阳油茶林权抵押贷款试点成功说明,金融服务创新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结合,已经走出一条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光明大道。调查中也发现,金融支持油茶林业发展还存在一些急需配套解决的问题,人民银行基层行忠实履职、深入落实党的富民政策面临着挑战。
  一、衡阳市油茶林产业发展及金融支持情况
  全国油茶林近5000万亩,其中湖南1800万亩,占全国总面积36%。衡阳市现有油茶林340万亩,年产油茶1.5万吨,油茶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地级市首位,被誉为“湘南油海”。
  通过近二年的发展,衡阳在油茶主产区垦复改良50万亩,新种植20万亩,中粮集团、金拓天、南天山等40多家油茶加工企业进驻衡阳油茶产区,从事油茶加工和种植,油茶产业链得到不断完善和延伸。过去对油茶的加工只有简单的压榨取油,现在既有成品油的加工,还有茶枯、茶壳素、茶精油等的深加工。2010年,全市油茶产业产值逾10亿元,受益农民200多万人。
  目前,衡阳市金融支持油茶林产业发展主要有五种模式,全市油茶林贷款2011年3月末余额达3.78亿元。
  一是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模式。以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抓住“明晰产权”这一核心,通过“分林到户”方式为农户颁发林业产权证,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油茶林木所有权具体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农户除可申请小额农贷外,还可凭林权证向金融机构办理抵押贷款,获得开垦种植油茶林所需资金。该模式下的银行贷款目前余额5700万元,占全部油茶林贷款15%的比例。
  二是大户承包经营模式。在充分明晰林农产权基础上,通过签订规范的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促使油茶林向有能力、懂技术、会经营的专业大户流转,实现油茶林集约化经营。承包大户可凭林权流转合同向金融机构申请大额农户贷款,获得规模经营的大额资金。承包大户模式下的银行贷款余额2600万元,占比7%。
  三是油茶合作社经营模式。农户以林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统一开发、统一管护、统一采摘、统一销售,所得收益按股份统一分配。参与合作社的林农分别凭林权证向金融机构办理抵押贷款,再集中、统筹使用,促进油茶林产生规模种植效益。如西岭镇桐江村234户农民以油茶林权作价入股,自愿加入油茶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合作社模式下的银行贷款余额3000万元,占比8%。
  四是公司租赁林地经营模式。公司直接与林农一家一户签订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以租金形式支付林地承包款。公司可凭林权流转合同向金融机构申请油茶林产业发展贷款,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公司可优先获得信贷资金。如湖南江山生态农林发展公司投资3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承包林地1.3万亩,租赁期限50年,现已成片营造油茶林5000亩,并建成百吨油茶专用肥料生产基地和300万株良种油茶苗木繁育基地,形成了制肥、种苗、种植、科研全流程作业。据调查,公司租赁模式下的金融支持力度最大,信贷投放最多,目前的贷款余额已达1.7亿元,占到全部油茶林贷款的45%。
  五是公司加农户联合经营模式。农户以林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与油茶开发企业共同经营。公司通过建立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开展高产油茶栽培技术培训,与农户签订油茶籽定向保底收购协议等,形成基地示范、农户参与、企业加工的油茶发展模式。如南天山茶油业公司与400余户农民签约,平均每户入股土地近5亩,已建成2000多亩油茶高产林基地。公司加农户模式下,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方式最灵活,既有农户小额农贷、林权抵押贷款,又有公司产业发展贷款。目前,该模式下贷款余额为9500万元,占比25%。
  二、油茶林权抵押贷款创新效应评估
  (一)建立了政企银联动机制,经济金融双赢效应显现
  衡阳中支在金融创新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央行推动、政策扶持、金融助力、部门联动、民资介入”的科学发展之路,建立了地方政府、基层央行、金融机构分工合作,以及信贷、保险、财政资金共同参与支持油茶产业的科学发展机制,促使了银政企农多赢局面的形成,呈现出地方经济金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耒阳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多个文件,采取设立油茶产业发展基金、预算拨款、财政贴息等方式,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支持油茶产业发展。
