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融资租赁的风险及其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雪飞 王丽敏

   摘要:我国融资租赁的风险问题已经影响到融资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融资租赁内在特点和其外部运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融资租赁主要存在信用风险、技术风险、金融风险、政策风险、政治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等,防范和控制融资租赁风险,应建立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预警预测、风险锁定和风险化解与转移在内的风险控制机制。
   关键词:融资租赁;风险;风险控制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按照签订的租赁合同或协议,购置承租人需要的资产并将其租赁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赁期间内,该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承租人获得该资产的使用权。它是一种将融资和融物合为一体,以商品资本的形式满足货币资本需求的信用方式。
   我国融资租赁发展历史不长,在较长时间内没有专门的融资租赁立法,使得租赁业发展缺乏有效的规范约束,另一方面也使得有关纠纷迟迟得不到解决,在实践中,融资租赁的风险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融资租赁风险的产生机制
   融资租赁作为一项金融业务,其风险的产生是其内在特点和其外部运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融资租赁的内在特点
   首先,融资租赁业务是一种信用活动。在融资租赁业务中,出租人将资金融通给承租人,两者之间存在信用关系。这种以偿还本息为条件的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最终能否实现资金的归流和两权的统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承租人对租赁物的使用效率和经营管理的效益以及承租人的财务状况。在租赁期间, 如果租赁物因不可抗力等不能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事由而致毁损、灭失,或者如果承租人因经营管理不当、资不抵债,被迫停产、关闭、破产,都将形成承租人偿付能力的不确定性,导致出租人租金回收风险的产生。
   其次,融资租赁业是一种以商品销售为条件的金融服务,在业务中往往还存在与商品销售、流通以及使用有关的风险。一方面,融资租赁具有租赁物购置中的选择权、保管维修义务与购买义务分离的特征。如果承租人选择权行使不当,或未尽保管维修义务,则会直接影响租赁物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在购置租赁物时,如果供货商未能及时交货,或者租赁物本身存在瑕疵,运输、装卸发生障碍等,都会使得融资租赁业务不能按预定的目标与计划运行。
   第三,融资租赁依然拥有租赁的特点,在融资租赁合同履行完毕之前,出租人拥有租赁物的所有权,这对于以偿付为条件的金融活动而言,无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当承租人出现偿付违约情况时,出租人可以很自然地将租赁物收回。但由于租赁物一般是由承租人选定的专用设备,从而使出租人控制不确定性的能力实际上十分有限。
   2.融资租赁的外部运行环境
   由于我国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比较晚,与融资租赁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还不完善。目前,国内和融资租赁业务有关的法律主要有:《合同法》、《民用航空法》、《招投标法》、《民法通则》、《海关法》、《房地产法》、《税法》、《会计法》等,相关的法规和政策规定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对外合作部颁布的《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以上法律法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融资租赁业无法可依的局面,但是一些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相互冲突,一些法律对融资性租赁业务的开展有着阻碍作用。专门的《融资租赁法》迟迟不能颁布,致使租赁合同当事人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租赁合同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尤其是出租人的权利经常受到侵害,在追讨租金等保护自己权益的过程中十分被动。
   二、融资租赁风险的类型
   融资租赁的风险是指融资业务全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给各方当事人带来损失的可能,可以分成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一)内部风险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融资租赁的各方当事人各自所承担的对他方的责任不能全部或部分按时履行的风险,又叫违约风险。出租方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承租方不能按时、按量交纳租金;承租方在租赁期间对租赁标的物不能正常维修和保养;承租方不能按时、按质、按量返还标的物。承租方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因出租人资金不足而未能按买卖合同条款如期付款造成供货商拒绝或推迟交货,所交货物本身存在瑕疵,或者未提供合同规定的技术服务,使承租人蒙受损失。
   2.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来源于设备的无形损耗,是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而产生的。融资租赁业务的优点之一是先于其他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技术的先进与否、先进的技术是否成熟、成熟的技术是否在法律上侵犯他人权益等因素,都是产生技术风险的主要原因。如果承租人选用的技术和设备跟不上科技的发展,发生严重的无形损耗,会影响其经济效益和偿付租金的能力。尽管这种技术落后的风险由承租人承担,但也可能间接地影响到出租人回收租金。
