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规范与公司治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丛海
摘要:公司治理结构的不足一定会通过会计的信息反映出来,如何以公司治理为背景研究会计规范,使其对公司治理行为起到约束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对会计规范与公司治理的概念,会计规范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国内外公司治理与会计规范研究现状分析,我国应加强研究的方面以及完善公司治理,构建中国特色的会计规范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会计 规范 公司治理 管理
一、会计规范与公司治理的概念
(一)会计规范的概念
会计规范是指人们在从事与会计有关的活动时,所应遵循的约束性或指导性的行为准则。
(二)公司治理的概念、模式及原则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又名公司管治、企业管治和企业管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给出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商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力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的原则: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又名公司管治、企业管治和企业管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给出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商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此外,公司治理的模式包括:英美模式,日德模式,家族模式。
二、会计规范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一)会计师的角色
会计师在公司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一个公司如果有一个很好的会计师团队,那么对公司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的。
(二)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规范的内在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联系并规范股东(财产所有者)、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权利和义务分配,以及与此有关的聘选、监督等问题的制度框架。简单的说,就是如何在公司内部划分权力。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解决公司各方利益分配问题,对公司能否高效运转、是否具有竞争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采用“三权分立”制度,即决策权 、监督权分属于股东会、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通过权力的相互制约,使三大机关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又各司其职,保证公司顺利的发展。会计规范指人们在从事与会计相关的活动时,应遵循的约束性或指导性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从会计规范的形成发展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一类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程序方式制定的。
1、现代公司是会计规范产生的基本动因
随着社会的飞快发展,现代公司在经济大潮流下应运而生,但是伴随着现代公司而产生的还有会计规范等多方面,其实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很多的方面,比如管理结构、会计规范、信息管理等。一个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相互协调和各自的良好发展。会计规范制定的健全完整,那么整个公司的资金流程就会很好的运行,就不会出现资金紧缺、工资拖欠等,就会为公司的发展做好基础。
2、会计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一家公司而言,资金就是基础,会计则管理着筹资管理、资金成本、资金结构、营运资金管理等。会计部门只有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并有所创新。公司有了好的会计部门做支撑,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3、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产生不同的会计规范
自从会计行业的产生到日渐成熟,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会计规范,但在国际贸易中,则是会有统一的会计规范。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创新,每一个公司都有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以及相关的制度与规范,而会计规范也就因公司而宜,其中影响会计规范不同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管理层的想法的不同、公司经营业务的不同、会计师的思想不同等。
三、把握几个原则
中国现在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相对落后、制度和规范也不太完整。因此我们借鉴国外公司治理与会计规范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对我国的公司治理与会计规范的现状做出相应的调整。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国的公司治理与会计规范。
(一)会计规范制定的主体与制度的导向
由政府部门制定会计准则,有利于增强信息的统一性,增强信息的可比性,但是从博弈论的观点来看,一项制度经过多次博弈之后才逐渐形成的,所以政府会使会计准则的制定倾向更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即要求统一会计准则应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有关法律制度保持高度一致,以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
(二)财务与财经纪律的规范
面对社会的发展,每个公司在会计方面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问题。即作假帐、私吞公司财产、贪污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就更应该想办法来提高公共监督的水平:改善公司财务管理、促进各公共组织加强预算管理,保证公共组织收支预算的实在,促进公共组织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及财经纪律,增强广大财务工作者和单位领导的法制观念现、促进增收节支,提高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三)制定会计规范的含义和基础原则
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含义。所谓会计准则制定基础,是指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的理论基础。制定会计规范的基础原则是以规则和原则为制定基础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提高,制定会计规范的基础原则也会随之而改变的。
(四)盈余管理原则
盈余管理是属于会计准则中的利润准则,会计制度执行中的问题有很多方面,会计输出的数据,会直观的影响到股市和市场的变化、从而产生很大的波动。
四、完善公司治理,构建中国特色的会计规范体系
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渐的明显,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的治理也应趋向全球化,我国一直都有对外开放的政策,就是向国外引进先进的制度文化和科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在公司治理这方面,我国谨遵对外开放的政策,积极的引进好的管理制度,并针对自身公司的状况进行改进。
中国特色会计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会计所呈现的特色,它应符合我国现行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能够回答理论和实践中对会计所提出的问题。它建立在特定的基础之上。基础是某一学科赖以存在的基石,犹如大厦之基础。中国特色会计存在的基础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两部分。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数学及数理统计等;实践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全球化要求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而全球资本市场统一的重要前提之一便是全球会计准则的统一。统一的会计准则是统一国际资本市场的关键基础。我国加入WT0后,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劳务市场均将陆续开放,与国内大多行业一样,会计业正面临越来越紧迫的国际化要求。会计的国际化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国内会计服务业市场的开放;另一方面则是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在国内会计服务市场的开放问题上,我国已列出了具体的开放时间表。在准则国际化方面,借鉴美国准则变革的经验,我国应进一步朝着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方向迈进。我国会计界高级领导层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去年底于香港召开的第16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上,财政部部长助理冯淑萍明确表示:我国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和完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借鉴国际会计准则。除非相关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的法律法规存在冲突或明显不切合中国实际,否则,我们将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在全球资本市场有望采用统一的会计规则的前景下,尤其是目前我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吸收外国投资最高的国家,为增进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有利于国内外投资者作出稳健的经济决策,我们应在照顾到中国具体国情的前提下,加速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Z]. 2002.
[2]于玉林. 新世纪会计的发展趋势[J]. 南开管理评论, 2000;2
[3]王巍. 公司治理:模式与比较[N]. 人民日报, 2001
[4]丁际刚. 特定制度安排下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研究[J]. 会计研究, 1999;4
[5]贺振球.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向[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60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