  耒阳试点在衡阳市产生了示范带动效应,一些适宜种植油茶的县(市)纷纷加入到这一新兴产业中来。据统计,衡阳市近二年仅用于油茶种植和垦复的各类投入达到2.5亿元,茶油加工企业增加8家,年加工能力增加1000多万公斤。全市林业部门优先做好油茶林权的勘界、测量、办证等工作,耒阳市共为8.1万户农户和公司发放油茶林权证面积78万亩,发证率达100%;常宁、衡东等县市的发证面超过85%。建立林权登记和评估机构,为林地流转以及贷款抵押创造条件,目前已评估、流转油茶林地18万亩。常宁、衡东等县市纷纷制定《油茶产业发展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规定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油茶产业发展,近几年已累计直接补助5578万元,其中耒阳3178万元、常宁1500万元、衡东900万元。常宁、衡东引进的油茶种植和加工项目10个,已完成投资总额超5000万元。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总结、推广耒阳市油茶林权抵押贷款模式,湖南省有浏阳、湘乡、麻阳等35个县(市)开始选择试点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油茶林权抵押贷款试点的“示范效应”得到进一步显现。
  (二)完善了绿色信贷服务机制,涉农银行自我发展效应显现
  为解决农业生产“无抵押、贷款难”的金融服务难题,有效撬动信贷资金介入油茶产业的统筹发展,衡阳中支与涉农银行机构商定制定了《油茶林贷款管理办法》,对贷款期限、利率、程序、方式等进行明确,此《办法》分别被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和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转发,为后续扩大投放打下了体制基础。《办法》规定,油茶林权抵押贷款期限一般为5-8年,利率最多上浮30%。贷款程序按照“林业局提供种植大户名册和确权发证――借贷户申请――银行机构考察授信审批――林权抵押登记――发放贷款”操作。金融机构则按照每亩1000元的标准安排信贷资金,贷款方式根据不同情况有林权抵押、物产抵押、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等,贷款从受理到办结一般不超过3天。

  信贷绿色机制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林农,同时也为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2011年3月末,全市油茶林贷款余额3.78亿元,从目前的结息情况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能按时结息,贷款未出现风险苗头。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充分保证了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有机统一,显现出良性发展效应。
  (三)深化了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油茶产业社会效应显现
  耒阳市煤炭资源丰富,是湖南最大的县级能源基地,近年来开采量加大造成煤炭储量大幅下降,2009年被国务院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资源消耗型产业的调整和转型,是耒阳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难题。无污染、高附加值、可持续发展的油茶产业,在人民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支持推动下,逐渐成为耒阳经济转型发展的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
  油茶林贷款助推油茶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之后,大量的社会资金不断跟进,尤其是从煤炭资源产业转移的资金纷纷参与进来。如耒阳市煤矿业主谢利芽,投资1000万元在竹市、夏塘等乡镇承包山地营造高标准油茶林5800多亩,并安排了大量返乡农民进行种植;神龙科技有限公司从煤炭、房地产、酒店等产业向油茶林产业转移资金6500万元,租赁12万亩林地进行精心耕作,目标要打造中国油茶种植标准,建设油茶林生态公园。据统计,耒阳目前有46家公司与农户签订林地租赁协议,面积达10多万亩,前期投资额达1.5亿元,后续投资5亿元左右。
  (四)拓宽了农民增收增效机制,林农财富效应显现
  由于金融服务创新思路、方法的对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到位,贷款方式的灵活多样,林农贷款更方便了,生产积极性更高了,林农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用工增加,拉动了农民工资上涨,同时,茶油价格和土地流转价格的上涨也让林农的收益增加了。去年茶油价格由2009年的40元/公斤上涨到80元/公斤左右,涨幅达100%,按照全年产量800万公斤计算,仅茶油一项就可为林农增加收益3.5亿元。再加上茶枯的销售等,总计增加收益超过5亿元。林地租赁价格也由过去的10元/亩/年上涨到25-30元/亩/年。据统计2010年林农年均增收1000元左右。
  三、金融支持油茶林产业的制约性因素
  从两年来的金融创新推动工作来看,金融深入支持油茶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性因素:
  (一)信贷权限有待放宽。目前,全国性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权限基本上都集中在省、市两级,而金融服务“三农”一线的县级支行非常缺乏创新试点的权限。如果其他银行机构不能适时跟进创新产品和服务,那么在今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规划收紧的形势下,农信社恐难以独力担当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重任。
