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核心机遇与挑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兆东
正确了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核心机遇与其面对的挑战,我们才能更好地预知它的未来。笔者认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主要应关注并且处理好如下三个方面:
世界货币体系将逐渐走进人民币美元的时代
全球金融危机过后,美元与人民币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从紧盯美元到美元依赖,世界经济可谓迎来了人民币美元时代。如何面对这样的时代?将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之一。对中国来讲,人民币美元时代的来临,虽然有利于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但同时也将是对人民币未来摆脱美元束缚的艰巨挑战。
眼下,世界经济实力排名第一的美国,其GDP(2008年美国GDP总量是14.33万亿美元,按照6.83汇率计算)超过97万亿元人民币,发行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6万亿元,同时其它国家购买了美国发行的国债折合人民币约15万亿元。而折合人民币约45万亿元的全球所有外汇储备中,美元最多,折合人民币约29万亿元,占64.9%,因此,美元堪称全球第一货币,在世界范围内,美元也是最好用的钱。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结算中,美元所占比重超过60%。在外汇交易货币中,美元占比超过40%,整体看来,尽管美国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但美元仍然是最被广泛接受的国际化货币。这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特别是在铸币税上。目前在全球流通的美元现钞超过9000亿美元,大约三分之二在美国境外流通,这意味着美国征收的存量铸币税至少为6000亿美元。一项关于美国铸币税的研究表明,美国平均每年能获得大约250亿美元的铸币税收益,二战以来累计收益在2万亿美元左右。
这就是说,其他国家为使用美元向美国无偿支付了高额的费用。因此,对于一个在世界上经济实力排名第三的国家――中国来说,如何能够摆脱其他国际货币的束缚,让自己的肥水不流入外人的田地,是一个战略的考量。
与1792年诞生的美元相比,1948年才出生的人民币显得有些稚嫩,但是60多岁的幼童与210多岁老人来比,人民币更显露朝气活力,因此为人喜爱。
事实上,钱的背后是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是本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60年,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以平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中国也由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一度成为全球经济总量第三的国家,中国人使用的钱――人民币的地位也从名不见经传,到得到全球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关注。今天,人民币的交易结算越来越多,尤其是全球遭遇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后,人们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人民币这个发展速度最快国家的货币,这个长期以来不贬值的货币,于是世界货币体系迎来了一个新生命――人民币。人民币美元时代的来临,对中国来讲,必须在经济上更好地发展,才能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占有更大的话语权,人民币美元架构中,人民币的分量才能更重。
其实,中国国内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最早出现于1990年代。但直到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前,人民币国际化并未成为中国政府真正考虑的选择。一般而言,只有发达国家才有将本币国际化的强烈动机,而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水平和人均资源拥有量均相当低。而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奉行“韬光养晦,不当头”的对外策略,因此缺乏推动本币国际化的强烈意愿。
自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态度明显由冷转热。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人民币已经提升到国际化的程度了。因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稳定确保了人民币的升值,颇具价值的人民币正在大踏步地迈向国际化。不难预测,中国政府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中国将与更多的国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尤其是与泰国、菲律宾、越南等东盟国家以及中国台湾,俄罗斯等重要贸易伙伴;另一方面,中国将批准更多的人民币跨境贸易试点结算城市,尤其是与东盟各国联系紧密的昆明,南宁,以及中国重点发展的金融中心城市。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要紧紧把握并利用电子货币的发展
伴随科技进步,人类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经济迈向全球化,金融迈向一体化,而货币的世界属性则凸显出来。与英镑,日元、美元甚至欧元的国际化相比,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后发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IT技术的成熟与全球应用,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互联网应用会被强化,3G时代的到来,必将创造新的世界货币变革,也就是电子货币的迅速普及与应用。
因此,当前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我们必须从电子货币的全球普及中,让人民币一样得到普及。中国应该考虑如何利用这张已经铺就全球的网,使得人民币的触角更快地伸往世界各地。
笔者认为,为了促进利用电子货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当前应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加强国内银行国际贸易的电子化发展,特别是要加快推动电子银行的结算发展;
二是,尽快普及和推动个人信用卡,特别是多币种卡的全球应用,使得国内银行的贷记信用卡在全球更多国家可刷卡消费,并使用人民币结算还款;
三是从制度设计和创新方面,逐渐推动电子汇兑、电子票据,电子结算,电子信贷等电子业务的发展。
中国应正确认识碳货币