   (二)外部风险
   1.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主要来自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融资租赁合同的租金一般是固定不变,如果出租方的负债利率上升,资金成本增加,其融资业务的收益就相应下降,从而出现损失。汇率风险是指与外汇收付有关的融资租赁业务,由于相关汇率的变动,使出租方外汇资金偿付成本提高,或者承租人以外汇支付的租金、偿付成本提高致其无力付款而形成的风险。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由于汇率的剧烈波动而使一部分融资租赁公司遭受了巨大损失。
   2.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和融资租赁业相关的政策影响而产生的风险。比如2004年和2005年,国家进行宏观调控,银行收缩信贷,租赁公司的规模也随之收缩。另外,税务风险是最主要的政策风险之一,以节税为主要目的之一的融资租赁业务中,纳税条款和税率的调整对出租人有很大影响。出租人核定收取的租金是在考虑了纳税上给予优惠待遇后确定的,如果在租赁期间税率发生了变动,出租人就会遭受损失。同时,税率调整还会影响到承租人的经营效益和财务状况,致使租金支付能力下降。另外,在国际融资租赁业务中,如果两国之间没有签订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或未提供税收饶让的优惠政策,还会出现双重征税的风险。
   3.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由于政局的突变或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突然调整等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从而给租赁各方带来的风险。在出口租赁业务中,政治风险主要是承租人所在国发生重大政治事件如罢工、政变和战争,致使政局动荡或法律、政策和制度的变化,而给出租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由于我国出口规模不大,一般还不是影响出租人的主要风险。在进口租赁业务中,政治风险主要是来自国内政策的多变性,这将是导致承租人经营好坏或能否按期支付租金的重要因素。
   4.自然灾害风险
   自然灾害风险是指由于风、水、火、地震和冰雹等自然灾害给租赁物的运输、安装、使用以及承租人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使得承租方无力按时偿付租金,而出租方由于无法及时收到租金也可能陷入财务困境。
   三、融资租赁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融资租赁活动中各种风险并存,这要求融资租赁的各方当事人善于分析风险的成因和规律性,从诱发风险的内外两方面因素考虑,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以防范和控制融资租赁风险的产生。这样的风险控制机制是一个系统的体系,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风险规避。融资租赁业务中的有些风险是可以避免的,如采取用本币结算租金的方法、使用远期汇率或汇率调期的方法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汇率风险。对于一些可以预见并可以防范的风险,要纳入企业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企业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业务操作流程执行。融资租赁大亨卡特彼勒成功经验就是建立了6 西格马管理体系,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不得越雷池半步。
   2.风险预测预警
   融资租赁的各方应在租赁期间应认真预测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如果把风险提前预测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预测的基础上要立预警机制,对于预测到的风险要及时通报有关部门,采取预防措施。同时也为止损制定基本标准,以便将损失控制在最低。
   3.风险锁定
   风险锁定是一种止损措施。融资租赁业务中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风险越高,利润有可能越大。但如果风险带来的损失很可能超过收益,就没有必要再冒这个风险了。即使是不可控的风险也要把损失锁定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否则企业无法生存。比如按租赁的债权质量把风险划分为5级: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在每个级别都要有限定的时间和有效的处理手段,例如财产保全、强制公证执行、申请承租人破产等,层层把关以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4.风险化解和转移
   出租人控制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可以依靠社会力量,把他们的优势整合到风险控制体系中。比如财产保险、信用担保、信用保险和应收账款保理。他们可以把企业风险分解为社会风险,让社会力量为企业承担风险。有的风险是暂时的,如果处理得当,不仅可以避免风险,还可以从中收益,而处理不好则会扩大风险带来的损失。比如有些承租企业信用比较好,但因某种原因遇到暂时的困难,如果市场还在,现金流还在,通过缓收租金、提供租赁项下流动资金贷款等方式帮助承租企业度过难关,也保护了出租方的租赁债权。
  参考文献:
  [1]肖翔.企业融资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苏迪尔・阿曼波著,李志明等译.国际租赁完全指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Robert Bloom, William J Cenker.Comparing Accounting and Taxation for Leases[J],The CPA Journal.New York:Apr 2009.Vol.79,Iss.4
   本文系2009年度上海市党校系统课题《融资租赁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市建设交通党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09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