  (二)贷款期限有待延长。油茶栽种后前2年为生长期不结果,第3~4年为初果期基本上没有经济价值,第5~7年的结果可榨油但产量不高,第8年后才进入盛产期。油茶开发经营前期的清山、整地、种苗、栽种和抚育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为有效防范信贷风险,金融机构在油茶林权抵押贷款的期限管理上较为谨慎,普遍控制在5年以内,与油茶林生产的资金需求期限不匹配,束缚了基层行的手脚,油茶林栽培前期很难得到贷款。
  (三)贷款担保有待创新。由于油茶生长周期长、前期投入大,以价值相对较低的新种油茶林办理抵押贷款,难以有效满足林农生产资金需求,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扩充林农贷款的抵押担保方式。
  (四)贷款风险有待控制。虽然目前油茶产业发展形势较好,林权抵押贷款运行安全稳定,但贷款风险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纵深推进。一是自然风险。油茶虽然抗寒、抗冰、抗旱,但油茶林如果放任不管或管理不善,将面临山火风险。由于林业保险刚刚起步,还难以为林权抵押贷款安全提供保障。二是林地处置风险。虽有林权流转平台但未形成交易市场,流转机制不健全增大了金融机构管理、处置抵押物的成本,影响贷款积极性。三是食品安全风险。国家尚无规范的食用茶油生产标准,单个企业的食品质量问题将造成油茶产业链的连锁反应。四是投资者道德风险。调查发现,个别大户、公司等投资者利用当前国家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政策,通过与农户签订林权流转合同获得林地、投入少量前期开发资金等手段,套取国家财政、农业、林业等部门转移支付的油茶林建设补贴资金,同时还想方设法获得金融机构贷款。信贷资金一旦到手,便荒废林地任杂草丛生,银行贷款面临很大风险。
  四、促进金融支持油茶林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夯实金融创新基础。建议在“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改革成果基础上,继续进行微观经营组织的构建、林权流转交易平台的健全、林业资源资产评估的规范、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的建立等相关配套措施的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平、公正、透明的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制度体系,降低林权抵押贷款的处置风险,为金融服务创新支持油茶产业规模经营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完善林权贷款制度,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建议总行信贷政策指引商业银行统一制订办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等新物权纳入贷款抵押物范畴,让基层行更好地创新信贷产品、享受创新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油茶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根据油茶林的生长特点因地制宜创新信贷服务方式;健全贷款风险管理机制,如林权抵押不良贷款核销制度、信贷员非道德因素免责制等,激发基层行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支持油茶林产业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同时,尽快完善林业保险制度,可采取政策性、商业性林业保险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方式,或组建政策性保险机构、政策性银行开办林业保险,或政策鼓励商业保险开展业务,构建合理的油茶林贷款风险分担机制。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强信贷投入信心。建议财政加大对金融创新支持油茶林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如涉农贷款贴息、增量奖励、损失补偿、担保费用补贴等。同时,对经办林权抵押贷款的银行机构,根据其业务量在税收方面(主要是营业税和所得税)给予减免,以弥补其让利于林农的收益,增强金融创新支持油茶林发展的主动性。
  (四)健全市场监管体系,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建议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协调,加强对油茶林产业发展、林权抵押贷款运行的监督管理,依法规范公司、合作社和农户之间的契约行为,明确责权利。同时,通过细化油茶林政策性补贴资金操作规程、林权抵押贷款跟踪管理台帐,开展定期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等,防范弄虚作假套取国家扶持资金和银行贷款的道德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06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