当下,时值人民币国际化渐热之时,西方国家正在极力推动碳货币。笔者认为,中国应谨慎对待西方国家关于碳货币的言论,不应人云亦云。
其实,碳货币最早是由《京都议定书》的实施而衍生出的“碳本位制”构想而来。《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生效,以国际法形式规定了发达国家未来发展进程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权。
进入2006年以后,日本和欧盟部分发达国家靠自身挖掘减排难以满足《京都议定书》设定的目标,因此,它们根据《京都议定书》第12条规定,向不承担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购买“可核证的排放削减量”(CER)。发达国家对二氧化碳定价从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形成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被欧盟和日本称为“碳本位制”。“碳本位制”的形成催生了国际“碳市场”。
2005年底,欧洲气候交易所上市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下的二氧化碳排放权期货。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亦进行二氧化碳期货交易。目前,法国Powernext Carbon是主要的欧盟二氧化碳排放配额现货交易市场。碳交易以国际公法为依据,签订购买合同或碳减排购买协议(ERPAs),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实现其减排目标。在6种被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为最大宗,所以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通称碳交易。
《京都议定书》下的基本碳
交易单位包括:国际排放贸易机制的指定数量单位(AAUs),清洁发展机制的核证减排额(CERs),联合履行机制的减排单位(ERUs)。此外在区域性的、国家级的和次国家级的交易体系中,还有欧盟排放许可(EUAs),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体系(GGAS)的减量证书(Abatement ca rtlflcates)等。碳交易种类日趋多样化一旦新的国家级和次国家级的碳交易市场建立新的交易单位就出现了我们将其统称为“碳信用”。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07年碳交易量从2006年的16亿吨跃升到27亿吨,上升68.75%。成交额的增长更为迅速。2007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达400亿欧元,比2006年的220亿欧元上升了81.8%,2008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值甚至就与2007年全年持平。据碳点公司预测,2008年全年的二氧化碳交易量将达到42亿吨,比2007年增长56%。以碳交易价15欧元/吨计算的话,交易额相当于630亿欧元。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碳交易市场已渐趋成熟,参与国地理范围不断扩展、市场结构向多层次深化和财务复杂度也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衰退和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全球碳交易市场依然保持强劲增势。
日本和欧盟正在利用环保优势促进“碳本位制”进程。
近年来,日本加紧实施《环境立国战略》,加强环保力度;欧盟于2007年2月提出3个20%的指标:2012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20%,一次能源消耗量要减少20%,再生能源的比重要提高20%,希望全球气候变暖控制在适度范围内。日本和欧盟推进“碳本位制”进程和国际碳市场建设,旨在以“碳本位制”挑战“美元体制”――欧盟国家的碳市场以欧元结算,日本的碳市场以日元标价,无疑是在排挤美元的地位,潜在削弱美国的霸主地位。“碳本位制”发展动向已引起美国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成为美国对日本和欧盟博弈的新焦点。
在今天,气候问题远不是个简单的环境问题,而是在创立一种新的全球货币发行体系,或许可以这样认为,许多国家都看好这个体系的前景,就看谁出手更快,更狠了。
“美元可能借机会完成从石油本位转向碳本位”,因为石油是以美元作为计价单位的商品,同时石油价格的变化也关乎美元的地位。如果没有这一轮暴涨暴跌,美国可能还很难接受发展新能源的思路。维持石油本位的代价太高,在这个时候继续坚持石油本位已经不合时宜。“美国可能会将重点转移至领导世界的节能减排,让美元继续成为新交易的国际货币。”
而对于中国来说,一旦人民币国际化后,就得考虑如何来对冲汇率波动的风险。就像近来美元贬值后,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扬,受到市场追捧,使得美元在金融危机之后,依然保持着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发展中国家即将面临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是我国今后发展人民币本位的一个新领域。孙立坚表示,碳排放只是举一个例子。只要能找到人民币货币本位的载体,这样的衍生产品就值得去实践。监管者应该在市场中不断提高监管经验,而不要因为西方已经相当成熟和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出过一些问题,就放弃这方面的尝试。
但从目前来看,实行碳货币对中国来说,是弊大于利。
在G20峰会召开之前,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在2009年3月17日在众议院科学小组会议上称,如果其他国家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措施,那么美国将征收碳关税(Carbon Tariff),这将有助于公平竞争。所谓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这个概念最早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提出,用意是希望欧盟国家应针对未遵守《京都协定书》的国家课征商品进口税,否则在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欧盟国家所生产的商品将遭受不公平之竞争,特别是境内的钢铁业及高耗能产业。
如果欧美日等国家联合对中国征收碳关税,中国制造产品的低成本将毫无优势,这些国家将以碳关税的形式,堂而皇之地直接将中国的财富纳入自己的国库。安邦咨询宏观经济分析师端宏斌称,以碳排放的算法,电价得涨一倍,太阳能电池板所需求的硅原料的耗电成本就超过了三四百元,中国新能源的电池组件与美国产的相比较就没有任何优势了。由此可以想象,一旦美国征收碳关税,正如国家发改委谈判官员李高所说,将引发一场灾难,引发一场贸易大战,也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
面对“碳货币”论以及有可能引发的贸易,世界金融形势的新变化,中国政府当冷静谨慎应对,着眼长远,此乃事关人民币国际化地位的新挑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06246.htm