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十字路口的车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积江

  《金融资本》
  作 者:[奥]鲁道夫•希法亭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与其他分析金融危机和金融资本的书籍相比,鲁道夫・希法亭的《金融资本》一书有三个特殊之处:其一,作者的特殊身份与经历;其二,本书特殊的分析视角;其三,本书极具特色且丰富的史料。
  在当代中国知道希法亭其人的人可能仅限于学者,但在近一个世纪之前,在西方世界可是享有盛名且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既担任过资产阶级政府的高官,二次出任德国的财政部长,但他也是一个社会主义者,长期担任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导职务;知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既是理论家,又是政治家。和国父孙中山一样,希法亭大学学的也是医科,并于1901年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从学校毕业后直到1906年,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从事的职业是医生。不过由于学生时代希法亭就热衷于社会活动,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潜心钻研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青年时代他就深受卡尔・考茨基的欣赏,并且因为在与庞巴维克的论战中有力地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崭露头角。之后,他受邀到柏林担任德国社会民主党(当时德国的多数党和最大党)学校的经济学讲师。
  正是因为作者的独特经历,使得本书的研究视角也很特殊,它既不同于常见的所谓西方主流或经典经济学,也迥异于国内学者的惯常分析方式,本书不是就金融论金融,而是从实践出发,从银行与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入手,叙述自19世纪中期以来银行在产业及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演变,以及产业与银行资本之间的关联或关系的变化来探讨和分析金融资本问题,并由此展开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分析。在希法亭看来,随着银行的发展,银行与产业间的关系也日趋密切,从而导致一方面是银行间的竞争逐渐被排除,另一方面则是所有的资本都逐渐以货币资本的形式被银行集中起来,只有通过银行才能交由生产者支配;而且,如果这一趋势继续持续下去,那么最终将导致只有某一家银行或某个银行集团获得对全部货币资本的控制权,而银行或金融资本实施这种控制的目的只有一个,限制竞争。
  《金融资本》一书中还有大量当时报纸杂志中的一手材料,详尽介绍了德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产业和银行资本如何既竞争又勾结,从而实现其垄断的材料,也详细介绍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英国、荷兰和德国证券交易所及商品交易所里各种交易情况与投机手法,比如投机商如何通过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实现垄断和获取投机收益等,这些珍贵的资料在目前通常是很难看到的,却给我们分析当今的证券及商品交易状况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考。在那些史料里,咖啡豆、原糖和钢材投机商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段和手法,现在看来似乎依旧是那么地似曾相识。
  在经济复苏还是步履蹒跚但通胀和泡沫却不时隐现、学者和政客还在为某些政策争论不休、各式各样的利益代言人不断登场鼓噪的今天,阅读一下一个世纪以前的学者兼政治家对金融资本的分析,看看那时的资本家和投机家的所作所为,此书仿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字路口的车站,让我们得以暂时远离周围纷扰,冷静地思考一下,也许能得出一些更具历史眼光的因而也更长远的见解。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首开集团独立董事,中国市场经济学会理事,证券高管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05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