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模式新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洪明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深化,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也越来越频繁,建立基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模式的任务越来越迫切,本文就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范围,研究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模式相关性,以探索建立基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模式的意义和必要性。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模式企业社会责任范围国有企业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范围
  企业社会责任一词起源于美国,20世纪以来,在西方国家学界尤其是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引起了很大争论的一个话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引进和运用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在谋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之外,需要肩负其维护和增加社会利益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责任、企业法律责任的实质存在明显不同,它强调的是一种道德责任,这种道德责任没有明显的责任范围,也不具有强制性。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不同人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一)企业对企业股东的责任
  步提高,投资方式也逐渐的多元化。在现代社会,股东的数量愈加的庞大,企业和股东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的演变为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一个企业对其股东的责任也逐渐的具有了社会性的特点。然而,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与一般的社会责任也不尽相同,它的体现方式是企业对股东负责。
  (二)企业对员工的责任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最为基本的关系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经济关系,当然,此外还有一定的法律关系和道德关系。经济关系主要是指劳动和雇佣关系,法律关系则是指对已存在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定,而道德关系则是之恩在肯定了经济和法律关系的基础之上,揭示企业对员工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一个企业对其员工的发展也具有相应的责任。
  (三)企业对政府的责任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国家、社会成员与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企业经济宏观上的组织协调、控制和管理,以保障社会秩序的平稳运行和良性循环。企业与政府是社会制度框架下的重要组织层次。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由原先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单纯管理和控制逐步演化为监督、协调和服务。在现代社会,政府逐步向社会的服务机构转化,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企业对政府的责任表现为合法经营并依法纳税,这也是企业最为基本的社会责任。此外,企业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和配合政府的社会公益活、慈善事业和福利事业,这是企业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具体表现。
  (四)企业对顾客的责任
  普通社会成员通过购买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成为该企业的顾客,而从广义上来看,整个社会成员都是企业的顾客,一些事现实意义的,而一些是潜在的。此外,不同的顾客购买和使用企业的产品,会将企业产品信息广泛的传递的到社会上的各个区间。正是由于这个因素,企业对其顾客的责任正是对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企业要向顾客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要尊重顾客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使消费者尽可能的了解企业的产品,并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之上由消费者自由选择产品。
  (五)企业对社区的责任
  企业与社区之间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二者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企业与社区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企业建立在特定的社区之中,社区里的文化传统和人员素质对企业的员工素质产生深刻的影响,优良的社区环境和高素质的社区居民是该社区内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企业积极主动的参与所作社区的建设活动,利用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扶持社区中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吸收社区中的劳动力充分就业,救助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员,帮助失学儿童回归校园,这样做,不仅仅为社区做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为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企业对社区的贡献,能够转化为该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发展的经营产生巨大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这样不仅会扩大企业的知名度,还能提高企业的声誉,进一步的影响企业的业绩。
  (六)企业对环境的责任
  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以来,由于工业制造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了人类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引起了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普遍重视与关注,环境保护,越来越成为人类面临的迫切而严峻的课题。企业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所以企业在消除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必须要树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价值观,使企业做到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并且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走出以人类为中心的重大误区,把人与自然的核心相处作为人类活动的具体宗旨,为环境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为人类的美好未来负责。以绿色价格观为指导,强化企业的绿色角色意识,实施绿色管理,贯彻绿色理念,积极提倡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开发有效的环境评估体系和绿色审计体系,引导消费者走入合理健康、安全经济、绿色环保的消费路径。
  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模式相关性的研究
  大量机构和学者的研究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会计是紧密相关的,而且国有企业也不例外。进一步来讲,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会计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因果关系或互为因果关系的协同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两个可能。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会计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主要就表现为两者的因果关系或协同关系和正向或反向关系的两个方面。
  在国外,专家和学者已经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会计相关性有了相应的研究,当然这种研究主要是从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和收入等会计业务角度来展开的。而所形成的观点也主要有一下的三种。首先,第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会影响会计业绩,CSR与会计业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既包含正相关又包含负相关。因为,一个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自身树立良好的社会现象,便于处理和各个利益主体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利关系;另一方面,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无疑也会耗用这个企业有限的资源,增加会计支出和会计成本。第二种观点认为,会计业绩会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或是正相关或是负相关的关系,因为,企业的会计业绩越好就越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在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就越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和资本支持。第三种观点相比前两种观点来说较为全面,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会计业绩是相互影响、无为因果的,认为二者之间是一中协同关系,这种协同关系既有可能是正协同关系,又有可能是负协同关系。其正向关系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利于企业会计业绩的实现;而会计业绩的实现也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并且不论这种业绩是前期的还是现期的。进一步来讲,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披露有能力影响企业未来现金流的市场预测。它的原因是,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或计划能够缩减未来调整的成本或者带来未来产品的市场利润,而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能够改进资本市场的功能和减少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由于传统会计并没有提供或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有效信息,即使在当前有所涉及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也大多是选择性的披露,所以,为了保证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高质量,企业急需建立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相适应相协调的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管理系统,通过这样一整套的系统体系来确认、计量、报告,检验、监控和审查。
  三、建立基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模式的意义和必要性
  建立基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模式符合了公众对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愿望和远景,有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形象和树立良好的信誉,以赢得社会对企业的认同,并总重能够给企业带来长久的深远的潜在的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可能会在短时期内使得企业的利益有所增加,但是,就长时期来看,往往是名誉扫地、得不偿失。
  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占有并支配着广泛的社会资源,成为一个绝对优势的“社会人”,因此作为弥补和回报,国有企业有义务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做到“取之有道”。
  承担经济责任是一个企业的基本功能,而社会责任是从道德价值判断得到的企业目的。一个真正的企业拥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同时,也应具备了人格,因此,国有企业探索会计模式的创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就是在履行社会义务,承担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具体责任。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来源于它的社会权利。企业对于职工的生产条件、安全情况、工作报酬和环境保护拥有者巨大的影响力。因此,企业运用这种影响力来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也是理所应当和顺理成章的。
  基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探索会计模式,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强调国有企业在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效率、社会公平公正等方面应履行明确的义务,来保障人类生活条件和生活品质的改善,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民选.2007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北京[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45
  [2]冯巧根.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会计框架重构[J].会计研究,2009(8): 80-87
  [3]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研究―――基于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6
  [4]颜剩勇.企业社会责任财务评价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5]李永臣,田争.浅析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2007, (03).
  [6]王晓清.试论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及其改革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02)
  [7]颜剩勇,刘庆华.企业社会责任财务分析指标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005(5)
  [8]赵明.国外社会责任性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借鉴价值[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9]樊行健,颜剩勇.基于企业相关利益者和社会责任的财务分析[C].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会计学术年会论文集(上),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60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